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敲定二手货车(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花开春来晚》最新章节。

第336章 敲定二手货车

“我也同意,”刘昌明也跟着表态。

古大仲见此情形:“那就采取举手的方式表决,同意小刘提议的请举手。”

参会的所有人全部举手。能多分钱,不同意的人那才是傻子呢。

“全票通过小刘提议。那明天各生产队开会通知,同时要嘱咐所有人,嘴巴紧点,别吃了饭没事干,四处瞎咧咧。我把丑话说在前头,那个出去瞎胡讲,给大队招来祸事。”

“到时别怪我古大仲不讲情面,他家的房屋就按实价征收,同时他家所有人都不会安排轻松活。”古大仲还是提前提出警告,以免后患。

六个生产队长和会计把古大仲的警告牢牢记在心里,心想回生产队后,一定会向社员好好转达。关系到全大队社员的事,可马虎不得。

“支书,知青没房屋,还有遣送到大队来改造的右派怎么办?”郭明雄问。

“知青没有房屋可征收,而大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知青也是出了大力的,我们不应该亏待知青。他们下放到这里,国家规定是有安家费的,那大队就以安家费的名义,给每个落户到大队的知青 500 块安家费。新村建成后,知青愿意买房落户,同样享受优惠。”

“至于右派,象金老仕、小学的郝利基、还有老王,在大队是出了力的,我觉得可以适当给他们一点钱,大约每人 300 块,另外年底同样再按工分分红。”关系到知青和老王的事,刘正茂讲不合适,所以才由古大仲解释。

会议很成功,今天的会议本来是个坏消息,但被大队核心领导一顿骚操作,最后是坏事喜报,给社员们的感觉,那是占了大便宜,一个个心里都乐开了花。

自十月份伊始,鹿老三和牛家兄弟便一头扎进了捕鱼的行当,他们将辛勤捕捞所得的鱼售予樟木大队。他们手中的捕鱼网具堪称简陋至极,每逢捕鱼之刻,都得有人亲自下水拖网,其艰辛程度超乎想象。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至十一月中旬,江水愈发寒冷,寒意一日胜过一日。直至前两天,鹿佬三等人终究无法再承受这刺骨的江水。最后捕到的鱼,他们留下一半养在序伢子家和老王屋里的水缸中,以此作为礼物,用以感激老王和序伢子这段时日对他们的悉心照料,内心深处更是感恩刘正茂给予他们这个赚钱的宝贵机会。

这捕鱼的日子约莫持续了五十多天,其间的酸甜苦辣,唯有他们自己深知。除去生活的各项开销,鹿佬三分得了 600 多元,牛家兄弟则将近 1300 块。虽说过程极为辛苦,可赚到的钱却堪比普通工人一年的薪资。

每日与鹿佬三对接相关事宜的是马会计和知青帮手,鹿佬三向来深谙人情世故。在最后一天,他将收获的另一半鱼送给了马会计和知青,想着提前与他们打好关系,以便明年能够继续承接此项业务。

实际上,鹿佬三在前天就已不再下河捕鱼,这两日他们一直在序伢子家帮忙做卫生。牛家兄弟和鹿佬三平日里多靠帮人打短工赚取生计,家中诸如砌灶、糊顶棚之类的杂活都颇为熟悉。刘正茂此时外出未归,鹿佬三觉得若是不打声招呼就离开,似乎显得对刘正茂这个介绍人不够尊重。于是,便趁着等待刘正茂归来的这段时间,帮序伢子安装好了取暖用的藕媒壁炉,还顺带制作了藕媒,甚至用报纸将序伢子家的屋顶糊得严严实实。

那是一个秋日高悬的下午,淡蓝的天空播撒着金色的阳光。序伢子家的小院里,鹿佬三他们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鹿佬三穿着一件略显破旧但还算厚实的外套,袖口处已经磨得发亮,他的双手沾满了灰尘,却依旧熟练地摆弄着工具。牛家兄弟也不闲着,一个在搬着砖块,一个在和着泥巴,三人配合默契,虽然天气有点凉,但他们的额头却冒出了汗珠。

下午用餐时分,刘正茂终于回来了。鹿佬三他们在老王屋里对刘正茂说了诸多感谢的话语,并表明由于天气渐寒,今年实在无法继续捕鱼,若明年天气转暖,倘若还需要他们,必定随叫随到。

