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陷入混乱(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隆基对外宣称要为先皇诵经超度,紧闭王府大门,令王府护卫王毛仲、王锐武保护王府安全。自己则贴满胡须,装扮成马夫从侧门而出。

刚出潞州城外驿站,遇到普润和尚正在赶来,李隆基知道普润和尚是上官婉儿的姘头,便叫人拦住普润和尚带入马车中。马车中普润和尚见到李隆基露出面目后,跪倒大哭说道:“平王殿下,韦后派兵圈禁太平公主和相王王府,并对朝中反对的大臣贬黜,只要出了京城,就会遭到围杀。”

李隆基听到之后,只觉得可笑,这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唐,大唐周边契丹、回纥、吐蕃不断举兵侵入,内有世家门阀挖王朝墙角,朝堂幕后专权,公然买卖官员,残杀大臣,母女谋杀亲夫亲父,安西都护只有一万唐兵支撑长达九年回不故乡,四镇都护仅剩疏勒镇苦苦支撑,后突厥占据安西,虽向大唐称臣纳贡,确在丝绸之路设卡多出,收取高额关税。

北方大旱,南方水灾,西南叛乱,流民不断,耕地荒芜,原本一切都被推翻,离开长安半年,返京时,一路萧条,竟看不到几家商队。只能看到零零散散,不断从长安离开马车。

自长安宣武门进入,李隆基没去隆兴昌,而是转进东市坊的复兴钱柜。李隆基亮出东主家名帖和印鉴,复兴钱柜采用后世晋商管理方式掌柜的三年一换,长安的钱柜是谢远辰。

谢掌柜行礼道:“郎君,司农监自年初废除与钱柜议定文书,禁军将士持有原有复兴钱票,仍按之前兑换...”李隆基抬手示意他不要再说。

谢远辰一愣,道:“郎君,来长安不是来查验经营核对账目的,有事单凭吩咐,谢某一定尽心协力。”

“谢掌柜,明日一早让这些店铺的掌柜,来钱柜侧院。”

谢远辰,只见上面写六十多家店铺名称,行礼退出。

看着李宜德手握横刀站在旁边,李隆基有些笑道:“这里不是王府,也不是军营,不用那么紧张。”

李宜德右手横前臂,行军礼道:“离开王府时,阿耶和阿姊嘱咐吾,郎君命就是吾家命,吾死可以,郎君不能有失,若郎君有失,阿耶和阿姊愿与郎君相伴而行。”

李隆基很是感动,却不知如何,只能拍了拍李宜德的肩膀说道:“长大了,武举学堂毕业,又在折冲府锻炼几年,长高了也壮实了,放心不会有事的。”

李宜德说道:“武举堂第一课,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对!”听令李宜德的话,李隆基咬紧牙关说道:“对、必胜!”

晚上,门外传来“咕咕声”,后院小门打开,进来几位披着黑翼披风的人。进入李隆基的房间后,几位同时行礼道:“属下靖安青龙旗主、玄武旗主、朱雀旗主、白虎旗主,拜见殿下,殿下金安万福。”

各位旗主带来李隆基离开半年来长安消息,首先是禁军南北衙,李隆基担任万骑少卿时,对万骑将领东西都是一车一车送,酒都是一杯一杯敬,还会玩,什么斗鸡、走狗,样样精通,所以跟这些万骑将领,根本就不存在交流障碍。到了最后,万骑军官很敬佩这个小王爷,也特别拥护他。

韦太后也知道万骑军的重要性,所以皇帝驾崩后,她立刻委派自己的堂侄韦播、外甥高嵩,让他们负责管理万骑部队,监视所有将领的一举一动。虽然韦播、高嵩是韦皇后的亲戚,政治上绝对靠得住,思想上也“韦氏根正苗红子弟“。但问题是,这两个人都是纨绔子弟,全都是“空降兵“,从来没有在军营待过,更不知道怎么跟军人打交道。正所谓,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平时谁也不认识谁,没有一起喝过酒,没有一起吃过肉,什么感情都没有,你让我冲,凭什么?

总之,卖命是可以的,冲锋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给个理由。这个理由,这两个初出茅庐的纨绔子弟真给不了。

到了最后,这哥俩一琢磨,要想短时间内建立威望,就得让军人知道咱们的厉害。于是,这哥俩开始无事生非、故意找碴,有事没事就把手下叫过来,先打一顿再说!短短几天,万骑军营就炸开了锅,好多人咬牙切齿,开始磨刀霍霍了,都不用李隆基动员,就想宰了兄弟俩!

还有就是禁军南衙16卫和北衙6军及各地折冲府府兵,自武则天退位最后三年和中宗继位以来,禁军频频奔赴边关,可获得军功赏赐的田亩和布匹等,各地县衙迟迟不能兑现,又按照赏赐田亩征收赋税。使李隆基担任司农监少府,联合盐业、布行、工坊、成衣坊、钱庄等一一折价兑现军功赏赐,并在长安周边京兆成立皇家屯营,提供物资安置府兵家眷,虽不能获得田亩,但将士手上赏赐能让自己一家衣食无忧十几载,禁军将士还是十分感恩的。

韦晟担任司农监少府后,撕毁前面的协议,府兵新的赏赐文书,只能到制定几个店铺,百亩良田只能换取一匹丝绸或者金银器具,这些东西对府兵毫无用处,只能典当或者折价售卖,最后到手只有十几贯文钱,一家六口在长安租不起

南北朝时期《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做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大唐,策勋十二转军功制度公平公开公正凡以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的书记员记录战前的情况,战争的过程和胜负的结果,同时要记录每个官、兵杀死或俘虏敌人的数字,上报到尚书省吏部。吏部的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

以战前的条件分: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四十,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二十,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十,为“下获”。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类推。勋官没有职务,不管事,仅仅加官而已。勋官要入仕参政,则依照门资、出身的规定。

十二转上柱国视正二品;十一转柱国视从二品;十转上护军视正三品;九转护军视从三品;八转上轻车都尉视正四品;七转轻车都尉视从四品;六转上骑都尉视正五品;五转骑都尉视从五品;四转骁骑尉视正六品;三转飞骑尉视从六品;二转云骑尉视正七品;一转武骑尉视从七品。

前面说了,唐朝官员是不发俸禄的,是根据品级划给等级别民户和田亩及少量文钱作为俸禄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