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灾荒(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

为了配合汉王构建荥阳京索防御体系,萧何差不多把汉中的资源搬空了,甚至老弱都已经被编列军队送到了前线。

就这样还是不够,毕竟对上的可是项羽,能用三万人击垮56万汉军的猛将,天下最暴戾的那个王。

搜刮完汉中,就接着搜刮关中,渭河流域八百里秦川天下富庶之地,一时之间苦不堪言,丁男被送到前线战场上、无数肥沃的耕地撂荒,萧何高效率的行政,直接导致这一年关中大灾,竟至斗米千钱!一石米就要上万钱!比起始皇帝二十年前后一石米不过几十钱,粮价上涨了2000倍!

这是老秦人从未见过的灾荒,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现象。

当天下叛乱开始的时候,没有一个黔首百姓预见到这样的结果,连那些公卿诸侯,也不曾预料到会有这样一个天下。

很多人曾经那样欢欣鼓舞的迎接陈涉,欢欣鼓舞的迎接刘邦入咸阳。以为来到了一个王侯无种的时代,以为每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勇武,就能在新时代搏得一个泼天富贵。到底谁有资格能确定得到那份富贵,无人得知,可以确定的是,汉王三年到四年这段时间,无数人因为饥饿失去了生命。

如果当初,每一个黔首愿意拿起矛戈,保护自己的田舍房屋,保护大秦,保护一个虽然不完美但规则确定的世界,几年后就根本不会在自己的田地边被饿死,或者在距离自己家乡几千里之外的战场上被杀死。

但是从来没有人做出这种预料。最初的时候,看到陈胜的大旗,每个人都欢欣鼓舞的帮着打开城门欢迎这支军队进城,跟着他们诛杀自己郡县的长官。

到了今天,已经没有需要推翻的暴秦了,没有强迫自己纳税劳役的始皇帝。每个人头顶都不再有一个叫皇帝的东西,头顶上只有一轮烈日,脚下只有赤地千里。

天地从不仁慈。天地不会选择性的屠杀读书识字的儒生和腹诽皇帝的百姓,天地也不会株连连坐,天地只是无差别的虐杀,虐杀每一个吃光最后一粒米的人。无论老幼、无论男女、无论贤愚、无论贵贱。

“现在,你还觉得你父亲的执政残暴吗?”张诚站在村寨的望楼上,俯瞰着往张村逃荒来的无数流民,这些流民形销骨立,和一具骷髅也没什么区别了。张村外面的山坡地上已经设立起一排排的煮粥米的大铁锅,张村民兵艰难的维持着秩序,弹压这些饥饿的流民,让流民能排队领取粥米。张诚的母亲带着村里的一些年长的妇人在那里帮助熬煮粥米。张诚叹一口气,转脸看身边的扶苏。

自从被推举为城主,扶苏工作算是相当勤勉,恢复制定法律、管理城市行政、执法调解民间争端,这些细碎的工作消耗着扶苏的身体和精神,让他暂时忘记了国破家亡的苦痛。而此时,张诚一句话,再次揭开伤疤。

扶苏身边有很多儒生,给他灌输了很多仁德思想,告诉他三代圣王是如何无为而治治理国家,人民轻徭薄赋,不兴兵不侵略,人民歌舞逍遥。因为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扶苏多次和始皇帝发生冲突,反对始皇帝的政策,最后始皇帝无奈,把扶苏送到上郡的蒙恬身边,说是督军,其实是让他远离开咸阳朝廷,避免他影响皇帝的政策,也用这种办法让他远离那些儒生。

“儒生说舍生取义,你自杀,可有一个儒者跟你去死?”张诚冷笑。

扶苏沉默不言。

“治国者,要对这天下万民负责,为了万民能够吃饱饭,不再流徙,哪怕杀死天神,也应在所不惜,区区名声何足道哉!”张诚叹息一声。

这个时代的儒家,最擅长的就是用名声束缚执政者的手脚,这样做不仁、那样做不义、那样做不符合天道。偏偏就有傻子信了。

执政三十五年的始皇帝是不会被这些话唬住,只有一生没怎么经历过大风波的扶苏,才会被这种谎话忽悠了。

“难道人不该仁德吗?”扶苏苍白着脸。他知道张诚一直对自己并不怎么满意,但是张诚毕竟是张村的实际拥有者,还想方设法救下了自己的性命,自己对张诚始终也生不出什么敌意来。

“人当然应该仁德,怜贫佑孤。但是仁德是内心的道德衡量,是行动的具体体现,口说仁德,行为却贪婪刻薄的人还少吗?听其言观其行。另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能力能做到什么程度。”张诚轻声说。向下看去,却是在流民中已经有人倒下,有民兵上前探查,试了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就高举起一个白毛巾,于是几个人带着草席过来,把那架已经瘦成一把骨头的流民的尸体卷起来,搬到远处的一个小广场一侧,那里已经有好几个这样的席筒。

“城主,那些死去的流民,你认为他们的死,和我们有关系吗——是我们的错吗?”

“如果我们更多一些粥棚、队伍更短一点、他早一点能喝到一口粥,也许就能活下来?”扶苏说。

“不,他来到张村这块地之前,就已经死了。他死于陈胜的反叛、死于项羽对关中的屠戮、死于刘邦萧何在关中的横征暴敛、死于这天灾……我们的粥棚只不过是在这乱世给了人一丝机会,能抓住机会的人会活下来,抓不住这个机会的人才会死去。说到底,我们哪有什么责任?”张诚的眼光冰冷,“而且,就算是喝到这碗粥的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去……”

张村前面这块河滩地,用简单的竹竿挑着竹席搭建了一些非常简单的竹棚。民兵在河滩上巡视,带着刀剑和矛戈,如果流民发生殴斗或者争执,民兵有权现场击杀。简单的威胁保证了整片河滩的秩序。

河滩的下游,设置了一些厕所的位置,需要排便的必须去那面。至于会不会弄脏河水,污染下游。张村却也顾不上那么多,好像往下游一直到黄河,沿河也没什么大的村落了。流民的食物就是这些填不饱肚子的稀粥,饮水就要自己去圜水河自己去掬水喝,张村并不提供比一碗稀粥、一个简易凉棚更多的服务。

要在这里喝七天粥,在附近的一个刚挖出来的池塘洗了身体的人,才有资格加入张村临时招工的队伍,得到一份铺设道路或者建造木屋的工作,在张村附近建设一些简陋的新村,身体恢复更好的人,张村之下各种作坊、农庄还有招募,总能得到一份工作。

没有能力工作的人,七天喝粥还无法恢复体力的人,最后大概都会死掉,被装入席筒,送到对岸山坡上,埋葬在树林中的义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