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规制官邸(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隆基感慨卢怀慎生活的不易,对姜健说道:“姜侍郎,卢侍郎是黄门侍郎兼吏部侍郎,俸禄几何?”
姜健赶忙起身,躬身道:“卢侍郎是正四品上官品,按制每年禄米400石,职田6顷,杂役30人,每日发常食料九盘(细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面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酱四合,醋四合,瓜三颗,盐、豉、葱、姜、葵、韭之类各有差;木橦、春二分,冬三分五厘;炭、春三斤,冬五斤),大概约合每月8000文;每日可享受免费工作午餐,每年元正冬至各赐绢5匹、金银器、杂彩不等(包括夫人),依据品级国家配发至少五种不同场合的服装(包括全套衣帽鞋带配饰);本人或祖父母、父母亡故,给营墓夫60人役使10天,按品级配给丧葬所需一应器物,赠绢、布、绵等80段,粟百石。”
李隆基心里合计一下,一年折合白银有50多两,相当于后世60万元,也不少啊。有了疑惑,正要问询。
只见姜健猛地的跪下,“圣上,恕臣大胆直言,按规定朝廷是如此,但多年分田,已无良田,户部只管分田入户,可所圈田地优劣如何确无法保证,如今许多官员所分职田,要么数目不够,要么是沙化、泥塘无法等耕种土地。”
“每年发放的禄米多为糙米,研磨之后多百石出米不六成,日常食料也仅够五口自用,而杂役和佃户都需官员自己料理。”
“官员家底殷实或者是豪门大族的,自然不用操劳,但寒门之家,只能勉强维持。”
姜健说着,头越往下,最后头已碰到地上。宋璟在一旁说道:“圣上,大唐立国之初,人口不足三百万户,人口不过两千多万,如今已建国九十余年,人口五百万户,有五千多人口。”
“关中本就地域狭窄,良田不多,关中人口已是立国之时三倍有余。”
李隆基大笑道:“早就听说,宋明公有铁头之名,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啊。”
“朕没有责怪户部的意思,是想着,把太极宫两侧各坊按各省部寺监划分为官邸,按按官阶品级建设,到时候修好了,在京文武及其家属,都要搬进来,那边道政坊,安置回京述职边将及各地巡抚家眷。群贤坊用以安置来京贤德异能之人。”
郭元振极其认真的聆听圣上话语,终于知道,陛下到底要做什么了!
这可是个比长安粮困还要爆炸的消息!
吞了吞喉头,愣愣的说道:“陛下,是这…选宅子,就不用了,国公府,住的很好了。”李隆基摇头说道:“怎么,嫌朕盖得房子质量差吗?”
“朕到时候会引龙首渠、永安渠水入各坊,朕跟你说,绝对是流水曲觞,好不典雅,再将太极宫里一些花草树木移栽点过去,保证这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按照官员的规制,校尉、门房、文书、杂役、后院丫鬟等等一应配全了,所有费用由朝廷承担。”
“郭相、宋爱卿和姜侍郎,改官员俸禄将原有各种禄米、职田、月俸、力课、常规实物待遇等,去除、吏员、杂役、护卫等剩余折成钱币。你等商议,形成官职俸禄的品阶待遇和官员升迁奖惩一并呈报上来,下月廷议。”
“卢爱卿”李隆基说道:“授卢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名号,另布政坊有四进庭院,一应齐全,今日便搬过去,此是圣旨,不可违。”
李隆基没有给卢怀慎反驳的机会,“此关于朝廷官邸就从卢爱卿开始吧,”
罚没武氏士族、韦后家族、安乐、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给李隆基留下半个长安城宅院店铺,让对官邸规制实施有了良好的条件。
“高力士,传口谕给国子监,以黄侍郎廉洁从俭,不尚浮华,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为题撰写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砥砺奋发,不负韶华文章,朕要审阅,通传各州县。”
卢怀慎起身行礼又要推辞,李隆基道:“卢侍郎,朕时常感慨诸葛孔明,命陨五丈原,汉室自此凋零。
诸葛亮命陨五丈原的时候,享年五十三岁,今年,卢怀慎就五十二岁了,李隆基在借着诸葛亮事情提醒卢怀慎要注意身体。
卢怀慎长揖稽首说道:“臣谨遵圣诲。”
“但是眼下当务之急,洛阳遴选官员的名单迫在眉睫,禁军将官名单还在兵部打转,实在是…有愧陛下之信任。”
大唐之前有兵典,有“策勋十二转”军功制度公平公开公正应该以军功论,既然之前定下了军功册,就按着军功册往下摸,摸到哪里算哪里。
但是大唐官员选拔有荐举和门第所以世袭勋贵、皇室外戚、大唐立国的二十八柱国的门阀世家都认为应该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贵、议宾。
《唐律疏议》中规定皇室宗亲、门阀士族的法律特权。
这种人犯罪,法司皆不许擅自鞫问,实封奏闻,取自上裁。
新的军典编制好了,军队的新的训练手册和武举学堂郭元振也一直在督办,校舍也建好了,甚至教习都选好了。
卢怀慎为何说有愧陛下之信任?
军队将帅名单却迟迟确定不下来,陛下的政令迟迟无法推行,作为臣子自然是有愧的。
禁军最近的议论也不少,卢怀慎很快就听到李祎、魏知己等人的抱怨。
郭元振要不是看到了卢怀慎的疲态,早就开始骂街了。
李隆基露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他神秘兮兮的说道:“名单的事儿,诸位不用多虑,朕自有打算。”
卢怀慎愣了愣,就连他都觉得十分棘手的事,难道陛下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吗?
军制改革的名单里,连他都挠头。
如果先荐举和门第后军功,那陛下振兴军队的举措,就都是白费事。军心立刻涣散,别说出征后突厥,吐蕃兴兵,能不能保卫陇右,都不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