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吃货(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木杈记》最新章节。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听到有人抱怨饭菜不好吃,我忍不住抬头打量了一下,看过之后不觉莞尔。原来发牢骚者是一个体相面相皆如伙夫之人——此兄长相福态,肥头大耳,眉目之间颇有几分童趣——这样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个绝不会浪费粮食的家伙,对食堂的大锅饭抱怨几声确属正常。
仔细想想,好吃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只是表现不同而已。比如,有些人只把食物当成延命之本,并不在意其色香口味,不挑食不厌食,能果腹即可;有的人对食物就特别讲究,专挑珍品,非精不食,热衷“纯天然”、“有机认证”;还有一些人看重口感味觉,食物吃到嘴巴里要感觉舒坦爽快,外观美不美、营养不营养倒在其次。
不过,说到好吃,莫过人小的时候。对于小孩子,生活的主题就只有两件事,一件是玩,另一件就是吃。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走到哪里就玩到哪里,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似乎什么东西都好吃,又似乎永远都吃不饱。
我三四岁的时候,家里吃得最多的是红薯干和黄玉米窝头,偶尔跟大人到不常去的长辈家里串门,人家都会给拿些不一样的东西来给我吃。有一次到一位大妈家,大妈给拿了白玉米面的窝头,我就特别稀奇,吃的时候就觉得比黄玉米面窝头香甜。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就老爱去她家串门,每次都有半个白玉米窝头吃,一直到吃够了,才慢慢去得少了。
后来长大了一些,就更是一门心思地琢磨着找好吃的。出去割草放羊的时候,总想着法子要尽享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伸手即来的瓜果自不必说,河渠水塘里的鱼虾泥鳅也不必说,草地上的蚂蚱、树林里的鸣蝉更不必说,就连土里挖出的茅草根都能塞到嘴里嚼得津津有味。
当然了,这茅草根可不是坏东西,我们那里都叫它白茅根,我的同学笔架博士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这种茅草根,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吃。
那时候我在姥姥家住,姥姥买了两只小山羊让我天天去放。放羊的地方就在她们村头的林地里,那片林地里长满了茅草和山羊爱吃的其它杂草。
当时有一位远房的舅舅也爱去那里放羊,不过他总是一边放羊一边拿着铲子挖茅根。我很奇怪,问他挖这东西有啥用?他说,这东西好吃,还可以作药材。我一尝,果然好吃,后来就帮他一起挖,那个春天帮他晾了好几十斤。
除了白茅根,我小时候还享用过好几种野草野果。其中有一种野果叫黑豆豆棵(读音:kuo),学名叫龙葵草,结出来的浆果熟了之后黑紫黑紫的,特别甜,很好吃,小孩子们都喜欢。这种龙葵草一般长在比较潮湿的地方,枝叶茂盛,羊儿们也喜欢它的叶子。因为好吃,小伙伴们那时候常常为了所发现的龙葵草的占有权而产生争执,甚至有人为此打架打破过头皮。
我对龙葵草的果子情有独衷,曾经把它想象成一种仙果给小一点的弟弟妹妹们编过一个故事。那个故事讲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去放羊的时候遇到大黑风迷了路,结果跑进了一个山谷里。在他又渴又饿几乎绝望之时,却被一只野兔引到一片奇异的龙葵草丛跟前。那些龙葵草上挂满象葡萄那么大的紫色果子,这个孩子只吃了一颗就感觉饱了,并且还获得了特异功能——竟然一下子能听懂兔子说的话了。结果,在这只兔子的帮助下,穷孩子找到了一个宝藏,并因此发家,成了有名的大富豪。
这个故事我当年讲得绘声绘色特别精彩,曾经有一段时间哄得弟弟妹妹们个个愿意帮我去放羊找龙葵草。
现在过去了那么多年,或许他们已经全都忘记了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