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没人要的荷兰光刻巨头(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娱乐时代》最新章节。

第二天王浩飞往本子参加直木赏,顺便把本子的事情处理下,那边的股票交易已经接近尾声。

陈卫国这些天已经开始按照王浩和凯瑟琳整理的训练大纲研究山地训练了,每天带着士兵在香山训练,身先士卒,全团士兵气势高昂。

训练大纲已经报上面批准,正好提前适应也是一件好事。而且是否会让陈卫国南下还没有定论,不过提前训练着还是好的。

和王浩谈完的第二天,王若兰就申请到京科大做研究了。本来就是兄弟单位,京科大的一些老师就是青华过去的,所以学校也没有阻拦。

王若兰申请之前找京科大陈校长说了,让他们那边发个函到青华,以免以后出了成果不好解释。

到了京科大,主持研究的是陈校长,副组长是王若兰。其实主要工作要王若兰负责,陈校长还要负责联络单位配合研究。

而且他这边还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拯救光刻机研发。

六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布局研发光刻机,彼时荷兰光刻机生产巨头ASML尚未成立。

1965年华夏科学院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1970年代,中国科学院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光刻掩模工艺。

1972年,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编写了行业生产指导《光刻掩模版的制造》。

1980年青华大学研制成功第四代,光刻精度达到3微米,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这个项目被下马了。

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在光刻机的科研上,已经在光刻机项目上有了20多年的技术积累,是有可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

然而没有了国家经费的支持,一切都成了空谈。

1994年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破产改制,变成了一家副食品加工厂。那时候所谓“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并不是一句空话。

这后面的事情王浩是不知道的,可是听说了光刻机的项目被下马,王浩是痛心疾首的,已经和陈教授商议了,直接用校办工厂吞并武汉无线电原件三场以及相关工厂。

之前参与研究的单位研究员,甚至单位也进行整合吞并。人员可以能者上,庸者下。其他的都好安排。

王浩没事儿就给陈校长找活儿干,对此陈校长一点都没有不高兴。对于这个人傻钱多的正牌校长喜欢的不得了。他就喜欢王浩这种拯救项目。

远在欧洲的飞利浦公司光刻机的研发也耗资巨大,因为迟迟不能盈利,连财大气粗的飞利浦也准备取消这一“非核心业务”,如果出售行不通,合资也行。

其实如果当时飞利浦光刻机项目的决定人,特罗斯特不动用只有他掌握的隐藏储备金,飞利浦光刻机项目可能会更早停止。

飞利浦的财务主管们之所以容忍特罗斯特的这种特权,是因为他们都依赖特罗斯特的其他项目为公司创造的业绩。

美利坚的光刻机巨头Perkin-Elmer已经对和飞利浦合作表示兴趣,该公司已经在全球卖出了数千台Micralign光刻机。

英特尔1978年6月推出了著名的8086处理器,就是用Micralign制造。

在20世纪70年代末,Perkin-Elmer拥有90%的光刻市场份额,几乎和最顶尖芯片制造者都有往来:从大学到IBM、英特尔和NEC等巨头。

Perkin-Elmer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强大的客户群和全球范围内的机器销售渠道,它似乎是帮助飞利浦在光刻机市场摆脱困境的理想选择。

但飞利浦却因为未能及时决策和给出回应,又被凯瑟琳从中插了一脚,拖黄了这次绝佳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