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道沧桑(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这就是五姓七望最初形式,然后读书好的,当官。官商勾结,豢养打手(家奴、恶霸、土匪)大量的通过各种手段(高利贷、赌场、娼妓官)兼并占有(生产资料:田地,矿产、水源、林地就是土地及土地上一切)土地。没有(生产资料)的百姓就只能作为佃户承受繁重剥削,卖身为奴,或者逃户籍成为流民,或被逼上山为匪。
有人可能说恶霸、土匪不是,我承认里面有侠士,有打着“替天行道”山匪。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氏族门阀有庞大家族人士,有朝廷、地方官员、有武装护院,有经商商贾,有强悍的护卫。
恶霸、土匪欺负老百姓能行,欺负氏族门阀你试试,你势力小,古代当地氏族管理乡村,私人护卫直接就能灭了你。你实力稍微大点,联合官兵一起灭了你,没有和氏族门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达成某种默契,一般是存活不了多久的。
氏族门阀为什么要纵容这些人存在呢,因为一点点钱财,就能让他们帮着他们作恶,迫害百姓交出土地、卖身为奴。
典型的:恶人是他人,善人自己做。
所以***评价儒学曾说:“我看到了满纸的道德仁义,礼义廉耻,我再仔细一看,就看到两字:吃人!”
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控制土地,就控制一切的生产资料,没有生产资料的生产力(人力、技术、科技、艺术、医术、等)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一切皆是空。更别提武装军队了,失去物质资武装的军队,还是军队吗?。
氏族门阀们势力庞大,富可敌国,甚至威胁到朝堂的统治。朝堂上相互斗法。
在几百年士大夫和皇帝的斗法中。氏族们发现儒家思想是控制左右朝堂,最好武器,更是利用皇权愚弄百姓最好手段。
隋朝施行科举制,让九品中正制的氏族的士族在朝中势力受损,动摇了皇上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根基。
隋朝起义大部分都是贵族带头,被消灭的也不少。李唐也是氏族门阀的代表。
唐朝承袭隋朝的科举制,使用南北朝的均田制,人均百亩田地,产生大量小地主阶级,提高推广造纸技术,使造纸作坊大量出现,改进雕版印刷,鼓励民间雕版作坊,印刷书籍,,使读书人日益增多,科考考:六艺,各方面人才都有,武力强盛,成就大唐贞观盛世。
武则天称帝后也是继续使用了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府兵制和均田制长期运行的弊端也表现出来(前面讲过),由于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府兵开始出现逃亡的现象。武则天不仅没有出台措施解决府兵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还虐待府兵,把士兵当成奴隶使唤,这使得普通百姓对参军的观念出现了重大变化。唐高宗时期,百姓还普遍报名参军。但到了武则天时期,士兵逃亡的现象记越来越多,府兵制在武则天时期走到了尽头。
朝廷武力不强,就开始借助儒家三纲五常理论、来维护统治。逐步形成唐朝28家氏族门阀控制朝堂格局。
可以说唐中后期“安史之乱”割据叛乱,和五姓七望氏族形成28家门阀财团控制朝堂权利有很大关系。
穿越而来的李隆基深谙儒家愚昧的思想才是导致中国落后世界的根源所在。
必须要建立一套适用于当前思想理论,各家学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存真”。
必须改变儒家庸俗自私,禁酷人性,奴役灵魂治国思想理论。
揭露儒学、佛教的伪善慈悲,希望以此警醒世人,洗心革面团结重振国家雄风,助力华夏立足于世界之林!!
但是现在要做的是一点点挖掉氏族门阀依靠维持世袭罔替的根基,土地!(一切生产资料基础),
马克思说过:
生产力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从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资料是指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
这些贵族氏族根本利益就是控制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矿场,作坊、设备等。
使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无法和生产资相结合。
从而使劳动者失去了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从而失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所以说氏族门阀利用儒学的“三纲五常”思想禁锢百姓,伪装了自己是控制占有土地资源,奴役剥削劳动者力量,不劳而获的得到自己生活物质资料真实面目。
综合上面,那就是谁拥有了控制了生产资料的分配权力,
谁就有控制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结合的权利,
就有权利改变了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能力,
有权利让劳动者失去积累生产经验和提高劳动技能权利,
有权利让使劳动者无法获得适合自己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
穿越来的李隆基想到了崇祯皇帝:
明朝崇祯皇帝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以顾宪诚在江南商贾支持下创建东林学院,大门旁悬挂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东林学子后来成为有名“东林党”,把明朝送入灭亡快车道。东林党可是江南商贾支持的学子,官商勾结,海关税、商税、矿税、等等都不收,只能盘剥收取最薄弱农业税。最后是官逼民反,生生的是被自己人逼死的。
其实明朝不算铜钱,民间就有九亿两白银,崇祯皇帝一年税收376万两白银,不够辽东一地的军费400万两。可后来李自成进北京一顿毒打,筹集7000万两白银,这只是北京一地。清朝入关,雍正一场“摊丁入亩”改革朝廷年收一亿两千两白银,才有乾隆盛世。
如何去实现“去伪存真”,李隆基决定从儒家倡导思想核心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入手揭露,进而重新定义,大道从简,才能让普通明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