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搞地质的弗朗茨(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捷克崛起,从造枪到军工巨头》最新章节。
比安卡说得没错,在她记忆深处,父亲海因里希曾为她规划过一条截然不同的成长道路。
他不满布拉格中小学只用捷克语授课,担心女儿作为日耳曼人被同学排挤,于是斥巨资从奥地利聘请家庭教师,试图让比安卡在家接受最顶尖的贵族式教育。
然而,比安卡对贵族繁琐的礼仪和教条充满了抵触,学习的热情逐渐消退。
与此同时,随着匈牙利革命被协约国镇压、苏波战争结束等一系列国际局势的变化,欧洲总体转向和平,捷克对军火的需求越来越小,沃尔夫冈兵工厂也被迫缩减规模。
加上后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父亲的事业遭遇了危机,家里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他最终无力再支撑这昂贵的私人教育,贵族式的精英教育也就此中断。
不懂事的比安卡,只知道自己获得了自由;懂事的徐念秋,却知道心疼便宜老爹的不宜。
“上帝啊!”
席拉赫教授仔细地打量着比安卡,最终摆摆手,
“幸亏我不是学医学或生物学的,否则非得把你绑起来好好研究。
这样吧,我替你写一封推荐信,然后让卡尔领着你去找对应的教授,至于他们愿不愿意帮忙,那就得看你的本事了。”
比安卡一听,顿时喜笑颜开,一把抓住席拉赫教授的手,使劲摇晃着:“谢谢教授!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在席拉赫教授的帮助下,比安卡先后拜访了地质系的弗朗茨教授和电气工程系的维德曼教授。
相比热火朝天的机械系,地质系显得无比冷清。
位于校园的角落的地质系学院楼,墙皮斑驳,透着一种陈旧的气息。相比机械楼一堆机床设备运转的嘈杂,地质系的走廊里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影,只有稀疏的几个学生脚步匆匆地走过。
两侧办公室的门大多紧闭着,门上的油漆也已脱落,露出下面的木质纹理,更增添了此处的萧瑟。
按照席拉赫教授给出的地址,比安卡拿着小纸条,走到一间办公室门前。
比安卡正要敲门,却听到从门内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
比安卡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地扣响了木门,指节叩击在木门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片刻后,一个略显低沉的男声从门内传来:“门没锁,请进。”
比安卡推门而入,一股混杂着泥土、矿石和旧纸张的气味扑面而来。
办公室的光线昏暗,窗帘半拉着,室内显得有些阴沉。一位肤色黝黑的男子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叠文件。
比安卡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对方的肤色,让她误以为自己置身于非洲的某个角落。
墙上悬挂着几幅充满非洲风情的德式宣传画,描绘着热带草原、野生动物和当地部落的景象,更加深了比安卡的错觉。
看着门口有些惊讶和不知所措的小姑娘,弗朗茨・卡尔・瓦格纳习惯性的叹了口气。
由于年轻时常年在非洲野外勘探,强烈的紫外线加上风沙侵蚀,加上他早已放弃了自己的外貌,也习惯别人看到自己后惊讶的样子。
看着眼前似乎被自己吓到的小女孩,弗朗茨尽量让自己声音听起来温柔一些。
“小朋友,别怕,我不是坏人。你是来学校里找谁?是不是迷路了?”
眼前的小姑娘约莫十六七岁,她的站姿端正,举止优雅,一看就是家教良好,家庭环境应该不错。
看着比安卡,弗朗茨突然想起自己在教工食堂听说过的一个大瓜:
不久之前,一名美艳的妇女,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上柏林大学文学院抓孩子亲生父亲,质问对方为什么断了自己母女的生活费。
可当事人早有自己的家庭,在学校里也是有头有脸的教授,坚决不承认对方的控诉。最后婴儿被丢在地上,当事双方扭打在一起,还是前来的警察终结了这场闹剧。
弗朗茨很快排除了这种想法,眼前粉雕玉琢的小姑娘,不可能和地质院的同僚有关,毕竟他们地院接触最常接触的异性,是野外勘探时,身边嗡嗡飞的母蚊子。
地质人连和妻子父母都聚少离多,哪还有时间搞这种风流韵事?寂寞的深闺怨妇们只会喜欢风流倜傥的文科或艺术类教授。
至于他们地质人?外貌媲美西里西亚老农,肤色胜似鲁尔煤矿工人,毕竟三者都算土里刨食的职业。
(讲个地狱笑话,西里西亚当时被波兰夺走,鲁尔也差一点被法国夺走。如今德意志之歌里提到的地方,没有一个在德国)
就当弗朗茨打量比安卡时,比安卡也在观察对方:
虽然肤色很黑,可是金灰混杂的头发,证明对方只是晒黑的白种人。粗糙的皮肤和手上的老茧,证明他曾长期在恶劣的野外环境中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