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多个朋友路好走(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花开春来晚》最新章节。
宋红卫,如今身为高岭县的畜牧局长,一直以来都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默默耕耘,还真未曾出过远门。这次,他要前往那久负盛名的沪市,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夹杂着一丝紧张。
昨天下午,宋红卫就急匆匆地回到了粮山公社,与罗迈汇合。晚上,他直接住在了罗迈家。罗迈一家对他的到来十分热情,可宋红卫心里却一直惦记着第二天的行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今天早上,朱枝起了个大早,还叫上了 周长庚 一起,7:50 前就赶到了樟木大队。古大仲早已安排好了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那儿等着他们。拖拉机“突突突”地响着,仿佛也在为这次远行加油鼓劲。
临行前,古大仲看着罗迈、宋红卫、朱枝等人,忍不住调笑道:“你们今天都穿得新郎样的。”宋红卫整了整自己的衣领,一脸认真地说道:“去大地方,不能堕了江南省的气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豪,仿佛这次出行代表着整个江南省的形象。
他们到达火车站的时间比刘正茂还早,然而,由于古大仲传达错误,他们一直在售票处外等待。宋红卫站在那儿,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了,心中渐渐升起了一丝疑惑。“这刘正茂怎么还不来?莫不是出了什么岔子?”他暗自思忖着。
宋红卫感觉不对,便让朱枝四处去找找。朱枝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就行动起来。他一路小跑,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心里也在犯嘀咕:“可千万别出什么差错,大家都盼着这次能顺顺利利的。”
朱枝围着车站转了一圈,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在进站口看到了伸长脖子四处张望的刘正茂。
“刘知青,这里!”朱枝大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和如释重负。
“朱支书,怎么只你一个人?”刘正茂满脸疑惑地问道。
“我们早就来了,都在售票处门口等你。”朱枝一边擦着汗,一边回答。
“我不是告诉古支书,让你们在进站口等吗?”刘正茂皱起了眉头,心里有点奇怪,明明都在信纸上写清楚了,怎么还能出错。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叫他们来。”朱枝说完,又一路小跑着回去。
火车按时发车,刘正茂是中铺,其他四人都是下铺。樟木出发的四个人都没吃早餐,肚子饿得咕咕叫。安顿好后,刘正茂拿出包子让他们分食。
宋红卫接过包子,心中满是感激:“这刘正茂,想得还挺周到。”他咬了一口包子,觉得格外香甜。
这四人,除了 xxx 坐过火车,其他三人都是第一次出省。他们都是基层干部,平时一心扑在工作上,根本没机会出远门。火车开动后,宋红卫他们都凑在车窗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外面流动的风景。
宋红卫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外面的世界真大啊,这次一定要好好见识见识,回去也能给乡亲们讲讲。”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
罗迈则在一旁小声说道:“不知道沪市到底是个啥样儿,咱们可得多长长见识。”
朱枝也附和着:“是啊,这次机会难得,咱们可不能白跑一趟。”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仿佛这次旅行将为他们的人生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刘正茂和周长庚面对面坐在下铺。刘正茂开口问道:“老周,中午去餐车吃还是买盒饭?”
