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054,贵,便宜(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金主》最新章节。

青年电影人交流会,开一天,下午两点继续。

本来陆年是不打算参加的,这个会的目的是给“新枝计划”吹风、铺垫,先要营造青年电影人很苦的舆论氛围,不然陆年突然拿2亿出来扶持青年电影人就很奇怪,大众会有抱怨的:

“那帮拍电影的谁穷啊,扶持他们?这2亿为什么不做别的慈善?”

而且在领导那里也不好说,怎么滴,你陆十四真把自己当英雄了这華国电影凭什么你砸大钱照顾?

所以这个会议主要是给青年电影人诉苦的。

陆年可没时间浪费在这事上。

没想到成龍大哥突然到京城了,给陆年打电话以为陆年是来参加这个会议的,大哥找陆年有事谈。

那么,陆年只好明天再处理云团科技的事。

会议在華大饭店举行,确实04年的现在京城的五星级酒店没那么多,而这会议的一切花费都是陆年赞助的。

会议来了不少明星,影圈大牌华仔、姜闻,当红小生陈昆、陆逸,四小花旦的周米卡、许静蕾,有名的演员吴璟、胡俊、刘火华、俞飞泓等一众。

其他的如导演、编剧、摄影、美术等一众人物就不细说了。

一百多人的会议室坐的满满的。

陆年得知这么多明星,去華大饭店的路上纳闷的问陈道铭:“陈叔,他们很闲?”

这一个个的可都没给出席费,只是一点车马费补贴。

陈道铭苦笑不已:“他们确实很闲,我也很闲!听了一上午,越听越难受,原来青年电影人这么苦!市场再这么衰落下去,电影人要青黄不接了!”

电影从业人士可以大批地从电视行业找,但电影人可不是朝夕能培养的。

陈道铭不是在夸张,是真有这种感觉,以前拍电影的人纷纷转去电视了。以导演为例,六十年代出生的第六代导演们大多都拼“国际市场”,为什么呢,是他们喜欢拍迎合国外口味的电影吗?

一大原因是国内市场不行没人给他们投资拍电影,想靠海外电影节活着那不就得在审美上向电影节靠近。

电影院的电影由四代、五代导演们把持,电视台的电影由关系人士们把持,谁给来这些出身普通的第六代、第七代导演们投资拍电影?

能拍好大荧幕电影的往往都能拍好小屏幕电视剧,但是反过来能拍好电视剧的大部分都不能拍好电影。

陆年到了華大饭店,已经下午三点,先和成龍见个面。

成龍也不废话:“我在拍的那部电影,预算超了,你们公司有没有兴趣?”

“多少钱?”

“一千万!”

陆年笑道:“没问题!这点钱,大哥您至于亲自跑一趟吗,给我打个电话就行。”

成龍在拍的是一部典型港岛电影,新警员故事,也是他警员品牌的又一作品,他拍这部戏主要是为了帮港岛电影。

没办法,成龍不在乎这部戏给他的1千万友情片酬、他在国际上可以拿8千万的片酬,但没这部戏很多港岛电影人员就没收入。

港岛电影已经从90年代的一年3百多部降到现在的一年50多部,这是直接砍到膝盖!可电影从业人员不会突然消失,这么多人要吃饭的,要么转行,要么降薪。

成龍来找陆年,倒不是为了这1千万,以他的名声这点钱是小问题,他找陆年是为了让二人有更多事业上的合作。

成龍不解:“很多港岛演艺人都问我,我今天也把这个问题问你:陆董啊,你要在華国文化产业大搞,怎么没有一点和港岛演艺人、娱乐公司合作的动作?”

在这种事情上怎么能不一国呢!

港岛娱乐公司有钱,但是大家都是生意人要挣钱的,生意都没了挣什么?

港岛演艺人很多,当红明星更多!这么大一帮人,习惯了收入高花的多,突然收入降低了可花费一时之间不容易降下来,得找工作得挣钱!

陆年推道:“我们公司才起步,慢慢来嘛。”

“嘿,你这拿话推我!”成龍想问清楚:“你实话说,到底什么原因?”

旁边没有别人,陆年就直言了:“当然是你们港岛太贵了!以电影市场来说,港岛去年的華语电影只有2亿多的票房,外语片有5亿多的票房。是,电影总市场不小,但是華语电影在港岛是第二流了!你们还习惯着第一流的待遇,太贵了!”

单以華语电影市场而言,目前的状况是,大陆占一半,港岛、台岛各占二成,海外占一成。

那么,陆年就是从现实的商业考虑也会选择培养大陆电影从业人员,价格实惠而且本土性更强。更不要说未来大陆市场会占到華语电影的九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