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缓兵之计(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的初恋是皇后》最新章节。

杨鹤在陕西混了一年多,眼看没有任何政绩,立马就要调往川滇任巡抚。

就在这个当口,他居然招安了西北流贼七万人之众。

如此光辉灿烂的政绩,他自然是要第一时间让家里人知道的。

于是在给朝廷上折子的同时,也连同家书,一道将这消息传给了杨嗣昌。

这就是杨嗣昌之所以能够比韩羽还提前知道此事的原因。

而随之又诞生了另外一个问题。

杨鹤是如何将这七万流贼招安的?

要知道西北流贼主打的就是一个没钱没粮活不下去,所以这才高举起义造反自己讨生路的旗帜。

杨鹤凭什么让他们投降?

虽说杨鹤同志本身有着极高的学问,涵养也极好,为人做事总是仁义当先,深受百姓爱戴。

可他要面对的毕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打家劫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流贼。

杨鹤的自身素质在面对这帮人的时候,几乎派不上任何用场。

问题的答案,终归还是回到那个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也都不知道的字眼上。

钱。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话听上去有些玄,仔细一想狗屁都不是。

但在这个年代,也别说这个年代,即便是往前倒退一百年,至仁宣之治时期,大明山河,繁荣昌盛,社会生产力急速上升,一派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年代。

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流贼因为没有钱没有粮,活不下去,所以造反。

那杨鹤就给他们钱。

而这笔钱谁出的呢?

一部分是杨鹤自己在西北三地募捐而来,一部分则是皇帝的私房钱。

不错,就是崇祯的私房钱。

众所周知,崇祯是个穷光蛋。

他的家底被他前任几个皇帝败得都差不多了,等到他上任当老板的时候,整个大明集团基本上只剩下个空架子。

可尽管如此,崇祯的小金库里,也还有点钱。

至于是从哪里来的,是个人都知道。

崇祯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拿出了十万两给杨鹤,在杨鹤去陕西上任的时候交给了他,让他带到陕西去。

而杨鹤就是利用自己筹集的那点钱,再加上崇祯给的这十万两银子,招安了陕西流贼七万之众。

应该说,这一手是非常有效率的。

既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又能最大化的减少损失,可谓一举两得。

杨鹤将这个消息报上去以后,崇祯只怕会很高兴,说不定还要给杨鹤封个侯什么的。

但只有深谙兵法的人才知道,杨鹤这一手,治标不治本,只能算作是缓兵之计。

咦?

这就奇了怪了,杨嗣昌刚刚不是说,那帮流贼投降杨鹤,才是缓兵之计吗?怎么杨鹤招安他们也成了缓兵之计?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韩一良。

他今日以户部给中事,都察院御史的身份前来韩羽家中,与韩羽商议吴三桂出征西北之事。

按道理本来应该是梁成栋和侯恂来的,但梁成栋向来是个不粘锅,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他才懒得官,自然就交给手下了,也就是余大成。

而侯恂就更别提了,自从韩羽让他捐款二十万两银子后,他现在见到韩羽就绕着走,正眼都不敢瞧一下,生怕韩羽看出他哪儿不对劲,又“讹”他一笔银子。

于是韩一良和余大成这两个原本不甚关键的人物,此刻倒成了就西北平乱一事,朝廷与吴三桂的链接纽带。

韩一良不太懂军事,自然觉得“缓兵之计”这四个字用在杨鹤招安流贼身上有些不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