“刚吃了包子,中午就不吃了吧?”周长庚心里清楚餐车的消费不便宜,实在不好意思让刘正茂请客。
“你预计水泥厂什么时候能投产?”樟木大队最迟年后就会动工,水泥可是关键的建筑材料。
周长庚认真思考了一番,回答道:“朱支书动员了大队所有劳力,厂房建设速度很快,只要机器到位,我和老邓采样石灰矿,有针对性地搞出配方后,最快预计明年二月能投产,前提是设备和原料都到位。”周长庚作为生产技术型专家,回答得十分实在。
一谈到设备,刘正茂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心里有些犯愁。朱枝的想法和他不同,手里有点钱,就一门心思想买新设备,根本不清楚新设备的价格有多昂贵。这次去沪市,他真希望朱枝碰壁后能有所改变。
“老周,设备一定会到位,但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可能是国营大单位淘汰的二手设备。”刘正茂提前给周长庚打预防针。
周长庚倒是很豁达,感慨地说:“当年我们从沪市来江南支援,那真是白手起家,现在杏花大队在你运作下,还能搞来二手设备,很好了。”
“火车要明天下午才能到沪市,你们今天起得太早,先睡会,晚餐时,我叫醒你。”刘正茂贴心地说道。
“好,那我先睡会,你去忙吧。”周长庚确实感到有些疲惫,说完便闭上眼睛休息。
火车开动了三、四个小时,宋红卫等人的新鲜劲逐渐过去,陆续回到自己的床铺上休息。
直到晚上差不多 7 点钟,火车到达赣省省会,上下车的旅客众多,车厢里变得嘈杂起来,刘正茂被吵醒。他发现自己下午睡过头,已经过了晚餐时间,便赶快下床,只见其他四人正围坐在一起闲聊。刘正茂扫视了一下隔间桌面,没有发现任何食物。
“宋局、朱支书,我们是去餐车吃晚饭吗?”刘正茂问道。
朱枝根本不知道火车上的餐车价格很贵,他觉得手里有五万块,在餐车请大家吃顿饭不算什么大事,何况他也想去餐车见识见识新鲜。
周长庚作为随从,不好出声反对。刘正茂本就打算请大家吃饭,于是带领着众人往餐车走去。
整列火车的旅客并不多,短途客不会在车上用餐,长途客基本都自己带了食物。餐车里,除了列车备班乘务员外,来这里吃饭的旅客寥寥无几,空着很多餐桌。
五个人就在靠近服务台的餐桌坐下,朱枝抢先去买筹码。刘正茂跟在朱枝后面,只见朱枝到了吧台,看着板子就不说话了。那上面带肉的菜价都是两块钱以上,小菜都要几毛钱一份,最便宜的汤也要两毛。朱枝原本以为,大不了每人花几毛钱就能吃饱,现在才发现,不花十块钱以上,大家可能都吃不饱,火车上的菜价实在是太贵了。
看到刘正茂站在旁边,朱枝心生一计,说:“刘知青,我头次出门,不会点东西,你帮忙点一下。”他的意思是让刘正茂只点小菜,这样既能保住面子,又能吃饱。
哪知道刘正茂不但点了牌子上的四个肉菜,又加了一个小菜、一个汤,另外还买了一斤散酒。(当时餐车是可以卖酒的)
朱枝心里那个后悔啊,怎么就让刘正茂点了,不但没节约,还超出了预算很多。
“朱支书,要明天下午才能到达,我请大家吃饭,喝点酒,一觉睡到明天上午。”刘正茂不等朱枝付钱,自己拿出 15 快结账。
服务台收了钱,说道:“你们请在那边等会,我会把菜送到餐桌。”
虽然不是自己付钱,朱枝还是觉得这餐饭吃得肉痛。他虽然带着五万块钱,可那是公款,他本质上不是那种腐化的干部,用公款吃喝的事,他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回到餐桌旁,朱枝低声对罗迈说:“这里的食物好贵,随便一个菜就要两块多。”
“这么贵,那我们忍一下,明天下车再吃。”宋红卫回答道。他也是个清廉实干的好干部,想起樟木大队开放日,每桌席才五块钱,火车上的饭菜价格简直贵得吓人。
“刘知青已经买了筹,他说自己请我们吃饭。”朱枝说道。
罗迈说道:“我去跟他讲,随便要两小菜,对付一顿就行。”
这时,刘正茂拿着一瓶散酒走了过来,说:“要明天下午才能到,你们喝点,今晚好好休息。”
“小刘,先记下账,等我们报销旅差费,然后大家摊费用。”宋红卫主动表态。
“可以,但现在这餐,算我请各位领导。”刘正茂应承下来,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