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诏狱(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贞观末年,从自救开始》最新章节。
“王莽、司马懿……”李治小声念了两句,顿时被说动,点头道:“道衍,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论亲、论功,朕都不可能学元子攸杀尔朱荣那样诱杀舅父。
而若以有司鞫审,舅父朋党遍布朝中,一旦轻动,打草惊蛇,只恐舅父会铤而走险。况且御史大夫高履行是舅父的表弟,大理寺卿是舅父的故吏,台狱和大理寺狱都掌握在舅父手里,如何鞫审?”
李义匡道:“陛下不必担忧,卢公和家父检校北门禁军,对陛下的忠心毋庸置疑。陛下所虑者,唯尚乘奉御高真行一人而已。只要先把高真行控制住,就算长孙太尉铤而走险,亦不过困兽之斗尔。
正是因此,陛下才应趁此长孙太尉大势未成前,尽早除之。一旦北门禁军也被其所控,那陛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三十年前,宇文化及典禁军,弑杀隋炀帝,隋室遂倾。前事殷鉴不远,望陛下速决之!”
“可是现在台狱和大理寺狱都在舅父手中,朕也不知该如何下手了!”李治被李义匡说得心里也变得惶惶不安,后悔道:“朕今日始知,舅父已经尾大不掉!”
“陛下何必拘泥于御史台和大理寺,只要在北门百骑营里设一个诏狱,便可迎刃而解!”李义匡把朱元璋的点子推荐给李治。
“在百骑营里设诏狱?”李治顿时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陛下对百骑营如臂使指,只要在百骑营里设诏狱,就能饶过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陛下想要捉拿任何人都不会有掣肘。
臣愿为陛下捉拿高真行鞫审。高真行乃是长孙太尉的表弟,且占据要津之职,长孙太尉若有谋反言行,高真行必然知晓!
李弘泰只是一介布衣,他告发长孙太尉谋反朝野只会以为是狂人妄语,但高真行则不同。
只要高真行招认,陛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拘捕长孙太尉了!”
“好,朕回去之后,会以你前功,擢为左屯卫中郎将,检校百骑。许你便宜行事!”
“谢陛下!”
“切记,未尽全功前,不可打草惊蛇!”
“陛下放心,臣明白该怎么做!”
划桨靠岸前,李义匡想起武媚娘之事,隐晦地说道:“陛下,臣寒舍后花园里的杏花已经开很久了,不知陛下要不要出宫去寒舍踏春赏花?”
“杏花?”李治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李义匡意有所指,摇头道:“当此非常之时,朕不便出宫,赏花之事,以后再议吧!”
“遵旨!”
李治的动作很快,回到甘露殿,便立刻召来高季辅和兵部尚书崔敦礼,要升迁李义匡的官职。
高季辅当然不会反对,而崔敦礼虽然是长孙无忌的党羽,但他深知李义匡是李治的心腹近臣,也犯不着在这种小节上招惹李治的不满。
第二天,李义匡到兵部衙署领了告身文书后,便去了玄武门找程知节报到。
“末将李义匡参见卢公!”李义匡向程知节行了一个军礼。
程知节笑道:“都是自家人,道衍不必多礼!”
然后对旁边的李君羡道:“遵礼,岁月不饶人啊,弹指一挥间,道衍都已经是中郎将了,再过几年,我们这辈人也要致仕乞骸骨了!”
李君羡自然早就知道儿子升任中郎将的消息,特意早早到程知节这里等候李义匡。
李君羡现任右屯卫大将军,李治特意让李义匡做了左屯卫中郎将,避免父子并居同一府卫,引起御史非议。
李君羡现在对他这个三郎越来越满意了,自从两年前后脑勺被砚台打伤之后,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前年献计让李家免遭横祸,现在又成了李治的心腹,平步青云,比他另外两个儿子强多了。
随后,程知节和李君羡便带着李义匡来到位于玄武门外面,北苑之中的百骑营。
贞观十二年,李世民在飞骑中设置百骑别署,而百骑的选拔工作,正是由李君羡一手负责。
而前年李君羡被贬华州刺史之前,也一直担任着检校百骑的职责。
所以,百骑营里上上下下,都是李君羡的下属故旧。
李义匡作为李君羡的儿子,接掌百骑营,当然也就不会有任何阻力。不会像很多小说里写的那样,出现一个刺头要给李义匡来个下马威。
这也是李义匡向李治建议在百骑营里设置诏狱的原因。
在百骑营卫士都与李义匡熟悉过之后,程知节和李君羡便准备离开。
李义匡连忙叫住程、李二人。
李君羡疑问道:“义匡,你还有什么事吗?”
李义匡把房门关紧,小声道:“阿耶,程叔父,不知百骑营里的卫士中有没有长孙氏和高氏的族人或者故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