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国朝五权(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郝洽的庭院是四进院,李隆基是贵客,自然是到后堂,前厅王府护卫们大部分留在此地。

路过中庭花园,看见一女子在荡着秋千,后面一小小丫环轻轻推着,如银铃般的嬉戏之声传来。

郝洽行礼道:“是老朽闺女”“书萱,过来见过郡王郎。”

秋千上的姑娘扭头,赶忙停下,轻轻走来将要行礼。

李隆基不待行礼,直接道:“免礼,想不到在此处又见面了。”

郝洽惊奇:“你们见过。”郝书萱脸一红道:“大人,上次,婉凝带我去参加诗会,见过。”李隆基点头。

郝洽笑道:“闺女自幼在私塾习读,粗通文墨,惊扰殿下之处莫要怪罪。”

李隆基笑道:“诗词交流只在探讨,郝郎君不必在意。”

郝洽彬彬有礼的请李隆基入内:“请!”

李隆基伸手:“郝郎君是主人家,您请。”

郝洽也不客套,自顾自引着李隆基来到正堂。

吩咐丫环煮茶,堂内布置简朴干净,不显奢华,却也别具一格。

郝洽开门见山道:“殿下,到潞州两年,实施德政,善待百姓打击恶霸贪官,繁荣商贸,注重手工技能,其志高远。”

李隆基唰的愣住了,不免对看了郝洽两眼。郝洽道:“前几月看到殿下写的一篇“乱世黎民血泪”乱世之乱,起因在太平,问策天下,郝某不才,愿探讨一二。”

李隆基行礼道:“郝郎君有意,李某求之不得,还望不吝赐教。”

“好!汝之贤,天下之幸!”

郝洽盯着李隆基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李隆基正色:“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郝洽满意点头,继续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李隆基还其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郝洽猛地抬头,痴痴的看着李隆基,眼中那欣赏之色,简直溢于言表!

行礼道:“殿下,有大志也”

郝洽道:“吾是睿宗皇帝的朝议郎”

李隆基震惊,赶紧起身给对方一个无比郑重行礼,睿宗皇帝是李旦,李旦是李隆基的父亲,朝议郎是文散官,正六品,有参与议论朝政职权。

郝洽还礼:“当年武帝圣衷独断废掉中宗,扶立睿宗,“自是太后常御紫宸殿,施惨紫帐以视朝”临朝称天后。改东都为神都,改易旗帜、服饰的颜色,改易政府各部门的名称和官名,任用侄儿武承嗣为宰相,追封武氏五代祖为王。变更着唐廷的祖宗成法,使“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愤惋”。”

“中宗被废后数月,发生了以英国公徐敬业为首的扬州武装叛乱。这次叛乱虽然很快被平定,但它使武则天感到宫廷内外反对派的潜在势力依然强大。于是,大开告密之门,重用酷吏,采取高压手段,打击反对派势力,屠杀持反对意见的官员。”

“有李唐宗室在,是武则天称帝的主要障碍,武则天对李唐宗室的打击残酷。诛杀李唐宗室的事件迭起,至武则天称帝之前,唐高祖、太宗、高宗三代皇帝的皇子,除武则天自己生的李显(中宗)和李旦(睿宗)以外,其余在世的全部被杀。唐之宗室殆尽矣。”

郝洽对李隆基下跪行礼:“吾无力匡扶李唐,辞官回乡。

“殿下胸怀大志,今天下李显虽为太子,但武帝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

“若不能清除朝堂武姓势力,就是武姓日后不能夺权,但也将陷入党争旋涡。也许会有人以“恢复周朝,迎回武帝”起兵,天下将陷于兵祸。”

这段话,简直道出了李隆基的心坎上,眼神渐渐明亮,看着郝洽的目光愈加赞赏。

李隆基明白他是士大夫,他要面对的是无数的政治抨击,无数的皇储拉拢,在这种情况下,能保持公正不移的心,是很困难的!

穿越而来李隆基知道,只要历史进程不变,那天会来临。

“说的好!吾等当以此为志向!”李隆基郑重道“可当今天下,郝郎君有何见解,可畅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