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逻辑自洽(求收藏!)(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外挂,千变万化》最新章节。
州城。
“明公,天凉了。”
中年文士来到城头前,小心地将一件锦袍,披在老者身上。
他知道,老者虽为封疆大吏,却也有常人无法想象的烦恼,每当思绪难解时,就会独自来到城上坐着,吹一吹高处的风。
“唉...”
听了文士的声音,老者叹息一声,问道:“又有什么事?”
“明公...”
文士看着老者的华发苍颜,心有不忍。
老者转过身,瞟了他一眼:
“你这时候来找我,一定有自己拿不了的事,总归是要讲的,说吧。”
“是。”文士恭谨地行了一礼,肃穆道:
“有大批身份不明的马队,从宁州入境,不像商帮。
尽管他们一路将多数痕迹清理,连马粪都没留下,也没有目击者,但还是能分析出,至少在千余人上下,有数千骑!
他们最后的去向,是一头扎进了祁安府。
学生以为,这恐怕不是从宁州来的巨寇、乱兵,便是...”
剩下的猜测没讲。
因为一旦说出口,就必须要查清楚。
只是,以州里当前的情况,每一份力量都殊为宝贵,轻易调动不得。
“祁安府...”
老者默默念着这个地名,原本浑浊的一双老眼,很快锐利起来:
“又是这里!”
中年文士苦笑:“对,又是祁安府。”
“千里汉川,最乱祁安。”老者狠狠皱起了眉:
“以前是,现在也是,真是一点都不安分。”
中年文士颔首赞同,脸上浮现些许无奈的神色。
祁安府,位于本州最西南方向,西靠群山峻岭、南倚汉水各流,与两州边界接壤,历来就是匪患多生、罪人藏匿之地。
又因百姓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而山民渔户众多,民风彪悍,民间私斗屡禁不绝。
在这种土壤中壮大起来的豪强,也要远比其它府县的更为猖獗。
“匪帮入城,此等骇人听闻之事,在别的府,十年都不会发生一次。”
老者声音低沉,强忍着怒意:
“然而在祁安,却屡屡出现,简直就像家常便饭!
他们,翻来覆去还是这一套,”
文士将脑袋压低,抬起手掌轻轻一砍:
“明公,不妨杀一杀他们的气焰,也不能总让他们如此试探。”
老者陷入沉默。
良久后,眸子稍显黯淡,叹息了一声:
“还不行啊...”
老者的眉宇间的皱纹更重。
“现在是,动不如静。
只要他们不明着亮出旗号,背反朝廷,我们就还需忍。
北疆战事总算稍有转机,陷入僵持,朝廷下旨征发更多民力,另将驻守于各州的最后强军调去宁州,我汉州自不例外。
如此一来,州内只剩州兵,军力实在捉襟见肘。
偏偏现在,有拜仙教逆贼频繁活动于州中,需要提防。
某些州望世家蠢蠢欲动,甚至公然与北虏眉来眼去,需要敲打。
就连那被朝廷镇压的流寇,也有向我州流窜之迹象,需要配合征剿大军严防死守。
这个关口,实不宜将那些州县豪强,在给逼到朝廷的对立面去。
孰轻孰重你我清楚,只能是容忍迁就,以大局为重了。”
见相处十几年的恩师长吁短叹,被逼到了这个份儿上,文士忍不住有些哽咽:
“明公,您对朝廷一片赤胆忠心昭昭,为汉川诸府呕心沥血至此,实在是...”
“糊裱匠罢了。”老者闭上眼,微微摇头:
“能做多少是多少,也算对得起当年先帝的知遇之恩。”
文士擦了擦眼睛:
“要是我大盛朝,人人都是如恩师这般的糊裱匠,早该中兴强盛。”
紧接着,变了脸色,恶狠狠地盯向远方:
“都说相忍为国,为了国朝,您一再退让,可那些人却还盯着您不放,一直对您指责攻讦。
不给汉川支援也就罢了,竟还将您奏给皇上谏书中的各项陈条,一一驳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