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开元新春(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修整新的兵典,李祎是明白的要修什么,身为圣上皇叔和郡王身份,当然是这次新编兵典的主官,经过廷议,报李隆基批阅,就可颁布实施。

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常颁布赦令。通常会赦免一批罪犯,这种行为叫大赦天下。李隆基给了期限,在开元春节之前,除谋反、大逆、谋叛、恶逆、四大罪定斩不赦,其余只要自己坦白罪行缴纳一定罚金就可获得赦免。

大赦是赦免的一种,它是指皇帝,对某一范围内的罪犯一律予以赦免的制度。大赦的效力很大,它不仅免除刑罚的执行,而且使犯罪也归于消灭。经过大赦之人,其刑事责任完全归于消灭。尚未追诉的,不再追诉;已经追诉的,撤销追诉;已受罪、刑宣告的,宣告归于无效。

史记“大赦天下,置寿宫神君。神君最贵者太一,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属,皆从之。”

今日廷议基本结束,李隆基对此说道:“元正伊始,朕与诸位同心同德,砥砺前行,祝华夏欢腾梅花傲雪辞旧,长安红火万家欢喜迎新!”

正要行礼退出众人一愣,郭元振首先问道“圣上,好句,两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描绘来年大唐今日美景,又抒发长安元正美好愿望;只是所吟是诗,赋?”

李隆基本是在元正(唐朝新春称呼)休沐前,提前预祝春节喜庆,说出一对祝福春联,可大唐还没有对联习惯,更别说春联了。

“是桃符”

春联的前身是桃符,是古代用来驱鬼避邪的一种物品。桃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人们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有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后来,桃符的内容逐渐增加了祈福祝愿的语句,形成了初步的对偶句。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妙,正当时!”宋璟道:“圣上,桃符原为悬挂大门两旁避邪之用,圣上的此桃符有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可否改个称呼。”

李隆基听到后说道:“以往悬挂桃符,除旧迎新之时,驱凶辟邪,也是希望新一年事事遂心,吉祥如意,改辟邪为祈福,确实应该改个称呼,众卿可有合适的。”

“即为祈福,又是悬挂大门两旁板上,可称为福意乎?”

“不妥,桃木辟邪,此是祈福,应有喜庆之意。”

“红代表着祥瑞、吉祥和幸福安康,绿象征着生机盎然、温柔婉约。”

“红色好啊!”“那就用红布”“红布散墨,可用染红的纸替代”....

众人七嘴八舌之时,礼部尚书张嘉贞出列道:“开元之日正是立春之时,可用红纸贴于大门两旁,可称春贴乎。”

“春贴”众人听了声音小了许多,李隆基说道:“元正立春之日,红纸贴两旁,迎祥纳福,好,众卿觉得如何?”

皇上都说好了,众臣也没商量结果,意思也不错,众人也都附议。

“那就称为“春贴”,以红纸书写对仗工整、简洁精巧含有迎祥纳福之意词句贴于大门两旁,用以替代桃符。”李隆基说道。

参加完廷议,李隆基回到兴庆宫,高力士道:“圣上,皇后牡丹园观花阁。”

心中有些疑惑,已是酉时初刻,但也没说什么。既然告诉高力士就是让自己过去,却又不明说。

进入牡丹园,廊台旁的梅花树旁一女子,看着一朵掉落的梅花,被一根蛛丝挂着,在风中旋转。

见李隆基进来,转身行礼,寐含春水脸如凝脂,白色牡丹烟罗软纱,逶迤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身系软烟罗,还真有点粉腻酥融娇欲滴的味道。

正想问高力士这是谁家女子,侧身一看,身边竟没人有跟来。女子行礼道:“长安昭武校尉王家小娘王菱拜见殿下,圣上万福。”

万福礼,是古代汉族女子常见礼仪之一,唐代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制定礼仪,将女子的拜姿改为正身直立,,右手放于左手上,再握拳,放于腹部正中央,然后屈膝。微俯首,微曲膝。

“朕安”李隆基突然碰见她,不知要说些什么。看见雪地上写着“花欲落,丝尤握,辗转嘌呤难自堕。丝无形,花有情,愿君解我意难平。”

看见圣上在看地上的诗词,王菱有些慌乱,顿时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唐朝规定是男子20岁女子16岁才可以婚嫁。王菱已经24岁了,李隆基心中有些愧疚,说了句:“王娘子,这些年受苦了”

王菱一时不知所措,向后退了一步。“殿下,是皇后召见,让在此等候。”

李隆基看见王菱那一刻,就知道是皇后安排一切。捡起旁边树枝,在雪地写下“春风疾,梅自离,蛛丝懂我相思意,半拉半扯终难弃。”

王菱看见地上的诗词,正要说话,一宫女持香炉走来,“皇后,请王娘子前往观花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