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时业务(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鬼钱未了》最新章节。

金陵到沪市的高铁,只需一个多小时,原本姚吉认为无座就无座,没什么关系,大不了累了就坐地上歇一会,可没想到何止是无座啊,简直连站的空间都变得很狭小,几乎赶上早高峰的地铁了,这一个多小时他几乎是靠意志力撑着才没倒下。

等列车达到沪市,他从车厢里钻出来的那一刻,总算是缓了一口气,连忙点了一根烟压压惊,“我的妈呀,太吓人了,我现在有点后悔了,晚上回金陵可是K字头的车,得要四个小时才能到,如果还是这个情况,我怕是站不住了...”

“所以说,没有一笔业务是好做的,这也算是你积累一些经验吧,好歹也是一笔存款,换算成日均也有个一两千万呢,蚊子肉也是肉啊!”

姚吉苦笑了一声,无奈的点点头,看了看周围这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半年多前,他就是从这里踏上了回乡的路,如今又回到沪市,感慨万千。

“走吧...先去国程银行看看!”掐灭了香烟,姚吉走向了地铁站。

这次合作的国程银行沪市分行位于著名的外滩,是一座颇具有年代感的老建筑,姚吉之前在沪市读书的时候经常路过这里,但却从未曾进去过,没想到第一次走进这里是因为业务合作。

接待他的是分行金融市场部的一个女孩子,“姚经理侬好,我叫徐旻,钱经理已经和我说过了,麻烦你在会议室稍作休息,侬那边的法审结果还么出来,只要四点前阿拉能收到你们的确认,今朝就一定可以盖到章!”徐旻是个土生土长的沪市人,说话上多少带了一些沪市口音。

“好呀,麻烦侬了!”姚吉在沪市读了几年书,多少会一些当地方言。

“哟!侬也是沪市的?”徐旻见姚吉说话带有沪市方言,表示很意外。

“我不是沪市的,但我在沪市读了几年书,会说一点。”

“侬在沪市读书的?哪个学校啊?”

“沪财,读了几年硕士,今年才毕业的。”

“呀!阿拉是校友啊!”徐旻一听,立马和姚吉再度握了握手。

“侬也是沪财的?”姚吉一愣,没想到还碰见校友了。

“阿拉没有你优秀哇,本科在沪财,硕士没考得上,只能出来找工作了。”徐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哪里的话,沪财的本科也很优秀啊!而且侬现在工作不是很好嘛,我读了几年硕士,不也还是在银行嘛,说到工作经验,远不如你丰富啊。”姚吉说的倒也是实话,徐旻起码工龄还比他多几年。

“哎呀,不一样的,前期看不出来,后面的发展侬肯定更好呀...”

两个校友十分谦虚的互相吹捧了一阵,徐旻就去忙工作了,毕竟她那边也有很多手续要处理,姚吉就一个人待在会议室休息。

大约下午三点左右,钱佳明终于搞定了所有手续,将定稿的合同发给了徐旻,徐旻也没有耽误,立刻就提交了用印申请,赶在下班前将盖好章的合同交给了姚吉。

“侬今晚就赶回去嘛?”

“是啊!明天已经没有回程的票了,今天这班车,到金陵也得夜里两点多了,这笔业务的时间节点太不巧了,正好赶上春运。”姚吉将合同收进包里,跟着徐旻下了电梯。

“唉...谁说不是呢,阿拉今天忙的都要转圈圈了,一会还有很多善后的工作,没法陪侬吃个晚饭,等下次吧,如果再有机会,一道吃点东西,阿拉是校友,又是同行,可以聚一聚,好好聊聊!”徐旻主动向姚吉发出了邀请。

姚吉自然没有意见,“一定!下次好好聚一下!”

姚吉买的这班车,是晚上十点多的,从国程银行出来,时间还算早,姚吉就借机在外滩逛了逛。

黄浦江畔,外滩如同一幅优雅的画卷,映衬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历史。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流动的光影画。

在沪市上学的时候,姚吉来过这里很多次,每次观光的游客都非常多,此时由于春节将至,反而没什么人,姚吉走在江边,静静的享受着微风拂面,虽说温度有些低,但并不影响景致。

走着走着,姚吉突然发现不远处一个身影十分熟悉,“老苏,你过去看看,那个站在路边的女人,是不是陈亚琳?”

“陈亚琳?你那个白月光?不会吧,她怎么跑沪市来了?”苏郡依稀记得这个女的,之前是凌向飞之子凌煌的女朋友。

“我哪知道...你去看看是不是。”

苏郡也不多说,直接飘了过去,不一会就和姚吉回话道:“好像真的是她!她怎么一个人到沪市来了?”

“之前我听刘雅婧说过,自从上次和凌煌闹了矛盾之后,陈亚琳不知怎么,就被凌煌甩了,随后就没有在金陵的商业圈子里再出现过,至于为什么会到沪市来,我也不清楚。”

“那你要不要上去和老情人打个招呼啊,哈哈哈!”苏郡有意逗了逗姚吉。

“什么老情人,你别拿我开涮了!这种女人我只求一辈子别和她扯上关系!”姚吉自从看清了陈亚琳的为人,再也不对她抱有任何幻想。

“还算你小子清醒!”苏郡点点头,再次看向陈亚琳,只见一辆汽车缓缓停在她面前,陈亚琳打开车门坐了进去,“看来这女人也没闲着啊,不知道又勾搭上了谁。”

“管她呢!”姚吉此刻连看都懒得看,陈亚琳这个名字已经彻底从他的心中抹去了。

只见那辆车缓缓经过姚吉,驶向了后方,苏郡猛的一个转身,迅速跟了过去,看向驾驶位的那个男人,“咦?!怎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