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各有所图(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校场正在操练,一队百来骑兵列阵,马军列阵松散许多,相对步兵五到六步,前后两排彼此间隔在三十步以上,间隔太近会放大敌军弓箭杀伤,太散不能相互支援,冲击敌阵缺乏冲击力。一般一队五排,能保持连续的冲击波次敌军阵型,使敌军没有喘息时间,集中一点,打乱敌军阵营,也能在前排甩到或者落马后排能及时做出反应。
说起来简单,但这需要骑兵和战马无数次的配合,协调一致,临阵冲敌能保持阵型不乱,在不同的地势,能快速变换阵型,大队马匹转弯能要协调一致,并保持阵型在变换中,能随时作出攻击和防守状态。
这对骑兵看着说着懒散散的样子,一通鼓声响起,翻身上马,不经意已排成四排,前排微突,成箭矢状,这就是锋矢阵。
鼓声停,队长一声喝,众人跟随,这是提升士气,也是表明全队已经做好准备,队长这时由后向前到中队处。
二通鼓声响起,战马开始小步向前,阵型推进,慢慢加速,离前面草桩一百步时,骑兵并不马上冲阵,前两排搭弓上箭,一波射箭,转向,后两排长枪突刺,草桩上稻草飞舞,但也不冲阵,贴近一阵突刺,也向右而去,这时前两排已调转马匹,又是一次骑射,这次并不散去,而是队形散开,不停射箭,后两排骑兵调转马头,从骑射兵间隙冲出,长枪挺进直接冲击敌阵,骑射兵紧随其后。
崔进不知何时已经站在李隆基身旁,说的:“平王殿下,观这飞骑,战力如何。”
“崔将军之下,这飞骑是兵强马壮,气势如虹!”
“不知平王殿下,可愿一展身手,也让吾等长长眼界。”崔进说得云淡风轻,窦德在旁边却有些紧张。“崔将军,这是何意,汝要平王陷险!”
李隆基却笑道:“吾正想试试身手,来,牵马来!”
一匹枣红色骏马牵了过来,这匹马是潞州牧场用大食宝马和突厥马匹繁育的,体格健硕,耐力强。上马后,把长枪插在枪套,箭袋背在身后,弓箭上弦,装入左前弓袋。横刀跨到腰间。这是标准轻骑兵装束。
鼓声起,李隆基催马到达起始点,鼓声停,行军礼,右手拍左胸明光铠。二通鼓声起,双脚轻轻踢踢马肚,马匹慢跑起来。跑出二十步,“架”一提马绳,双腿加进马肚,马匹心领神会,加速奔跑起来。在距离一百五十步时,搭弓上箭,射出三箭,府身取出长枪,面对草人桩,直接冲阵,一挑一扫,打掉两个草桩,打开通道,再直接一刺,“嘭”一身长枪刺入草桩内木桩,双膀用力大喝一声“起”草桩被长枪挑起,扔出一丈远。
“好!”周围一片叫好声,挑起木桩不能只靠力气,需要技巧,不然会伤到自己或者折断长枪,非长期练习者,掌握不了这样技巧。
李隆基并不在意,骑马道校场旁边,下马。崔进,窦德两人齐声道“平王威武!”“两位将军过奖。”这时一小兵拿着箭靶跑到校场上大声道:“报,三箭中靶!上”
唐飞骑要求是三箭必须中靶二箭,不然就是不合格,三箭中靶,就是上品。
窦德首先道:“上”箭法上品者,赏羊肉一斤。骑兵在马上颠簸,能随快速蹦跑马匹射箭中靶,就可以成为合格射手,三箭能中者,飞骑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苦练也就三箭中两。
崔进上前一步,行礼道:“平王神威,崔某心悦诚服!”窦德在一旁挑眉,大声道:“这是吾家外甥!自是威武!”崔进看了窦德一眼道:“那窦都尉,也到校场亮亮身手!”窦德一愣,“今日身体不便”转身接过李隆基的马缰,低声说道:“这飞骑营是看马上功夫的,这几年舅舅在这可吃了苦了,殿下可真给争脸了。”说完满脸笑容。
在军队内,你身为主官没有拿的出武功和战力,一般很难让下面的人服气。为官者必须要有对士兵亲如家人的服众的行为;也要有军纪严明,赏罚公平,执法公平威严;才能是合格将军,要做名将就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带领军队每次都打胜仗。
李隆基这次骑射和马上功夫冲阵演练,可以说的上是表现亮眼,这是真本事,比不过自然只能服气。自古以来要论文武学习,自然是“富武穷文”习武不但饭量大,伙食也必须还要有肉食,再加上横刀,弓弩箭矢,长枪,甲胄,马匹,一般家庭是承受不起的,有时一柄上好精钢横刀就抵得上几年私塾上学的费用。
从唐建国起,禁军就不停外派出去征服周边和平叛地方,武则天称帝也是通过武举科举逐步有了禁军掌控权,唐六典对军队训练是有明确规定,禁军可以说一直保持着不错的战力。
唐朝禁军战力其实一直不弱,要不是后期李隆基好大喜功,杨国忠派禁军大部分去征南诏国,却派了纨绔侄儿领军,南诏夏季,多雨蚊虫,瘴气,山路难行,大部分伤病不治,兵败溃散。长安南北衙原有20万禁军,只剩4万,杨国忠不敢上报,竟强招长安周边家奴,流民充当禁军,长安禁军此时虚弱不堪,安禄山得到消息才敢反叛,唐玄宗敢设10大节度使,就是长安有20万禁军在手,谁承想天算不如人算?杨国忠为宰相,对禁军和边军视作牛马,精锐禁军又被这奸相大部断送到南诏国。
唐朝武官非军功是不能授勋爵的,不管是门阀世家还是武勋后代,可以再进入军卫六品以下,但是想升迁,非军功升不可能到六品以上官职。
窦德原是幕僚参军,对各地风土人情,分析敌情,管制军纪是把好手,但是这马上功夫确实不行。
李隆基现在是司卫少卿官阶从四品上,卫尉“掌器械文物,总武库、武器、守宫三署”。
李隆基在奏折里,不但写了万骑需要的费用还有改善飞骑的待遇,中书省经过商议,五天后给了折中方案,给飞骑在胜州(今榆林)、夏州(宁夏)、丰州(包头)三处监牧场选取战马,飞骑在渭水河畔赐良每人田百亩,自筹刀剑甲胄等。唐朝因缺少钱币,大多是赏赐丝绸、麻布、良田作为职业田为俸禄。说是赏赐可到下面兑现时候,往往是状况百出,矛盾不断。
在政事堂中书侍郎、侍中郎将、尚书左右仆射等,李隆基对道,三大监牧场马匹有30万匹,可供挑选。但渭水河畔良田大多已被赐给京都和各级官员,说是赏赐百亩良田,其实真正到手可能不足三分之一或者更少,所以请旨在黄河河套区域招流民开垦新田,筹建万骑建立费用,经过多方协商,终于同意李隆基兼任司农中监,自组织开垦河套,筹备万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