第5章 拜访李信(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饿殍:明末千里行之兴明》最新章节。

梁良端起茶盏轻嗅:“茶是好茶,只可惜……”他忽然将茶水泼在地上,“浇不灭这世道的火。”

李信眸光微闪:“哦?梁公子觉得该用什么来浇?”

“用血。”梁良指尖划过杯沿,“贪官的血,鞑子的血,流寇的血。”

梅招突然举手:“表兄,俺听不懂,但俺可以帮你放血!”

贾瑜一口茶喷在石桌上:“李兄见笑,我家表弟打小爱听刽子手说书……”

李信却抚掌大笑:“好个放血论!”他忽然压低声音,“公子可知杞县三月前饿死百人,而知府上报朝廷却是‘五谷丰登’?”

梁良捏着茶盏的指节发白:“所以李秀才宁可当个穷秀才,也不愿与虎谋皮?”

李信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未发一言。

檐下风铃叮咚,两个年轻人的目光在空中相撞,溅起无声的火星。

李信放下茶壶,目光如炬地看向梁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梁公子,虎皮虽险,却可御寒;羊皮虽暖,却难挡刀剑。李某不做秀才,难道要学那杞人忧天,整日对着塌不下来的城墙发愁?这世道,与其坐等虎狼分食,不如先披上虎皮,再谋虎骨!”

梁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指尖轻轻敲击着茶盏边缘,发出清脆的声响:“李兄此言,倒是让我想起《孙子兵法》中的一句——‘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只是不知,李兄这虎皮,是借来的,还是自己打的?”

李信哈哈一笑,随手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他将纸摊开,推到梁良面前:“梁公子请看,这是我从杞县县衙抄来的税赋账册。去年杞县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可税赋却比往年多了三成。你说这虎皮,是借来的,还是自己打的?”

梁良低头一看,账册上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他眉头紧锁。他抬头看向李信,语气凝重:“李兄,这份账册若是真的,那杞县的百姓岂不是……”

“生不如死。”李信冷冷接道,“去年冬天,杞县饿死了百余人,可知县上报朝廷的却是‘五谷丰登’。梁公子,你说这虎皮,是借来的,还是自己打的?”

梁良沉默片刻,忽然从袖中抖出一枚铜钱,啪地按在石案上:“李兄可认得这钱?”

李信低头一看,铜钱上“万历通宝”四字清晰可见,但边缘却磨损得厉害,显然是流通已久。他挑眉道:“万历钱?梁公子这是何意?”

梁良指尖一弹,铜钱滴溜溜转了几圈,最后停在李信面前:“这钱,是我从一个流民手中换来的。他用这钱买了半碗稀粥,临死前对我说:‘这世道,连铜钱都不值钱了,人命又值几何?’李兄,你说这虎皮,是借来的,还是自己打的?”

李信盯着铜钱,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他忽然抓起茶壶,将残茶泼在铜钱上。水渍晕开,铜钱上的字迹模糊,却掩不住那触目惊心的现实。

“好一个‘借来的虎皮’!”李信冷笑一声,“梁公子,既然你我都看穿了这层皮,不如——”他忽然压低声音,“明日有个文人聚会,梁公子可愿一同前往?”

梁良还未答话,贾瑜突然从槐树后探出头来,手里还捏着半块烧饼:“文人聚会?是不是有很多才子佳人?”

李信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才子倒是不少,佳人嘛——”他忽然指向院外,“王大娘家的闺女倒是常来送茶。”

贾瑜眼睛一亮,正要追问,梅招却突然从马背上跳下来,憨厚地挠了挠头:“表兄,俺听不懂你们在说啥,但俺觉得表兄说得对!”

梁良忍俊不禁,拍了拍梅招的肩膀:“梅招,明日你跟着贾瑜,别让他惹事。”

梅招不满地嘟囔:“表兄,你这是信不过我?”

梁良笑而不语,转头看向李信:“李兄,明日之约,梁某必到。”

檐下风铃叮咚,槐叶沙沙作响,似有千军万马踏过建州雪原。李信与梁良相视一笑,眼中皆闪过一丝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