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父亲发现破绽(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两界倒爷从对话明末开始》最新章节。
“这一批货可是难得的珍品,您这次可要有大收获了,绝对是明朝的,如假包换!”
宋时期之所以敢这么说,是他很清楚这批货的来源。
“珍品?拖您吉言,让我少挣点生活费!”他的声音不高,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说话间,宋时谦为他轻轻的添了一些茶,两个人就在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
“您家的房子有些年头了吧,进来给人的文化气息很浓,一看就是书香世家。如果以后有什么好货,一定不要忘记我的!”
要说书香世家,宋时谦家那当之无愧。
“您家的房子有些年头了吧,进来给人的文化气息很浓,一看就是书香世家。如果以后有什么好货,一定不要忘记我的!”
要说书香世家,宋时谦家那当之无愧。
因此当古董商老板提到这件事情时,他不自觉得嘴角上扬。
宋时谦的曾祖父曾是名震一方的大儒,官至翰林学士,家中那偌大的书房里,摆满了从各地搜罗来的孤本善籍,书架皆由上好的檀木制成,散发着幽微的香气,与书卷墨香交融。
祖父在世时,每日都会在书房中诵读经典、挥毫泼墨,那一方方宣纸之上,留下的皆是他对经史子集的深刻见解与精妙感悟。
宋时谦的父亲宋启文,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大学老师。
在那特殊的知青岁月里,他虽身处艰苦的农村环境,却从未忘却对知识的热忱与追求。
当知青的地方,是一个偏远且贫穷的小山村,每日都有繁重的农活等待着他。
清晨,他便随着村民们一同下田劳作,插秧、除草、收割,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他的后背,汗水湿透了衣衫,手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然而,即便身体疲惫不堪,当夜幕降临,宋启文总会回到那简陋的知青点。
点起一盏昏黄的油灯,在微弱的灯光下,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那些从家中带来的珍贵书籍。
书籍的种类繁多,有古典文学名著,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带着他穿越时空,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对话。
有哲学著作,启迪着他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
还有各类科学书籍,满足他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周围的知青们有时会打趣他,劝他早点休息,别把身体累垮了。
但宋启文总是笑笑说,只有在书中,他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前行的力量。
在读书的过程中,他还会认真地做笔记,将书中的精华与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
这些笔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一本又一本的本子,成为他知青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正是这段知青岁月里的坚持读书,让宋启文积累了深厚的学识,也磨砺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乡下历练的日子,他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基础,他自己自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顺利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将自己对知识的热爱与感悟传递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而他的这种精神,也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宋时谦成长的道路。
宋时谦小时候,常穿梭于这些书架之间,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古老的书籍,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
宋时谦自幼受此熏陶,不仅熟读诗书。
宋时谦打小就受到家里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特别爱读书。
上学的时候,也特别厉害了,在班里成绩一直特别好。
刚开始上学那会,先生教的那些经典文章,他学起来特别快,没一会儿就能背得滚瓜烂熟,记忆力好得让其他同学都特别羡慕。
上课的时候,他眼睛就盯着老师,脑子转得飞快,不管是难懂的古文,还是那些诗词的意思,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
文学课上,那些中外名著,他理解得比别的同学都透彻,能把书里的人物、故事讲得明明白白,还能说出作者写这些背后的意思。
数理化这些科目,他脑子也够用,难题到他手里都能解开。
每次考试,他都是名列前茅。
他的生活中不是只有学习,课余时间,学校有文化交流活动,他都积极参加,跟同学们聊聊读书的体会,讨论讨论学问。
他就像班上的小明星,带动着大家一起进步。
宋时谦回忆着自己的小时候到大学优秀的瞬间,只是出身社会被生活毒打的不轻。
渐渐的让他不再以这一身学识引以为傲,这一声夸奖好久没听到了。
当再次有人提起他的心里依然是暖暖的。
他谦虚的回应着古董商老板“哪里,哪里!”
突然,一声高喊如炸雷般在寂静的书房中响起:“这是怎么回事!”
那声音中满是震惊与愤怒,宋时谦的心猛地一揪,听得出这是从爸爸的书房传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