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赐赏四王(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这几天要忙的事情不少,新成立军机省郭元振、李祎分别为左右司马。下设的各司都要从各部抽调人选,编制新的兵典,三个月后领七万禁军往黄河九曲之地也要进行布防。
王仁皎、韦凑领着两万民夫正在努力在六月以前筑起陕郡畅通的水闸。
李隆基在等着水闸建成,将那六千运送物资的牛马集中在一起,改造关中2万顷的盐碱地。此事将在后面交给司农寺
今年吏部笙选官员,这这件的是魏知古、卢怀慎两位大臣负责,并按照卢怀慎的提议,官员任期三年,每年一考课,三年考课优秀者升,合格者平调,差评者降一级,有违律者革职查办。加入原有文官考课法典内。把宋璟提出的笙选官员“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的准则落实到实处。
官邸法也即将颁布,到时候全部给住进各个官邸里去。
刚刚接手“公廨钱”就在长安粮战中获得全胜,现在改名大唐公廨司,也已经向钱庄票号转变。
还有铸造钱币,府库中不知道有多少金银器,还需挑选,有精湛艺术工艺品还需保留,一些珠宝玉器和帛类也慢慢送去东市,郝书萱提醒了自己,现在当政了,大唐的奢侈品是价比黄金的,甚至有价无市。西域丝绸之路还有海上的丝绸之路,一定要海陆并举。
银币铸造好了,就可以把文武官员职业田和业绩田给收回来,这样原来的隶属官员农户又成为新的屯田。
李隆基看着备忘录,在一旁写下:
郭元振成为军机省左司马,空出来的中书平章事由卢怀慎就职,这是廉洁奉公的表率和榜样需要立起来。
耿直的御史中丞宋璟以从三品御史兼岭南道观察使和广州都督,派驻岭南道建设广州港,发展东南海贸。
需要人才啊,李隆基打开柜子,取出白色封面文官备选录:
李朝隐,字光国,唐京兆郡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人,唐朝良吏。评:政清廉,怀抱忠义,记事:一、为敬晖等五王辨诬,被贬闻喜令。二、后迁吏部员外郎,罢斜封官一千四百员。睿宗时,为长安令,不受宦官请托,受褒奖。累迁绛州刺史。评:为政清廉,怀抱忠义!
记录事情第一件事:武则天神龙年间,功臣敬晖、桓彦范等人被武三思诬告,侍御史郑领受武则天的旨意请求判处他们死刑。在事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李朝隐挺身直言,他主张不经审理查实,不宜轻易用法。他因此冒犯了武则天,被贬官流放。由于宰相韦巨源等人为他求情——“朝隐素清正,一日远逐,恐骇天下”,李朝隐才得以免逐。
第二件事是:韦后、安乐乱政,政出多门,滥官充溢,是腐败黑暗的年代。李朝隐一身正气,不给权豪作附庸。朝廷起用官员毫无纲纪所循,其情景是:“时政出权幸,不关两省而内授官,但斜封其状付中书,即宣所司”。卖官鬻爵,连一个起码的章程都毫不理睬,他们越过尚书省、中书省,直接定夺宣布,这意味着吏治已经到了最腐败的地步。
当时吏部员外郎李朝隐不惧嚣张跋扈,敢于尽职尽责。中宗景龙二年,他“执破一千四百余人”,罢免一千四百余人斜封官,为肃正纲纪他写下浓重一笔。
这两件事李隆基在长安经历的,后郡王潞州时,听长安传闻有个宦官叫闾兴贵,托李朝隐为他办事,李朝隐铁面无私将他逮捕入狱。唐睿宗听说这件事之后非常高兴,特意召见了李朝隐,对他说:“你作为京师万年县的县令能够做到这样,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唐睿宗还在承天门召集文武百官,向他们宣传李朝隐的所作所为,并且颁下制书表彰他说:“自古以来宦官每遇宽容柔弱的君主,必定会玩弄权势,擅作威福。真正能够符合朕的心意的是像李朝隐这样的人,所以应为他晋一阶,为太中大夫,将他的考核成绩定为中上,并且赐绢一百匹。”
李朝隐结下的仇家何其多,尽管如此,尽管“怨诽讙腾”,可是怀有一身浩然之气的李朝隐依然是“胖然无避趋”!
所以李隆基在人才备选录里评价:为政清廉,怀抱忠义!
让李朝隐担任吏部侍郎,接替卢怀慎位置,李隆基在下面用红笔写下。
官员笙选是重中之重。这些人选需要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审议后,后方能到尚书省拿到吏部任命文书。
这时高力士进来:“陛下,众王爷已经到花萼相辉楼了。”
正是春暖花开时节,李隆基必须好好感谢几位兄弟,大哥李成器比李隆基大六岁,主动退出了储位之争。
大哥李成器退出储位之争后,李隆基还面临着第二道关卡,那就是他二哥李成义。按照长幼有序的继承制度,哪怕早出生一天也能压死人。
李成义在兄弟几个当中最不起眼,在世家门第观念很强时候,他的血统其实还是很高贵的,他的母亲出身于河东柳氏,是宰相柳奭的孙女。
缩在角落里默默无闻二十多年,都快要发霉的李成义突然间被阳光普照了。好在他没被晒晕了头,大哥都退出了,咱算个屁?赶紧表个姿态还能落一个好名声:三弟,俺是你的拥趸。
几十年皇城腥风血雨,活的胆战心惊,安安心心跟在弟弟身后吃席不好吗?紧随大哥之后表态“支持三弟”。
李隆范在兄弟几个当中才华最突出,个性最鲜明,也最具人格魅力。风雅气派的李隆范身边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比如王维、杜甫、李龟年、阎朝隐等人都是岐王府的常客。品评书画,吟诗作对,歌舞夜宴,好不热闹。
与李隆范的潇洒豁达相比,李隆业则是个谨小慎微、笃守规矩的儒生形象。
李隆业的生母王德妃出身于太原王氏,是薛国公王玫畅之女,她还有一个妹妹叫王芳媚,也一起嫁给了李旦,即王贤妃。
王德妃去世早,扔下李隆业和两个妹妹淮阳公主李花山、凉国公主李㝹,于是姨妈王贤妃担负起抚养三兄妹的责任。
为了报答姨妈的养育之恩,李隆业将王贤妃接到薛王府尽心奉养。
可以说他们都是唐玄宗坐上皇位的恩人。
李成器和李成义都主动退出竞争,拱手将太子之位让给了李隆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