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月圆节(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五射只射其二
后三箭剡注、襄尺、井仪还没展现出来。
想要做到后三箭更是难如登天。尤其最后一箭,是要在距离之外射中目标。
许多人意犹未尽。
可他们知道,接下来的三箭他们看不到了,
因为郭煦被叫了回去。
再次望向李隆基的目光,依旧有着一股子钦佩和后怕。
“你观此郎君武备如何?”
个高学子看着微胖学子踟躇许久,才开口问道。
个高学子看的到现在嘴巴还没有合拢听到微胖学子这话,方道:“应当是比我强。”
微胖学子一脸看智障的且光看着他。“你真能给你自己脸上添光上说这话的时候,你就二点羞耻心都没有?”
个高学子尴尬的笑笑:“好吧,实事求是的说,应当很少人能做到他这种连发箭!”
宁王都有些疑惑了这圣上究竟经历过啥呀?为何文治武功都这么强?”
“莫非,这就是天命之子?”
邺王愣了愣“除了这个,没别的能解释反正今天,他彻底给本王看服了”
这些可能不知道,李隆基自穿越而来,就知道自己会面临什么,严格的要求自己,从来不敢懈怠。因为蝴蝶效应的产生,谁也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时候倪偌不失时宜的说了一句
“郎君武力强大,可以做个好先锋,却未必能胜任好将军。”
李隆基还没开口
郭元振就走了过来,过步不让的道:“倪小郎下那你觉得本帅有没有资格胜任一个好将军?”
倪偌愣了愣,笑着道:“大帅自然是我太唐最好的将军!”
郭元振点头:有本帅在他身旁还需要李郎君冲锋陷阵吗”
姚崇也笑嘻嘻的道:“不止哦,还有咱这些老家伙儿虽然许久没上战场了这身本事,可没放下过啊。”
李隆基身后这些人宰相、将军、护卫围在身后,宛如一股无声的力量,在为自己推波助澜,在为自己撑腰!
席卷而来的排山倒海的气势顿时让这一方小天地的局势有些微妙
倪偌被这种气势给围住,顿时不敢说话,低头一会。
就抬头笑着道:“小郎哪里敢小瞧各位长辈。”
今日这集会,倪偌始终感觉心里不安
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但一种大难临头的预感却不知不觉从心头升起。
开始看李隆基的神色以及前后的变化
郭帅和姚相还有那些虎鹤绣花的官员这股子强大的势力,都甘愿给他做了绿叶。
那人只能是当今的圣上,想到这里头皮都有些发麻,今天出门没看黄历。
今天李隆基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便是将郭元振和姚崇都征服了。
一些旁观者还是迷惑,
那几个开始议论的学子面色有些凝重看着倪偌:“你究竟确定过他什么身份了吗?”
“这真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的焦点上身后那群人衣袖绣的可是虎纹和鹤纹更是对他前恭后倨为什么?”
一番话彻底将国子监学子瞬间凝固住了。
“这”
倪偌没理会两兄弟,眉宇上的忧愁之色越来越重。
“嗯?”有人愣了愣,随即面色变的惨白!“那郎君是当今的圣上。”
李隆基的在国子监的讲话被写在朝廷邸报上,通过驿站向大唐的州县通传,遵法守礼,法治与德治圣上给下了定义,依法执律,以德教化。
唐太宗时期,每年中秋节皇室都要开展“祭月”活动。因为“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
在唐人的思想里,日月所象征的正是阴阳两极,只有阴阳平衡,才是一切的起点。
八月十五正值秋季,果实飘香,农作物纷纷成熟,人们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古人为了庆祝丰收而在这一天举行拜月祭神、燃灯、品果赏花等活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秋节的形成。
在李隆基看来中秋节的产生,主要原因应该是人们为了感谢神明,庆祝秋收,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
《唐六典》中明确记载:“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正月七日·十五日、晦日、春·秋二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三伏日、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并给休假一日。”
此时的月亮最圆、最明,象征着圆圆满满,团团圆圆,因此唐朝中秋节其实名称“月圆节”。
郝书萱、李婉蓉、王菱她们领头和百官家眷正在对着月亮行拜月礼,
唐朝的“拜月”仪式,主要是指“女子拜月”。如李端的《拜新月》一诗,对唐朝女拜月的情形进行了描述:“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意思是女子打开窗帘,看见中秋节晚上刚出的月亮,就赶忙走下台阶,府身下拜。边拜边轻声地讲些祝愿的话,风儿把女子的裙带吹了起来。
“幼女才三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小安欣也在一旁学着妈妈的样子对着月亮祭拜。
御膳房为参加祭拜月亮百官和家眷做了一种小吃饼,圆圆的,薄薄的,又香又甜,十分好吃。名曰“胡饼”。
李隆基看了看说道:“胡饼此名不雅,也不是胡所做,既然是月下吃此饼,就更名:月饼吧!”
“今日朕与民同乐,把一些月饼赏赐给今年新中的进士吧”
无尘行礼,去御膳房传旨,多余的此种小饼更名为月饼,圣人赏赐给今科新中进士。
月色如银,万里一碧。在大明宫含元殿里摆满的桂花枝,桂花沁人心脾的香味,还有酒香扑鼻的桂花酒。
月下笙歌进酒,别有一番风趣,见一伙素衣宫女女扮作白鸾跳舞,素衣飘然,舞姿动人。
有一些年轻的姑娘,踏歌舞跳得非常好随着羌鼓动人心魄的节拍她们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形成“三道鸾”的妖娆体态随之把一种婀娜妩媚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叫人心为之醉神为之驰。
高力士看见李隆基有些出神,就低头道:“陛下,今日长安朱雀大街有集会,很多人参加猜灯谜游戏,也有燃灯活动,伶人比舞好不热闹。”
“也好,就说朕不胜酒力,下去歇息片刻,让百官尽兴”
这时候出宫进入长安与民同乐,也是解析民情的最好时刻。
一轮皎洁的皓月挂在空中,长安城便像是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轻纱。
这是一年难得取消宵禁的日子,城内车水马龙四处皆是人来人往,如潮水般汹涌。
更有富贵家的公子小姐,前呼后拥的带着数十个佳人,打着大小不一的纸灯招摇过境,将这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行走的人群争相观看对着各式各样的灯迷指指点点,处处都是欢声笑语热闹至极。那喜庆气氛比起上元节也过之不及。
这时候王文锦一家五口带着王宛凝出来散心
自那日在潞州临淄王府和李隆基诀别后,虽然王宛凝刚开始被李隆基拒绝提亲心里很是不服气,但后来好似已经缓和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