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会议室中的交锋与探寻(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绝密芯片计划》最新章节。
东方艾艾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沉稳有力:“尊敬的乌迪思团队,非常感谢能给予我们这次珍贵的实地交流机会。我们在‘航天智擎’的架构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几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希望能得到贵方的深入指导。首先,关于SOA架构性能方面,在航天任务的高并发与大数据量传输场景下,如何确保服务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佳平衡?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但还未找到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此问题看似直白寻求帮助,实则东方艾艾巧妙地模糊了航天智擎项目一些独特的任务要求和技术难点核心,避免暴露项目最敏感的技术走向。这是他战略欺骗的第一步。他知道,直接透露过多信息可能会让对方有所防备,而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或许能让乌迪思放松警惕。
乌迪思的架构专家何文辉,身材魁梧,眼神深邃而睿智。此刻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微微歪着头,像是在脑海中快速检索着合适的表述。片刻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缓缓开口:“我们在这方面采用了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资源调配算法。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任务数据的分析,提前预测服务的负载需求,然后动态分配资源。这就好比在交通繁忙的路口,有一个智能的交通指挥中心,根据车流量实时调整信号灯的时长,确保道路的畅通无阻。不过,这种算法是基于我们大量的项目实践和内部研发,与你们航天项目的适配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验证,且部分核心代码逻辑属于公司机密,无法详细分享。如果各位有兴趣,我们可以为大家展示一下采用此架构的系统运行情况,让大家对其性能表现有个直观感受。”
东方艾艾点头:“非常感谢,能看到实际运行情况对我们很有帮助。”他心中暗自思索,乌迪思确实有所保留,但这并不意外。他知道,接下来需要更加敏锐地捕捉任何可能的线索。
乌迪思的技术人员随即在大屏幕上调取出系统监测数据与运行演示画面。团队成员们纷纷前倾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只见数据如水流般快速闪动,各项任务在系统中高效流转,就像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响应时间极短,资源利用率也维持在一个令人惊叹的水平。“看,这就是在高负载情况下我们系统的表现,从数据传输到任务处理,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乌迪思技术人员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然而,东方艾艾团队成员们看着这看似完美的展示,心中却满是疑惑。林宇皱着眉头,小声对旁边的同事说:“这看起来确实很厉害,但她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仅仅是这个预测模型就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我觉得肯定还有其他关键的技术点没有透露。”其他成员也纷纷点头,他们最想知道的是背后的优化算法与具体实现细节,而这些乌迪思显然不会轻易透露。
张琦宇胸有成竹地提出:“在面向对象建模上,我们如何确保模型能精准反映航天复杂系统的物理特性和逻辑关系,并且在模型演进过程中保持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这对我们的系统设计和后续维护至关重要。”
提问时,张琦宇故意用较为宽泛的航天复杂系统概念,未提及特定的多物理场耦合等关键且独特的细节,防止乌迪思从问题中推测出项目的核心技术布局。他的心里也在打鼓,不知道这样的提问能否引导对方给出有价值的信息。
马丁布朗坐在会议室的一角,表面上平静地听着双方的交流,心中却思绪万千。他的眼神在东方艾艾团队成员身上一一扫过,暗自思索着:“这个东方艾艾,看似礼貌谦逊,可问题却问得滴水不漏,背后肯定有着更深的谋划。还有这个张琦宇,被特意推出来提问,难道他就是对方的关键技术人员?还是只是一个迷惑我们的幌子?我得仔细观察,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
当马丁布朗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东方艾艾和关欣兰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人之间那一丝微妙的不自然。他心中暗自琢磨:“这两人之间似乎有着不寻常的过往,这会不会影响到这次交流的走向?说不定可以从这里入手,探寻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王瑞瑞准备提出下一个问题时,目光无意间扫过东方艾艾和关欣兰。她发现东方艾艾看向关欣兰时,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感,而关欣兰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关注着东方艾艾的反应。这微妙的气氛让王瑞瑞微微一愣,原本到嘴边的问题竟一时忘记了。她迅速调整状态,重新将注意力聚焦到会议内容上,心中却多了几分疑虑。