老王自战争年代起,便养成了公正严明的个性,坚决不占老百姓一丝一毫的便宜。当他得知鹿佬三等人给序伢子和自己留了几十斤鱼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二十块钱,要交给鹿佬三作为买鱼的货款。

“王前辈,这些钱我们万万不能收,何况这些鱼是我们用来感谢序伢子帮我们做饭的酬劳。”鹿佬三与老王接触了几十天,深知他的脾性,赶忙找了个借口推脱。

“我肯定会吃鱼,序伢子那部分我不管,我吃的部分,必须给你们钱。”老王一脸倔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坚决,他挺直了腰杆,目光坚定地盯着鹿佬三。

鹿佬三无奈,从心底里着实有点畏惧老王的威压,只能乖乖地先接下了钱。

等到刘正茂晚上开完会,想要去序伢子家找鹿佬三聊聊,序伢子告知他,晚饭后,鹿佬三把老王给的 20 块钱放在了饭桌上,随后就拿上鱼具,和牛家兄弟伐木伐子回家去了。刘正茂理解鹿佬三在外赚到大钱想回家报喜的急切心情,跟序伢子私下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也返回知青点休息去了。

大队布置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而且这关乎着每户人家的收入和房产,生产队长们丝毫不敢怠慢,在第二天就组织社员开会转达。古大仲、郭明雄、刘正茂这三位大队干部,每人负责监督两个生产队传达大队会议的内容。第五、第六生产队分给了刘正茂到会监督。知青点位于第六生产队的范围之内,所以刘正茂首先参加了第六生产队的社会大会。

那是一个宽敞的生产队院子,四周的土墙有些斑驳,地上还残留着一些秋收时的谷粒。会议由生产队长吴克强主持,他把昨晚在大队开会时刘正茂所讲述的分配方案一字不差地传达给了社员。当社员们听闻政策不允许高额分红后,大部分人都面露愤愤不平之色。随后,吴克强讲述刘正茂推出的折中方案,表示可以让大家在不承担风险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的收入。

当社员们听到大队用 1200 元征收自家老屋,然后等明天新村建好后,再用优惠价出售大队所建的新房这一方案后,经过一番权衡,绝大多数社员都对这个方案感到十分满意。大队早前就放出了风声,要在第一生产队的位置建设新村,让大队所有社员集中居住,而且已经完成了房屋的丈量工作,同时也冻结了每户人口的迁移。社员们心里对自家房屋的价格早有大致的估量,多数在 300 至 500 块之间。大队如今用 1200 元的统一价格进行征收,每户无疑都是占了大便宜,只有个别极端计较的社员,一时间思维陷入混沌,怎么也想不通。

而知青们全部落在第六生产队,当吴克强讲到大队会给每位知青发放 500 块安家费时,以李慧、李娟带头,全体知青纷纷站起身来鼓掌,表示坚决拥护大队的决定。起初,知青们还因自己没有旧房可供征收,无端丢失大笔收入而懊恼不已。但紧接着听到大队给每个知青发放 500 块时,虽然比社员家庭的 1200 元少了大半,可知青们已经感到非常满足。

刘正茂最后发言,除了代表大队作出一些解释外,重点转达了古大仲的话语:“今年大队关于经济上的事宜,不管是谁,只要在外肆意乱说并由此给大队带来麻烦,一经查实,大队必定采取最为严厉的惩罚。”

自公社成立以来,这是社员们拿到手的最大一笔收入。会议现场,很多与刘正茂相熟的社员纷纷表态,绝对会无条件执行大队的规定,绝不对外乱说话。而且一旦发现他人乱嚼舌头,也定会出面制止,毕竟损害的将会是所有人的切身利益。

鹿佬三阔别多日,再次站在家门前,此时心里想着:“这两月虽然辛苦,可也算是收获满满,明年可得找刘正茂再次争取这个业务。”他那朴实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牛家兄弟回家后,同时也在心里盘算着:“拿着这笔钱,能给家里改善不少条件,重要的是,自己可以理直气壮的去想相亲并就结婚了,靠自己努力赚回来的钱办婚事,怎么都比花弟弟的钱来得痛快。”

看着俩兄弟缴到妻子手里厚厚一叠现金,牛父感概道:“老大、老二,你们这两月是辛苦了,也有所获,赚了大笔现金回来。但你们要记住,这个机会是刘正茂看在你弟弟面子上给你们的,我们牛家今年靠着刘正茂,经济上是打了翻身战,随讲大恩不言谢,但我们牛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明天买点礼物去刘家表达下谢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