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靖安门(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王志坚不喜欢表现自己,他和耿玄一起完成了《解剖论》,世人或许会记得王志坚的名字,忘记了他,但是他不是很在乎。

陛下提到他们的时候,从来都是一起,授勋也是一起,荣誉也是一起,这就够了。

全天下有几个人有一等功勋牌的?

王志坚就有一枚,足慰平生了。

若是没有陛下,他就是和那些寂寂无名的太医一样,是个普通再普通不过的良医,仅此而已了。

但是有了陛下,这一切都不同了,他成了岐圣门廷的一圣之一,在太医院他同样是阎罗,出了太医院,他就是起死回生的圣人。

李博润最近考到了太医院,是个很勤快的读书人,而且见血不是很怕,虽然年纪大了些,不过十分的勤勉。

王志坚完全没有把李博润和李济联系在一起。

李博润也从来没说过自己是礼部尚书的儿子,他主要怕挨骂,李济的名声,可不太好。

在仕林之中,李济有投献之嫌。

何为投献呢?

就是尽忠竭力效忠皇帝,就是投献,这股风气从唐初就有,任何一个给大明皇帝效命的文臣,都是投献的人。

止投献这种风气,自唐初开始这种风气就在门阀世家里非常广泛。

王志坚当然不会把李博润和李济联系在一起,李博润太老实了。

李济的滑,已经是举世皆知了。

耿玄带着十数名太医来到了开始建设的集宁府,这里已经依据地形规划处很大一片土地,已经有御林令官带着民夫和百姓,在营建新的集宁府了。

原来的多伦城已经拆毁了大半,剩余都被大唐的工匠们给拆了。

同行的还有工部营缮司员外郎、晋阳冶铁工坊匠作总办王蒯祥,他本身就是营建城池的一把好手,在营建京师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新的集宁府正在大唐皇帝的引领下,大唐百工的指导下,大唐百姓的劳动中,缓缓的新生。

一场战争,让这个古城再次涅槃重生。

耿玄带着李博润,带着大唐的太医,培训着大唐的军医和府医倌。

大皇帝总是如此的慷慨解囊,他们写下了的图文并茂的解剖论,已经被雕版印刷而成,各州府所有的医倌的医师,都可以在各州县的四宝楼内购买的这种书籍。

王志坚非常的辛苦,主要是授课和坐诊。他不负责处理奸细,一应都会送到太医院去。

李博润也非常的辛苦,这些知识,他从未接触过,只是听父亲说起过一些,一些过去始终无法理解的问题,开始迎刃而解。

就像黄疸为何会让皮肤变黄一样,人类和一些动物似乎没什么区别。

比如血是红色的,比胆汁是黄色或者黄绿色,比如大部分的五脏六腑也完全相同,比如人和兔子一样,在胸腔都会有一层膈膜。

人类和猴子居然可以那么的相似,甚至连病都相同,猴子却比人类蠢了那么多!

当然这是相比人类而言。

但是鸟类的骨骼是中空的,人的骨骼却是实心的,这一切似乎都非常奇妙。

陛下给大唐的医倌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李博润忽然觉得自己这糊里糊涂的一生,有了点新的目标。

李祎不断奔波也十分的辛苦,大唐军在集宁也非常辛苦,但是这份辛苦,总是见到了回报。

大唐的官道驿路很快就平整好了,人走的多了自然有路,只是皇帝一声令下,这些路边变得宽阔,变得平整,变得不那么的泥泞。

整个集宁的周围建起了新的村落,这些村落的周围种上了大豆、菜瓜、火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就如同那新生的集宁府。

当然这些菜瓜多数都会通过贡市卖给周边牧场的牧民,而牧民也会用牛、羊、马匹去换盐、铁锅、粮食这些生活必需品。

大唐的御林令官说的很明白,他们的农具和工具是借给百姓的。

太阳再次升起!

李祎打马从集宁城内最高处迎着朝阳策马而下,道路是用煤渣铺成,不会泥泞,更不会存水,他带着两百校尉,一路策马狂奔。

今天新的集宁府,夯土城墙包砖落成了。

这些砖,是集宁附近的村落办得砖厂,他们将烧好的砖,拉到了集宁府,朝廷扑买,给予粮食供养村落。

御林令官又教给了这些生民一个道理,那就是劳有所获,绝对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

盛源牧场,小牛犊和小马驹,也被送到了集宁附近,集宁的百姓拿到这些小牛犊和小马驹养大了之后,要还幼崽给顺圣川的牧场,那是大唐大皇帝的牧场,欠谁的钱,千万别欠皇帝的。

李祎路过了一个个的村落,他有点奇怪的问道:“岳都尉,为什么每个村前面都会有一个踩着乌龟的人像?那是什么?”

岳谦拍马而去,没多久又拍马而回,十分确定的说道:“虽然不大像,但的确是龙蛇真武大帝像,这里的百姓未闻王化数十年,他们不知道真武大帝像是什么样。”

“但是他们确信是真武大帝来救他们,所以,才会摆真武大帝像。”

“他们确信,陛下就是真武大帝转世!因为景龙年间,就有这样的传闻了。”

李祎点头,略微有些呆滞,不过也是好事,总比他们在家里竖起大皇帝像,那是大不敬和僭越之罪。

哪个皇帝会接受泥塑像?

当然李祎并不知道,后世有个鞑清朝,就搞泥塑皇帝像…泥塑彩绘雍正像。

李祎是个大唐的臣子,他认为集宁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大唐皇帝才有的,这些百姓当然要奉祀真武大帝,也要效忠大唐!

若是如此,他们还要作乱,还要复叛!大军进剿,扫庭犁穴,即便是陛下也不能私宥!

李祎打马来到了新的集宁府,东方升起的朝阳,洒在了集宁的东门的字之上。

【兴庆门】

“这名字好。”李祎勒马下了马,看着这字迹,颇为满意的点头说道。

郭子仪笑着说道:“这是王峻写的的名字,说东门必须是这个,太阳升起的方向,必须是兴庆门。”

兴字在名字中通常表示兴起、旺盛,寓意着事业和生活的繁荣兴盛,庆字主要表示祝贺、幸福、福庆、吉庆、福泽等。兴庆组合寓意为抱负不凡、豪放不羁、丰衣足食、贤才、温和、有希望。。

李祎瞬间笑了出来,王峻还是这性子,一如既往、变着法的拍马屁。

一个好好的大唐的科举进士,怎么染上了这么个习惯呢?

这个集宁上上下下,都写满了忠诚!

“蛮好的。”李祎不住的点头。

大唐的军队忠诚于陛下那是应该的,也是需要表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