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恶钱泛滥(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唐朝朝廷设置了一种叫“公廨本钱”的专款用于官方发放贷款,其职能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银行。公廨本钱由由各州令史经管,借出五万本钱,每月收取利息四千文,年息约达100%。
从李渊起兵到贞观时期,战争持续了30多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有时候连官员工资都发不出。唐太宗李世民憋出一个大招——放高利贷。但体面还是得要的,所以得找个白手套。于是专门设立了一个岗位,叫“捉钱令史”。捉钱,捉钱,很形象嘛。唐太宗:我把国库的钱给你做本钱,友情价,利息一年100%就行......捉钱令史快哭了:年化利率100%,还友情价?唐太宗说:只要你把钱捉回来,我给你升职,赏你在长安城骑马......当代考古学家发现了大批唐朝借贷契书,新疆也出土了很多借贷文书,可见大唐借贷之发达。
长安粮价产生虹吸效应,距离近的河北道,淮南道的粮食的商船已经到了洛阳。上元节的第二日又有2万石(236万斤)粮食进入长安,如同石入大海,无影无踪。现在不仅是长安,关中的粮价也跟着上涨,几乎所有人都在抢粮。
第二天进入长安粮食是达到2.5万石,第三天进入长安粮食是达到3万石,第四天仍是如此3万石粮食准时在午时进入长安,如果这些商贾这个时候意识到了不妙,和圣上一起40文售粮,虽然会赔钱,但是决计不会破产。
所有的商贾、行商、百姓都在等待着。因为大家都知道。太仓的粮食就要完了,那时候朝廷无粮可放了。再等几天,粮食的价格,就会飞上天去!
也不知道他们是傻,还是装作看不见,长安清明渠、永安渠、龙首渠已经清淤结束,那水深是能承载起千料大船。
隆兴船队在“中流砥柱”积累闯滩经验后,每天十艘千料大船进入潼关水驿码头。李隆基在等看看这群商贾,能吃进多少粮食。
“圣上已经十五天了,已经有40万石粮食进入长安,那么多粮食,全部购买,那现在粮价需一亿五千文,明日运进长安城内里粮食的价格会降下来一些啊?”宋璟疑惑的询问道。
对于漕渠的粮食的价格,宋璟现在真的看不懂了,。
长安现在每日运进粮食2万石,他们居然悉数吃进,价格还在上涨,仍然没有任何的下降的可能。
天气已经转暖,皇上动用太仓粮食在各个粮铺售粮,难道要看着整个皇宫没有粮食,宋璟也希望煤价能够降下来一点。
李隆基摇头说道:“宋明公,你太小看这帮人逐利的性子了。他们现在已经红眼了。”
这群人已经是赌红了眼的赌徒,钱柜那边已经有人已经拿着绢布、丝绸、珠宝、甚至房产和地契抵押借取银子,银器背着高额的利息。
“朕明日,张的皇榜,明明白白告诉他们,朕有三亿斤的粮食,会在十天后进入长安。”
“但是他们要么是不信朕有100万石的粮可以放,要么不信朕这100万石的粮平价售出会有什么恶果。”
宋璟说道“现在已经每天可以看到进入长安的粮食每天都在增多,这些人还是聚集一起,全部高价购入进入长安每一粒粮食”
李隆基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的说道:“他们在追涨。”
宋璟叹息的说道:“唉,列子云: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春秋齐国有一个渴望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戴整齐来到市场上,走进一家卖金子的店铺,抓起一块金子就跑。官吏捉住了他,责问道:这么多人都在那里,你为什么还偷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金子。”
“现在这些巨富豪商们,怕是以为这粮食,是随便散落在街头的金子吧,而且是没人看管的金子。”
“现在收购粮食,在他们看来,几乎等同于在给他们钱一样。”
李隆基听完了这个故事。
宋璟是个学富五车的进士,他或许不懂财经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但是宋璟很懂史,列子的这番话,的确充分的形容了此时这帮人追涨的心理活动。
李隆基点头说道:“大约就是这个想法,他们觉得那是没人看管的金子,却从没想过,这种事,做不得。”
只要,只要在太仓粮食售完或者长安出现部分坊间缺粮,那时候,他们就大赚特赚。
李隆基张榜公布,十天后将有100万石粮食陆续进入长安,粮价将恢复到15文一斗。消息一经传播,整个长安百姓振奋,开元新年压在百姓心里粮食危机,得到一定解脱。
但是还是有人不信,认为是太仓即将无粮可售,即便码头粮食已经800文一斗,依然全部购买。
皇榜公布第七天时候,姜健统计出从正月初七开始截止正月二十六有50万石粮食被全部买走,均价每斗在400文,相当于相当于2万万贯,这些投机者富可敌国毫不夸张。不过姜健带来另一个不好消息,在钱柜兑换的钱币的“恶钱”居多。
这样“恶钱”问题由来已久,唐代以前历代所铸钱币均有不同的文字如半两、五铢、货泉等等,至唐代初年仍继续混杂流通;线环是指钱体整体呈圆形圆孔的钱币,形似小铜环,种类超轻,隋朝后期经济困顿曾大量铸造发行这种劣质钱币;偏炉是指民间私铸时窑炉燃烧风、火不均造成钱币成色各异;稜线指钱币铸造时钱郭或钱文上有突出的稜线。
第一是前朝各种古钱遗存。因为铜钱本身也具有铜器的耐久性、耐贮存性等优良特征,只要不人为有意破坏收缴,就能长期存在于世。“恶钱”里还有西汉时期所铸的五铢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