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难以启齿(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最新章节。
第二十四章 难以启齿
当然,浮香也并没有为此后悔就是了,多情本也是狐女本色。
李皓也只当是不知,反正就这么处着就是了,好好培养一下感情。
不过也有让李皓头疼的事情,那就是面对浮香的软玉温香,多少是有点难以把持。
弄得李皓只能尽量躲在书院和司天监,或者就是往两位公主的府邸跑,每天都是深夜回来,抱一抱来安抚一下空虚的内心就好。
坚决把柳下惠做到底,始终不越雷池一步。
但这样倒也是让李皓修炼浩然正气的进度,加快了不少。
只可惜张慎几人却还是卡在了四品,始终都没有真的能再进一步,这可是把李皓给愁坏了。
推广心学是李皓计划中光大儒道,替代国运的第一步,也是李皓实现唇枪舌剑目标的开始,结果刚开始就给卡死了。
要知道李皓已经试验过,以诗词来做为武器的可能性。
结果相当的差强人意,能行是能行,但那是以高阶儒士言出法随为基础实现的。
可问题人家都已经有言出法随了,何必还要念诗,那不就是多此一举嘛。
这不符合李皓一开始的想法,让所有的儒家修士都能用,尤其是低阶儒士,都能运用这种力量,从而改变他们战斗力低下的现状,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流派。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习惯给培养好,把大奉世界的诗词氛围给重新营造起来。
李皓在实验失败后,苦思冥想,最终还是把问题归结在了儒家的力量根源上。
最开始儒圣创建儒道修行体系的时候,应该本身就是以人族气运为根基,通过气运修行,其核心法术是修改规则,这种力量源泉的深厚与广阔,是儒道能够繁荣昌盛的根本。
儒圣当年的壮举,以一人之力封印世间所有超品,延迟大劫降临,为人族争得一线生机,这背后所依靠的,正是基于人族气运的深厚广阔。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儒道一系中,再未出现过如此惊才绝艳之人,能够直接吞纳人族气运,修行至那超凡入圣的境界。
渐渐地,儒道修行者们开始退而求其次,选择吞纳更容易获取的王朝气运。
虽然王朝气运也是人族气运的一部分,但其范围和深度远不及人族气运本身,这也导致了儒道修行体系的逐渐退化。
同时,王朝气运本身存在着难以摆脱的桎梏,它依附于王朝而存在,数量有限。
想要调用这股力量,便绕不过王朝统治者这一关。
正因如此,即便书院和监正明知元景帝乃贞德帝夺舍,且其举动屡屡颠覆王朝,却始终无法将其铲除。
所以要实现李皓想要的目标,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等到儒门与人族气运紧密相连之时,让儒家弟子在入门之时便能引人族气运入体,以此来作为根基。
可现在的情况,心学只能是跟赵守一个人讨论,那即使探讨的再深刻又能如何,要知道环境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一步慢步步慢。
更何况,赵守经过这段时间对心学深入了解后,自身的桎梏反而逐渐解开。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只待将心学在书院公开,再经历入仕一途吸纳王朝气运,他就可以顺利进至二品大儒境。
左右元景帝早有招赵守为官的打算,几次派人过来试探,以此来达成新的平衡。
所以现在唯一的阻碍,就是横在中间的张慎三人了。
要知道儒家术法本就是强势存在,如果赵守能够进到二品,再有儒圣刻刀和儒圣衣冠在手,那寻常一品也未必不能碰上一碰。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李皓真就凑巧和许平峰以及贞德帝对上,也有了切实的大腿来抱。
所以无论是远近目标,李皓都必须要想办法把张慎三人的境界给推上去。
可赵守听了李皓的想法,却是笑道:“破境到三品重在悟心,只有他们自己找到了心之所向,才能功成,其他人又如何能帮得了忙。”
李皓摇了摇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一点我自然知道,可他们都已经处在临门一脚,若是说完全没办法,那我却也不太相信,总要去试一试的。”
破心中贼,此乃王阳明心学之精髓所在,其克服之道,看似简约却并不简单,核心在于持自省之心、向善之志、坚定之意、清净之魂。
如此,方能驱散心中迷雾,达至内心澄明,明悟自身真谛。
这之前,李皓就已经跟赵守交流过了,因此他对李皓的举动,依旧表示不太看好。
但也不会阻止,左右成功了自是好事,不成功也没损失什么。
离开赵守之处,李皓便开始冥思苦想,该如何引导那三人开窍醒明志。
在这种正路多半是在走不通的前提下,适当走走非常之道或也不可。
只要目标是对的,谁又能说人造的理想信念,就不会是正确的呢?
为此,李皓特意寻了那三人,分别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长谈。
仔细询问了他们的生平阅历、性格禀赋、所学所长,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这般举动,倒让那三人心中生疑,不知李皓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最后,李皓只得编了个理由,说是为了书院扬名立万,打算为他们三人各作一首专属之诗。
因需贴合每人之特点,故而需了解得如此详尽。
这理由听起来就显得有些荒诞不经,但张慎三人却如同被猪油蒙了心一般,还真就信以为真,只是说在这个世界,苦好诗久矣。
见三人已信,李皓心中稍安,随即趁热打铁,开始着手准备“作诗”。
然而,李皓心中早有盘算,这所谓的“诗”,可不能光光是诗,一定要是他根据三人的性格、经历与志向,精心设计的引导之语。
所以这诗就一定好好的做,好在张慎三人倒也没催,反而让李皓好好花时间来精雕细琢。
问心的诗,其实王阳明就做过不少,只是因为要应景的关系,必须要稍作修改后才行。
在李皓为了张慎三人苦心积虑的时候,自己的府里,也正有人为李皓在苦心积虑。
浮香和梅儿都有些搞不明白,李皓愿意花这么多钱,把人给赎回府里,却又一直不愿意肌肤相亲,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你说李郎这是何意呢?”浮香轻声问道,眼中满是疑惑。
梅儿摇了摇头,眉头紧锁:“我也不知,莫非是老爷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
随即她便突然停住,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