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另一个天才(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的初恋是皇后》最新章节。

韩羽的西北平乱计划,主要内容与杨鹤在陕西时的政治主张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主要还是以“抚”为主,以“剿”为辅。

只不过杨鹤只只知道抚,不知道剿,于是差点成为东林党攻击的对象,韩羽也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将吴三桂调往西北平乱。

吴三桂抵达陕西以后,先是派出上千个探子在陕西三边进行打探,搞清楚了那些尚未投降的流贼的主要活动区域与驻扎据点。

按照他一贯以来的作战方针,搞清楚敌人的位置后,那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军事行动了。

准备工作?

不,那不需要。

因为关宁铁骑根本不需要准备。

尽管此番他入陕只带了五千关宁铁骑,但也已然足够。

因为按照这些流贼的战斗力来看,一个关宁铁骑对付五个流贼都可谓绰绰有余。

一开始很顺利,吴三桂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消灭了混天王,王和尚等几个名声在外的造反团伙,西北平乱,成效显著。

就在这时候,兵部将一份阁文送到了时任延绥巡抚洪承畴的手中,让洪承畴配合吴三桂的军事行动,对延绥地区的流贼进行清理。

这本是一件好事。

因为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再厉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方官的配合可谓尤为关键。

但洪承畴接到指令以后,便开始了他的表演。

洪承畴,字彦演,福建南安人。

这家伙自小就是个神童,三岁能言,五岁能书,七岁就能背诵全本的《三字经》。

长大后更是了不得。

二十三岁那年参加中考,全省第十九名。隔年参加全国高考,全国第十七名。

能够在已经腐烂不堪的大明朝廷安排下的科举中考中进士,洪承畴的个人能力显然毋庸置疑。

只是他被分配的工作,对他而言,显然是比较倒霉的。

在大明,普通人想要往上爬,不外乎两条路。

一条是去当兵,依靠战功一步步往上爬。

但这条路选的人比较多,竞争格外激烈。

因为大明朝吃不起饭的人实在太多了,没办法,只能去当兵。

所以大明的兵源一直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只是朝廷。

而第二条路,则是比较传统的读书,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这条路相对来说轻松一些,至少不用担心砍别人脑袋或者被别人砍了自己脑袋。

可也仅仅是相对而言。

因为就大明众多的学子而言,“寒窗苦读”里面的这个“寒和苦”,并非刻意渲染和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寒和苦。

而且名落孙山时有发生,苦读一辈子都未必能考取功名更是屡见不鲜。

通过科考出人头地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但大部分人都未必能通过科考出人头地。

而要想更上一层楼,进入六部九卿的行列,甚至进入内阁,那就不是只通过科考就能达到的了。

必须还得进入翰林院潜心研学。

大明的六部九卿,没有例外,但凡是正儿八经通过正规渠道进来的,都是翰林院的庶吉士。

洪承畴在朝堂没有任何人脉,他想以全国第十七的名次进入翰林院,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他就被分配到了地方上。

按理说,这也是个不错的工作岗位,既不用和朝堂上的人勾心斗角,又能切切实实为当地百姓做些事,混到最后,光荣退休。

若是能干出点政绩来,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

可惜他被分配到的地方不是其他地方,而是陕西。

这年头的陕西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显而易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