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0田园生活的孤独是最好的状态(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陪你一起隐于野》最新章节。

110,田园生活的孤独是最好的状态

我在《归园田居日记》里有一篇文章“朋友留不住时,就随缘,不要担心孤独”。讲的是我离开单位6年了,一个许久不联系我的朋友,突然来电话,说话吞吞吐吐,讲事情半遮半掩,讲到过去磕磕绊绊,突然间显得很陌生。他说想来看我,还有点犹犹豫豫,我断然拒绝了他的来访。

因为《论语》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圈子不同,没必要相融。

人生的路很长,走着走着会悄无声息的疏离。

知乎上有人问过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变淡的?

高赞回答是:一个不问,一个不说;一个不追,一个不等。

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从来不会像小孩子那般追问“你为什么不理我”。

他们只会安静地离开,默契地疏离,为各自都保留最后一点体面。

时间是个好东西,验证了人心,见证了人性,懂得了真的,明白了假的,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只有解不开的心绪,没有过不去的经历,只有走不出的自己!我总是担心身边会失去谁,可我却忘了问,又有谁会害怕失去我?人情,珍重朋友,真心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就好!

许久不联系的人,不用再联系。各自辛苦,各自生活,也再无交集,该停留在过去的,就让它停留在过去。如果有缘,会再见。若无缘,不如不见。

《山河故人》里说,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当两个人一旦被社会分了层,哪怕曾经关系再好,也会逐渐走散。

因为三观上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对等,早已将你们隔在世事的两端。

即便勉强凑在一起,这些隔阂,也会如无声的鸿沟般,不断拉开你们彼此间的距离。

《围炉夜话》里讲:滥交朋友,不如读书。一个人在不断的读书中,才能不断精进。属于自己的实力,远远比熟人之间的“关系“靠谱的多。

日久见人心,留到最后的才是好的。

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命运的安排,自然的选择,花开花落,天道轮回,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有时候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花开花落,不过一段距离,悲欢离合,也只是时光里的流沙,握住的,便珍惜;散落的,便不再去沾惹。

人若无缘,不如不见,还是一个人的日子好。

也有人问我,一个人远离城市,远离单位,远离自己的家,长期幽后在一个小山村,没有人陪,没有热闹,没有个说话的,难道不孤独吗?

是的,田园生活,赋予了我空旷、寂静、寒冷、简单、清贪……怅然失去的城市灯红酒绿的热闹和越来越窄的在世年华,那些拘囿着我们的高楼大厦、KFC、影院、歌厅、饭店、夜店等离我远去了,热闹非凡的生活行将被山村幽居的时空关闭。

过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如生活的便利购物中心、超市、娱乐场所、医院以及各种文化设施,山村是没有的。还有文化氛围浓厚的博物馆、画廊、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场所,这里的山村农民甚至都没听说过。

相聚在一起的家人、朋友、情侣,对我来说,这就好像一部部温馨的电影,可是声音被关掉了。我在远观别人的快乐,与温暖的气氛格格不入。

“繁华城市的灯红酒绿,喧嚣尘世的纸醉金迷,令人羡慕的名声威望……”生活总是充满了令人沉醉的诱惑,大多数人都在不停的追逐,而我却放弃了。

我给他讲我的田园生活。融入自然,追求真善美,一是离开城市,归园田居,在山村庭院独守时光,看山赏云观林沐雨听风,探寻自然的奇妙精彩,开始朝花夕拾了;二是读书写作,看清世道的变化,体会人间的冷暖,回忆道路的曲折,思想生活的点滴,悟透人生的悲凉,写出自己的心声。

其实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因为曲折的人生而有了丰富的阅历,在山村田园独处才是人生难得的享受。也有许多妙处。

首先,独处是孤芳自赏,不“群芳妒”,在独处之中,你不必言不由衷地表白,更无需看周围人的脸色,可以独自品味“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的宁静和乐趣。也不必担心有小人给你挖坑,给你造谣,给你告黑状。

二是独处会让人归于平淡,走向本真。李叔同说:“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在没有喧嚣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烦恼的环境中,尽情地舒展疲惫的身躯,尽情地梳理那零乱的思绪,毫无顾忌地呈现出一个率真而洒脱的自我。

心静,则四时皆妙

春有百花秋有月

无门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三是独处不会有枉然的悲喜,不会徒增烦恼。

孤独是情感的一场悲喜,在田园生活中会慢慢的淡然。

尤其是在山村田园生活,犹如高山上的寺庙一样,是一个清静的道场,没有人间喜乐和悲欢离合,没有人事的复杂和勾心斗角,没有情感的波澜和人性的复杂,没有竞争的压力让你加快脚步,没有人事的纠纷和小人的缠斗。

节气隐藏在日历的数字底下,我不经意掀开,遇见许多浪漫的情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默然会在这样的节令里回归田园,在寻常巷陌寻常烟火中找寻着人间小满的清欢与意趣。

一悲一喜一枉然,一草一木一红颜,

一嗟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一寸青丝一寸年华,一生思念一声嗟叹。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四是独处是内心的安宁。独处,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可以给心灵一片自由的天地。这样的时刻,你可以尽情遐想古今,与自己默默谈谈心,你可以无限思绪万千,与自己聊聊天。眸子中蕴藏着诗意和远方,心中充满美丽与宁静。

独处,是一种心境。静下来,聆听内心的声音,感受自由的快乐。纷扰的尘世使我们迷失自我,贪婪的追逐让心灵变得不再纯净。当思维被纷繁万物超越时,不妨寻找一方宁静之地,用来治愈心灵的疲惫。

孤独是一种心境,愁绪是一盏孤灯,寂寞是一种无聊,都是心在作怪。

调整好了心态,一个人可以“一把瑶琴一长亭,一山霜雪一夜风。一卷老书一残墨,一壶浊酒对孤灯”。

也可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独钓寒江雪,雪路茫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地之间,只有一人、一轻钩。这是多么高的境界。

五是田园独处,让我们回归自我,回归本心,回归自然。摆脱世俗的纷扰和嘈杂,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淡的喜悦。马尔克斯曾说:“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独处让自己的本心,更自由,更潇洒。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用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人,终其一生,大概就是心灵的自由。

山村田园,那样的境地没有喧哗,没有觥筹交错,没有声色犬马,只有一颗习惯孤独的心去感知万物的变化,感知天地人间一人的惬意。

柔和底下看见生命的涌动,生机而盎然的涌动,悲歌与欢悦,不知不觉细化在光阴里,似乎无痕,似乎又有着万般的姿态。

这不正是退休后寡欲清淡生活的样子吗?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只想做一朵艳不求名的陌上花,不妖不香,沧老天真。淡淡开在自己的园中,不嫌孤独寂寞,不嫌稍微有了荒凉秋色的颓然,在月光练白的如水秋凉中,开给自己看。你欣赏或者不欣赏,我无所谓。

六,独处是一蓑烟雨。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世事茫茫,年光有限,算来何必奔忙?

倒不如,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宋·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独出的生活,平静、简单、自在、随意,有山看山,有水看水,有云观云,想唱歌了就唱歌……别再感叹流水匆匆,一颗心欢喜了,生活也就随之欢喜了。

往后的日子里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试着将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