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慈恩寺的由来(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长安探花郎》最新章节。
“有何不可?”李金科看向李重润,眼神中都是决然。
他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之后,薛良是李金科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他生性善良,为人忠厚,却被人谋害,还背负着自杀的名声。
李金科虽然对李然、薛良辅、牛二等人是如何被迫自己服下毒药一事还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笃定的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一定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李重润还想劝说李金科不要冲动,但他们如今也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作为年轻人就难免血气方刚,他也不免被李金科的情绪所感染。
沉思了片刻,李重润转头看向陈玄礼。
“陈将军,你去选拔一些信得过的人手,这段时间派他们暗中保护李参军的安全。”
此间的事了,李金科与李重润又寒暄了一阵,便走出京兆府衙门准备返回国子监。
要回去温书啊,李金科不免有些头疼。
他最近一段时间,找来了近十年以来国子监堂试的试卷。
经过李金科的总结,他竟然发现有近五成的明经题都曾经重复出现过。
毕竟他穿越之前是想要去支教的,对于教育与考试的规律也自己做过总结。
一般情况下,教材中的知识点会被考官分为基础知识、应会知识、应知知识与拔高知识四类。
基础知识就是所有人都应该严格掌握,耳熟能详的部分。
而应会则是在基础知识之上,稍微勤奋刻苦一些的学子所掌握的知识。
应知的部分就更加冷门一些,属于要熟读经典,才能有所理解和知道的内容。
而拔高部分则就属于生僻的知识了,只有那些穷经皓首,孜孜不倦才能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这也就是唐代的科举考试还比较浅显,要是到了明清两代,因为科举已经非常成熟,而儒家经典的数量有限。
那些考官为了难为考生,显示自己的才华,总是会出一些极其生僻的考题。
李金科知道,自己只要将基础部分的考题能够全部答对,那么他便可以跨过正义、崇志、广业三堂而直入第二个阶段的修道、诚心而堂学习。
如果她能够将应会、应知也掌握了,便可以一步登天进入率性堂学习,并且开始备考次年的科举。
李金科这一次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至少要进入诚心、修道二堂,如果能够进入率性,只要他按照自己的方法温习,那么明经科就可以考中。
至于进士科嘛,因为是命题作赋,除须遵守俳赋对仗声律要求外,还限定了表示立意要求的韵脚字,一般为四言两句八字,即限八韵。
对于这个方面李金科实在是不擅长,他也只好听天命,尽人事了。
三日之后的堂试,考完之后的李金科心中顿感安心。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这一场明经考李金科大有把握,其中他背诵过的题目占到了九成以上的数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