乌迪思的技术负责人马丁布朗推了推眼镜,专注地回应:“我们有一套严格的建模规范和工具链。从最初的需求分析到模型构建、验证和演化,都有相应的流程和工具支持。例如,我们使用特定的建模语言和图形化工具,能够清晰描述航天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但这仅是一个通用框架,不同航天项目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你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制和优化。”
王瑞瑞接着问道:“你们使用的这种特定建模语言,在处理航天复杂系统中的非线性关系和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时,有没有遇到过瓶颈?与其他常用建模语言相比,它在数据转换和模型集成方面的灵活性如何?”会议室里响起了轻微的讨论声,团队成员们小声交流着对这些方法的理解和疑问。王瑞瑞的心中同样充满了好奇,她希望这些问题能揭示更多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技术细节。
张琦宇继续说道:“我们了解到贵公司在一些核心算法上有着卓越的成果,就像刚刚提到的资源调配算法。我们想知道这些关键算法的具体实现机制是怎样的?以及贵公司是如何对这些算法进行保护的?毕竟在航天领域,算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马丁布朗表情严肃地回答:“我们的关键算法都被封装在黑匣子中,这是我们严格保护的核心技术资产。实施这些算法的技术人员受到多重限制和保密协议的约束,他们只能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接触与操作相关算法内容。可以说,若想解开黑匣子的秘密,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实施人员,但他们被公司的保密制度全方位保护着,我们无法透露更多关于算法实现机制的细节。”
听到这里,东方艾艾心中愈发觉得乌迪思在交流管控合作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自己期待的张一鸣并未出现,获取核心技术难上加难。他在思考,是否需要调整策略,或者寻找其他突破口。
休息间隙,东方艾艾在走廊尽头的休息区等待团队成员时,听到旁边一间会议室传来阵阵讨论声。原来是乌迪思的市场人员在热烈讨论星芒计划。其中一人说道:“星芒计划在太空探索领域可是我们公司的重头戏,若能成功,我们在市场上的地位将无可撼动,甚至有机会垄断部分关键业务。”东方艾艾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凛。他想起张一鸣曾提及过星芒计划,虽然当时未深入了解,但此刻这个计划再次出现,让他不禁浮想联翩。他思索着这个计划是否会与乌迪思在航天技术方面的布局有关,又是否能从中找到对航天智擎项目有益的线索。他不动声色地继续听着,但市场人员的讨论逐渐转向商业推广策略,并未涉及更多技术相关内容。
东方艾艾将这一信息默默记在心里,待团队成员到齐后,迅速把听到的情况告知林宇博士。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期待。林宇轻声说道:“星芒计划听起来不容忽视,也许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背景和目标,看看是否有可以借鉴或合作的地方。”
回到会议室后,在关于人工智能与架构融合的讨论环节,乌迪思的技术人员展示了一些他们在智能数据处理架构方面的成果。李菲菲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她发现乌迪思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架构中的数据流转进行了智能化的监控与调度,通过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能够提前预判数据拥堵点,并自动调整数据路径,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这一思路让李菲菲深受启发,她意识到可以将类似的人工智能助力算法应用到航天智擎项目的航天数字处理优化中。比如,利用大模型对海量的航天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从而更精准地进行任务分配与资源调度,为后续的算法突破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方向。她在笔记本上快速地记录着要点,心中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将这些收获融入到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当中,为航天智擎项目的人工智能架构优化奠定基础。
东方艾艾利用短暂的交流间歇,悄声提醒团队:“注意观察,保持警觉。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我们的突破口。”团队成员们心领神会,继续专注于技术讨论的同时,更加留意周围环境中的蛛丝马迹。这种既专注又警惕的状态,使得团队在看似单向的技术交流中,悄然展开了另一层次的信息搜集与分析工作。
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东方艾艾和他的团队逐渐感受到这场交流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碰撞,更是心理战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冷静,同时试图从对方的言辞和行为中找到更多的线索。东方艾艾深知,每一个问题、每一次回应,都可能是通往成功的钥匙,而他们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推动“航天智擎”项目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