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唐银币(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众爱卿有此心,朕心感激,愿砥砺前行,不负初心。”李隆基很高兴的说道。

正说着抵达将作监,工部侍郎马衡宇,将作少将王守一带着十几位官员站在门口行稽首礼,迎接圣驾。

几位武将依次而下,分列站在两旁,李隆基走下马车,金色顶篷镶嵌着菱形琉璃,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炫丽的七色光彩,李隆基站在马车前,一众人只觉得自己犹如进入幻境,光彩之中圣上向自己走来。

“圣上万福靖安!”

“朕安,平身”

来将作监是为制作银币事情来的,但叫武官们来,将作监看看如何快速筑墙、造房,修路、架桥等。这些是让马衡宇带着几千工匠在潞州建设屯营十年总结出来的,可以说马衡宇和儿子马待封都是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机械制造的能力。

由于自高宗开始,朝堂大多数都在大明宫处理政务,太极宫大部分处于废弃状态,李隆基就把太极宫的掖庭宫和内侍省与将作监合并,以横街分割,原掖庭宫和内侍省地方,现在是银币和火药,火器的制作工坊,后面就是属于皇宫太仓。

马衡宇首先介绍四轮马车的车轮和除震动材料。

马衡宇说道:“大唐东南部惠州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这里盛产生长缓慢、质地坚硬、密如牛筋的硬木,被称为“牛筋木“。由于质地坚硬,这种木材有“不断织机的木材“的美誉。然而,极为稀有和珍贵,懂得制作武器的工匠屈指可数。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有智慧的老工匠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制作方法--“竹木柱桩“兵器制作法。

采用选择硬木,然后切割绿竹并蒸熟,使其更有弹性。然后将这些压扁的竹片整齐地捆绑在硬木的周围,再用结实的丝线或藤条将其紧紧缠绕。绑紧后,再涂上几层天然树脂或清漆,形成一个的外壳。

这种材料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既有木材的硬度,又有竹子的柔韧性,大大提高了抗冲击和抗折断能力。这种组合材料可以说是经久耐用。”

李隆基听完,明白这就是用复合材料制作工,。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出人意料。这样解决长枪弓弩的材料问题,也可以组合用在车轮和轮轴上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

将作监,一个对当今时代的人来说颇为陌生的名词。然而,在唐代,这却是个实打实的、在皇室工作的机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可以接触到核心政治的人物。

将作监内部当中,最高长官为将作大匠,共一人;其次为将作少匠,共两人,“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政令”。其中,几乎凡是与中央建筑相关的事宜都交由将作大匠处理,具体的分工、预算的安排等等包括在内,将作少匠则起辅助作用。

在这几人之下,则又设置了四个将和两个主簿。将作丞负责将作监内部的日常事务,也就是再把上面安排的任务再细化。主簿则是把将作监这一机构对外来往的公文全部记录在案,方便日后核查。这些人各司其职、合理配合,共同促成了将作监的高效率。

虽然将作监和匠人这两个官职名称不一,但是将作监“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政令”所有官吏都是匠人提拔起来。应该说唐朝繁盛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工匠晋爵制也是让唐朝技术领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这时王守一拿来了一个盘子,上面盖着红布,引得大家的好奇。

他手里捧着一个红色布盖着的方盒子,放在了陛下的面前。

高力士上前打开,里面是几枚圆形的银币,银币大约一寸大小,厚约五毫,正面的花纹是盘旋的龙,龙头在中央位置,旁边一圈雕着“唐开元元年·长安铸币监造”楷体字。的而背面则是中间大写“壹两”,上面一圈雕着“大唐公廨太仓银币银七钱二分”,两边波斯文和大食文刻着一两的字样。

一月前,李隆基废除各地铸钱监,召各地铸钱工匠到长安。大唐的太仓和户部府库还是有不少银子的,工匠对杂色较多银子需要二次提炼,就是吹灰法,也可说是除铅法。

在银匠中需要记口诀:“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

就是说银制品含量,含七成银子,颜色是发黑的,只有银子含量达到九五以上才能是清亮白色。

王守一拿出秤砣,将银币放在上面,“陛下、一两重。”

王守一介绍:“此银币银七成,图像精美,字体端正,鉴别真假容易。”

然后拿起了那枚银币,用拇指和食指把银币夹起,用嘴轻轻一吹,能听嗡嗡作响声音,弹了弹,声音颇为清脆,而且震动不已。

李隆基说要铸币,王守一直接拿出了成品来,放到了桌上,在场的诸位都看看他铸的银币。

李隆基拿起一枚,图形逼真,龙身上的鱼鳞和神情分毫毕现,后面是楷书端庄雄伟。

“没有金币?”

“陛下,有,但金币不好防伪造。”王守一行礼道。金币制作容易,但在防止伪造方面不好鉴别。若非专业的人士很容易仿造。

王守一拿出几块金币,说道:“金币以赤黄色为佳,成色在九成以上;正黄色的黄金,成色是八成左右;青黄色,成色在七成左右;黄色中略带灰色,成色是五成左右;以铜和金混合打磨后,也会出现赤黄色。”

“黄金质软,用指甲刻划即可留下痕迹。金的成色越足越是柔软,很容易就能折弯,用一块无釉陶瓷划过你的黄金如果陶瓷上留下了黑色的划痕,则说明你的黄金不是足金,如果是金色的划痕则证明你的产品是黄金,此方法会有少许磨损。”

“要想不宜折弯和划痕需添加辅料四成以上,但就很难鉴别真假。”

王守一说的很清楚,黄金一两金币,价值一两万贯,加一成铜就等于多兑换一千贯钱币,要想不易折弯和划痕需加入铜四成以上,等于多兑换四千贯,很容易被仿制。用纯金制作,容易折弯和损毁。

发行银币就是满足大唐的货币需求稳定金融,既然金币有如此多的缺点和引发贪欲暴力,那还是暂时不要发行金币了。

李隆基把金币看了看,还给王守一,说道:“此等暴利,铤而走险人怕不在少数,那就不要发行金币了。”

郭元振、薛讷、李祎几人也拿银币在手,学着王守一方式,用嘴吹吹,放在耳边听听声音,又仔细端详着上面的文字图案。

李祎问道:“陛下,不知现在有多少这样的银币。”李隆基说道:“这样看开元税典编撰,太仓和户部的银器不是很多。”

“马侍郎先带几位去看看大唐的武刚车,看看需要改进的地方,五月后大军出动,尽快量产。”

马衡宇行礼,带着几位去看新式的武刚车。

王守一带着李隆基来到铸钱监工坊。

王守一一边走,一边向李隆基说道:“经过反复制作,最终确定银币含银七成,白金一成半,铜一成半。”白金,其实是锡,加入锡完全是为了固形防氧化,也是为了保持印花尺牙不被磨损。

太仓和户部共有筹集金器三百多万两,银器二百多万两。

此时工坊里有兵铸钱监共有三十坩埚炉位,,每一炉每次可熔银、铜、锡三百斤,抽调各地铸钱工匠三千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