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初次交流的反思与再筹谋(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绝密芯片计划》最新章节。

结束与爱丽丝的通话,东方艾艾独自在办公室内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他眉头紧锁,内心犹如一片波涛汹涌的海面,久久难以平静。这次交流虽然有了初步接触,却未达成实质性的突破。航天智擎项目旨在打造设计仿真和生产制造一体化的航天工业软件平台,而借助皮特卡拉的开放平台是攻克三大关键算法这一核心任务的重要途径。然而,第一次交流仅停留在开放平台理念的表面,未能深入探讨关键算法的合作模式。尽管如此,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对皮特卡拉在该领域的大致思路有了初步认知。

情感上的纠葛如影随形,成为了东方艾艾心中一道棘手的难题。他知道,此刻必须召集团队核心成员,共同梳理第一次交流的得失,为第二次交流精心筹备,制定更为完善、周详的计划。于是,算法专家林宇、技术骨干李寻欢、产品经理王瑞瑞、需求管理专家陈峰以及人工智能专家李菲菲齐聚会议室。

“各位,今日与皮特卡拉的交流已落下帷幕。”东方艾艾率先打破沉默,神情凝重地说道,“我们先总结一下第一次交流的不足。在关键算法探讨上,我们未能切入核心,既没有让对方深入了解我们在三大关键算法上的研究进展与需求,也没有获取他们在相关算法领域的独特见解与实践经验。对于开放平台,我们只停留在表面交流,对其架构、接口标准以及如何与我们项目深度融合缺乏清晰认识。同时,在合作意向与模式探索方面,我们没有明确提出期望与底线,导致交流略显松散,缺乏重点。”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继续说道:“现在,我们要重点谋划第二次交流。目标明确:我们要向皮特卡拉提出开放平台的使用诉求,争取签订合作协议或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形式,助力我们航天智擎项目攻克算法难关,推进设计仿真及生产制造一体化平台的构建。大家谈谈如何达成这一目标?第二次交流的参与人各自职责如何划分?又该如何应对对方可能提出的特殊要求?”

林宇推了推眼镜,沉稳地开口:“从算法角度出发,我虽掌握两大关键算法的核心技术,但第二次交流时,我建议由陈峰代替我初步阐述算法相关内容。陈峰会从需求管理角度讲述我们项目对算法功能的需求与期望,这样既能展示我们对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又不会过早暴露我的技术实力。若对方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深入追问,我再适时介入,展示部分关键技术亮点,但避免透露核心算法逻辑。在探讨联合算法研发或建立联合实验室时,我会强调我方在算法应用与项目实践方面的优势资源,同时提出合理的资源共享与合作模式,例如以数据共享为基础,分阶段开展算法联合优化工作,引导对方关注合作的可行性与潜力,而不只是技术细节。”

李寻欢接着说道:“我负责对接编程接口与平台架构相关事务。在交流时,我不会独自前往,而是与王瑞瑞一同前往。我会重点关注对方开放平台的技术架构与接口规范,若对方提及编程接口的特殊要求或限制,我会从技术通用性与项目扩展性角度进行分析,避免让对方知晓我们在接口适配方面的具体技术储备。例如,若对方提出某种接口加密方式,我会先评估其对我们项目的影响,再以行业通用标准和项目长远发展需求为依据,与对方商讨更合适的解决方案,而不会透露我们已有的应对技术手段。王瑞瑞则可从产品整合与商业合作层面,与对方探讨平台对接后的产品规划与市场前景,分散对方对技术细节的注意力,让对方难以摸清我们的技术团队全貌。”

王瑞瑞作为产品经理,有着更为全面的考量:“我将主导合作模式与产品整合方向的探讨。在交流中,我会展示我们航天智擎项目的宏观规划与市场潜力,强调开放平台合作对双方在航天工业软件领域拓展的战略意义。若对方提出合作协议条款或特殊要求,我会灵活应对。比如,对方若要求高额的平台使用费用,我会以市场竞争态势和双方长期合作潜力为切入点,提出以技术共享、联合市场推广等方式替代部分费用支付的方案,同时不暴露我们的成本底线。我还会根据交流情况,适时引导话题转向产品功能整合与用户体验提升,让对方关注合作后的产品整体效益,而非单纯的技术交易。在人员安排上,我与李寻欢搭配,既展示了技术与商业的协同性,又避免过多技术人员直接面对对方,保护我们的技术团队架构信息。”

陈峰从需求管理的专业视角补充道:“我虽被安排在交流中初步涉及算法阐述,但我会从需求导向出发,讲述我们在航天项目中对算法功能的需求痛点与期望目标。例如,在提及某一关键算法应用场景时,我会强调其对项目整体性能提升的重要性,而不涉及具体算法实现。若对方针对我所讲内容追问技术细节,我会巧妙转移话题,引导对方关注我们需求背后的商业价值与市场机会。这样可以迷惑对方对我们技术团队分工的判断,同时为林宇的后续介入创造有利条件。在需求对接过程中,我也会留意对方的反应与潜在需求,为我们制定合作策略提供更多依据,确保我们在不暴露核心技术的前提下,精准把握对方的合作意向与底线。”

李菲菲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人工智能应用于航天项目方面,我不会在初次交流中全面展示我们的技术成果。我会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但非核心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进行分享,例如一些辅助性的数据分析或初步的故障预警模型应用。若对方对这些案例感兴趣并深入询问,我会强调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与创新能力,但不透露具体的算法架构与数据训练细节。同时,我会关注对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案例,评估其与我们项目的互补性与合作潜力,为后续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决策提供参考,避免让对方过早看清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真实实力与发展方向。”

东方艾艾专注地聆听着每一位成员的发言,心中逐渐勾勒出第二次交流的清晰蓝图。待众人发言完毕,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大家的分析鞭辟入里,为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指明了方向。对于第二次交流,我们将根据交流阶段和重点,有策略地安排人员参与。初期,陈峰与王瑞瑞可先与对方进行宏观层面的交流,展示项目愿景与合作意向,试探对方底线与兴趣点;中期,根据对方反馈,林宇与李寻欢适时介入,深入探讨技术细节与合作模式,但要注意把握尺度,避免过度暴露;李菲菲则在人工智能相关话题被提及较多时,有针对性地分享与交流,保持技术神秘感。我会总体统筹协调,在谈判桌上坚定地强调我们的核心诉求,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保密条款以及合作权益分配。我们将提出分阶段合作模式,以技术试点验证为起点,设定严格的阶段性考核指标,只有他们达标,我们才逐步扩大合作范围与深度。同时,在合作期限内,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益,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与可持续发展。通过这样的战略布局与人员调配,我们既能展示实力,提出核心诉求,又能有效保护我们的关键人员与技术秘密,为航天智擎项目的成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众人目光坚定,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此次会议,如同为即将启航的二次交流之旅扬起了饱满的风帆。

东方艾艾望着窗外的城市景色,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技术与商业的博弈,更是对团队智慧与默契的考验。每一个决策、每一次交流,都像是一枚棋子,需要谨慎落子,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占据主动。而他,作为团队的领头羊,肩负着带领大家走向成功的重任。这一次,他决心不让任何一丝疏忽影响到团队的努力与付出,确保每一步都在掌控之中,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