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朝堂风云(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我本无意称帝》最新章节。
“标下告退。”
杨兴长的话,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信息,杨延武方才明白自家老子今日为何那般行事。
京营从来都是天家的京营,无论是在太上皇手中,还是永宁帝手中。
天家无亲情,但毕竟是父子,他们都只是外人。
…
…
十二京营中的演武,神京城中的百姓不知,朝堂经过几日的发酵,却是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只不过大家都装聋作哑,准备看永宁帝的下一步动作。
今日朝堂之上,诸公上奏后,文官队伍中,一名兵部官员出列,称有本上奏。
“陛下,近日下官偶闻一少年,姓李名云,早先在扬州,协助兰台寺大夫林如海林大人,大破不法盐枭,又至京城,得户部举荐,推荐为龙禁尉,只是负责此事的官员观其年幼,心疑能为,遂汇报内监,得陛下恩典,于几日前视察京营演武,评价甚优,臣以为如此良才,担任龙禁尉未免屈才,恰巧敢勇营主将骁勇侯杨将军爱其才,不若让其入京营任职,一展抱负。”
洋洋洒洒一百多字脱口而出,顺畅至极,中途气都不带喘一口,而后躬身听示。
然而还不等永宁帝开口,兵部另一名官员出列,提出异议。
“京营拱卫神京,责任深重,入京营不妥,不如调去山东大营任职,打磨几年。”
山东大营可是满编,之前第一位官员话已经定了基调,李云原被举荐五品龙禁尉,又受陛下恩典,京营演武,评价甚优,还获得杨兴长喜爱。
所以去山东大营,不可能担任一个太低的职业。
于是立刻有利益相关者出面反对。
不多时,朝堂之上,就有数名官员出列,各自提议李云调去天南海北不同军营任职。
三品以上大员对此冷眼旁观,不仅是一个小小的李云不值得他们开口,还因为永宁帝释放出来的信号,让他们不想轻举妄动。
争论多时,依然没个结果,永宁帝开口叫停,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诸位爱卿,各大营皆乃国之根本,那李云纵然天赋异禀,小小年纪,本领就远超常人,但到底少年气盛,还是先留在京中观察一段时间为好。”
此言一出,立刻有会错意的官员劝阻道:“陛下,京营之重,不可等闲啊。”
“爱卿莫急,朕没说让他入京营,戴权,眼下京中可有合适的官缺?”
立于一旁的戴权躬身上前,作答道:“回陛下的话,眼下南城兵马司指挥一职还悬而未定。”
“五城兵马司,朕记得那是正六品的缺?”
“是的,五城兵马司负责各自城区治安捕盗、防火、道路维护等职责。”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朕看这个位置正合适,还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可以时刻监督,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群臣看完永宁帝和戴权一唱一和,顿时都明白一开始属意的就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一职。
相较军营中实权带兵武官头衔,五城兵马司指挥就不够看了。
并且五城兵马司的情况有些特殊。
五城兵马司本身是一个武职部门,但太上皇在位期间,因为五城兵马司日常职务虽然有一定治安因素,但更偏向管理,所以正指挥使一职就改由科举选授,副指挥使由兵部武将担任。
科举出身,那就是文臣,必须通过吏部,与兵部不再相干。
眼下永宁帝是要打破这个惯例。
这事只要没人阻止,那就是一句话的事。
永宁帝已经将话架到了一个位置,其他大营是国之根本,而五城兵马司历来是个背黑锅的边缘型衙门,官小职微,犯不着为此顶撞皇上。
所以没人反对,这项提议通过,兵部下朝就会着手处理。
但此时有明眼人已经醒觉,五城兵马司这个衙门虽然在高官满地的京城不算什么,却有一个大部分人都忽略的点。
那就是五城兵马司虽有一位巡城御史监督,但这个监督权是临时差遣,也就是可以随时裁撤,名义上五城兵马司的直接上级是永宁帝。
它娘的这是个不受其他部门统辖的独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