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南方局势(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业帝国之武功文治》最新章节。
说他们是兵,还不如说他们是难民。
零陵守将蔡元脸色难看,不知道该怎么办,想给老大黄寺发消息,但传令兵根本出不去。
上万的部队已经包围了零陵,就等着他们开门了。
再不开门,怕是要哗变。
但放进来,那么多人人吃马嚼的,原本物资充沛的零陵又能坚持多久呢?
蔡元犹豫的时候,城外的冯淦可不跟你犹豫。
三天了还不开门,干你丫的。
然后抄家伙打起来了。
这个行为和事情放在各个朝代各个地方都是极其炸裂的存在。
一万多的流亡军攻打两万多人驻守的城市。
6翻了。
然后梁坦子和李旺就开始一路收复失地,基本上没遇见什么像样的抵抗。
这一次的反叛和西北的不一样,西北的那一次是一些不满现状的本地贵族发起的叛乱,因为业朝已经给到了他们压力。
而现在南荆州的叛乱,就是有一个野心家(黄寺)利用本地土著的无知和妄想引发的。
根本就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和业朝有矛盾,单纯的黄寺痴心妄想。
梁坦子感觉冯淦跑得太快了,有蹊跷,担心是诱敌深入之计。
换做是吴立炎恐怕也不敢追,除非是赌鬼。
等他搞清楚情况之后,就已经听说了冯淦带人跟零陵军队干起来了。
然后自己发起进攻,就带三千人。
就三千人,干穿了零陵郡。
大军一到,冯淦军队瞬间腹背受敌,然后零陵守军还以为是黄寺派人过来了就出城一战。
打着打着就发现不对劲。
我尼玛为什么援军穿着业军的衣服?!
然后出城大军全部崩溃。
关键时刻蔡元下令阻断城门,率领剩余的万人部队收城不出。
在城墙上,蔡元看着梁坦子和李旺的三千军大杀四方,不管是自己的部队还是冯淦的部队,全部被他扫荡,所到之处,不是投降就是人头滚滚。
干完了这些人之后,梁坦子看向了零陵城。
十月二日,梁坦子给城内的蔡元送去书信。
大概内容是:“投不投降,不投降干你。”
蔡元回信表示:“你那点人你装nm呢?”
那就没得谈啦,开打。
三千干一万,艺高人胆大。
他们就围着主门开打,其他方向不管。
蔡元面对这种奇葩的攻坚战也是觉得很憋屈。
有很多人提议会战兵力是一万对三千,优势在我。
应该出城作战。
蔡元表示再等等,看情况。
等了几天发现城外的业军真就只有三千多人而已。
那还怕什么?干他。
蔡元很谨慎,就带了五千人出来,见状,李旺和梁坦子直接带人跑路,避其锋芒。
蔡元追击,还没有跑多远就被梁坦子反戈一击,调头反打。
然后蔡元崩了,人也让砍了。
梁坦子亲自砍的。
砍完后人头扔到了零陵门口,零陵内剩余五千人全部投降。
十月六日,业军进入零陵。
三千业军中最厉害的其实是梁坦子的私人部队,八百人。
梁坦子是什么人?那可是梁锐文之孙。
在岭南广州地区梁家经过差不多二十年的发展俨然成为了第一家族。
公元433年十二月,梁锐文从都城长安离职,434年三月份抵达老家广州。
随行三千精锐,财宝物资无数。
到了老家后梁锐文还活了好几年(437年才去世,享年73),这段时间来拜访者数不胜数,一时之间门庭若市。
毕竟这可是大业丞相,太子之师。
所以岭南家族瞬间臣服归心,马首是瞻。
这也是武帝吴承宗强化控制岭南的手段。
比起让本地土著掌控权利,还不如让梁家在岭南成为霸主,毕竟梁家还有很多人在都城当官,他们总不至于反叛。
这种情况下,到了第三代的梁坦子,早已经成为了岭南地区实际上的无冕之王。
八百精锐士兵都是梁家的私人武装,披甲者五百。
在那个私藏几副铠甲都要砍头的年代,梁家能光明正大的披甲五百是什么概念?
这种特权除了表示对梁锐文的关照之外,最重要的是岭南广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
岭南在手,配合东南沿海地区能联通健康(今南京),包围了比较乱的南荆州地区。
加上益州也是业军实际控制,让这些土著失去了一个大的战略目标。
毕竟想做赵佗,那也要控制岭南,要不然南荆州长沙地区有个屁天险。
而梁家把守广州,可以震慑交州(今越南北部)和云贵地区。
梁坦子堂哥梁昌在洛阳官运亨通,他本人则是在本地闲的没事干,所以爱上了练兵。
花了大把大把的钱去培养军队,甚至于北方草原的优秀战马和最先进的军用武器他都有(伯父梁言和堂哥梁昌在洛阳批的条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所以蔡元会输。
输得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