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荣顺斋(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90:从潘家园开始淘金》最新章节。

你看看,海淀家长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您就为这个,才在海淀开店啊。”

“那不能够,这边都是文化人。”

“看上了,给的价好。”

这两年不比前几年流传的著名顺口溜:

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

教改和医改已经将文化人的地位提高了一大截。

这边的老教授手握优渥的退休金和那几年的事后补贴。

俨然是一副顽主做派。

还真别说,比起南城的小市民做派,文荣这个选址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文荣拿包把门撞开,让黄文新先坐,自己到后面沏了一壶茉莉花。

给黄文新倒了一杯,剩下的对准壶嘴全干了。

“小黄啊,我找你去津沽的事,你叔都跟你说了吧?”

“你什么想法?”

什么想法?

他想开直播。

标题就是——

二十三岁单身鉴宝人沉浸式收货VLOG

一觉醒来,全球鉴宝能力倒退一万倍

……

跑题了。

别说直播,就是论坛发贴现在都没几个人看。

要等到互联网普及,还得过五六七八年才有戏。

黄文新说道:

“您也知道,我手里现在没东西。”

“要是愿意给个机会呢,我就先去收。”

“本钱我先垫,不够再找您要。”

“卖了多少,咱们三七分成。”

“我从津沽拿货,直接拉到荣顺斋入账册。”

这就看信任度了。

古玩行最讲究的就是一个赌字。

不是赌钱,而是赌眼力,赌手气,赌人品。

如果黄文新去收货,把好东西藏下,偷着卖了。

文荣那三成钱是收不到的。

就算全拿回来过目,卖价少写点,还是有亏空。

只能说黄文新这边诚意已经做到最大。

剩下的,就风险两头担吧。

黄文新说完后,文荣很明显愣了一下。

他是没想到这么个小孩说话十分老成。

“就这么办。”

“千万别给价太高。”

“那些人都不懂行,你给高了反而当宝似的不卖了。”

“要是有拿不准的,你先放着,等我下周过去再看。”

黄文新和文荣合作愉快。

鉴于黄文新没有BP机,文荣撕了一页笔记本写上津沽那边对接人的地址和电话号码。

“这人手里有其他家主顾的钥匙,他老婆在居委会,混的跟片长似的。”

“到了找他就行。”

周三一大早,黄文新坐上了开往津沽的绿皮火车。

手里拎着斥巨资四十五元购入的崭新空皮箱。

里面是几块天鹅绒布。

这还是跟买算盘的劳保哥学了一手。

下火车黄文新拎着箱子又是小公共倒人力三轮。

晃荡到中午才到文荣交易的棚户区。

黄文新找了个捞面馆对付一口,去报亭给接头人打电话。

没多大会,胡同口出来一个背心外面套西服的三四十岁中年人。

一脸的褶子,说话磕磕巴巴的。

“文、文哥的人,跟——我走吧?”

黄文新把箱子拿好。

“大哥怎么称呼?”

“我、我姓金,你就叫我大、大、大金嘎子。”

好嘛,六个字,俄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