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宣朱长卿进宫(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弹劾老朱退位禅让》最新章节。
既然大明在第二代君主就已经动乱成那样。
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也间接说明了他藩王武装制度的成功,肉烂在锅里江山还是朱家的。
况且朱棣当了皇帝也可圈可点,大明照样以大一统的形式维持了两百多年。
既如此。
还有什么比朱家人自相残杀更糟糕的?
老朱觉得没有了。
就让朱长卿告吧,有些事总要弄清楚。
也是听了朱由检的话,老朱才打消了这层顾虑,在之前,这个顾虑就是要不计一切代价维护好下一代接班人。
现在这个顾虑没有了。
因为朱允炆那小子实在虚伪,在他这个皇爷爷面前说的比唱的都好听,结果一登基就开始收拾朱家人。
那么现在针对朱允炆的状告也就不那么心慈手软了。
压抑了这一天一夜,他也十分好奇朱长卿没有说完的证据到底是什么。
河畔。
朱长卿正和蒋瓛并肩坐在石道口钓鱼。
锦衣卫指挥佥事宋忠,骑着一匹快马飞奔而来。
马头和马尾系着两尺长的红须带,迎风飞扬,霎时惹眼。
过往见者,无不躲闪避让。
京中百姓皆知,这是锦衣卫奉命行事,就跟后世出火警一样,撞了什么东西基本不用负责。
锦衣卫的马匹都是轻铁掌,路上奔跑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
老远蒋瓛就听到了,起身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属下。
宋忠翻身下马:“大人,皇上口谕,宣朱长卿进宫议事。”
蒋瓛随即看向朱长卿。
一个惊讶,一个惊喜。
朱长卿很欣慰,崇祯这小子还是很有用的。
这爷孙俩一见面,肯定要聊一聊大明历任皇帝,不用说老朱心态又得爆炸几回,因为崇祯讲的那些历史都是历朝历代内阁文官编修过的,全部都是内阁立场,把皇帝写的狗卵不如,一事无成,斗蛐蛐的、当俘虏的、娶大龄女友的、开豹房的、修道炼丹的、乱吃大力丸的、做木匠的……乍一看全都歪瓜裂枣不务正业,谁看了都得爆炸。
可能正是在这种冲击下,老朱一下就变得豁达了,皇长孙朱允炆也就可以被告状,可以有污点,可以被审理了。
甚至是可以公开的,要不然也不会用议事两个字来召他入宫了。
他巴不得快些入宫,崇祯在洪武朝待一天就需要耗费他一百国运值,早点把状告完就能早点把这小子送回去。
“蒋大人,先去一趟刑部大牢,得把我二叔带上。”朱长卿道。
“陛下没有召见他。”蒋瓛道。
“我二叔能证明里面的一味药,这味药的剂量决定了太子是不是被人害死。”
“朱公子,我没有那个权力。”蒋瓛为难的道。
“那就让他现在找皇上请谕,把我二叔带进宫。”朱长卿指了指那边的宋忠。
让蒋瓛意外的是,两炷香的时间宋忠就回来了。
皇上口谕,准。
于是一行人马不停蹄赶往刑部大牢。
刑部大牢就在皇宫西南方向。
他们现在的位置也在皇宫西南,离刑部大牢并不远。
所以朱长卿亲自去刑部大牢接二叔出狱就成了顺路的事。
刑部大牢又叫天牢,里面关的通常都是权臣,而且离皇宫很近,就在天子脚下。
对有些渴望名垂青史的文官来说,跟皇上作对,大牢待几年反而是种荣誉。
但是对那些死刑犯就完全不同了。
只有真的面对死亡才知道对人间有多少眷恋,功名利禄、妻儿老小、繁华盛景,都与自己无关了。
尤其是朱武运这种,被扯进太子案,怕是要遗臭万年。
他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只希望不连累孩子。
朱长卿跟他说的事他基本上是不考虑的。
即便在太子的药方里他看出了一点猫腻也不敢说,且不论那个药方到底有没有问题,就算有问题又怎样,只有身在太医院才知道太医院的手段有多高明,更能看到这里的水有多深,杀人于无形都是基本功。
后宫、权臣、锦衣卫、十二监,包括皇上,一双双眼睛都盯着太医院。
一个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
他只是个小小的七品御医,无权无势,侥幸跟徐辉祖有些交情,也无济于事。
因为这次面对的是皇权,他知道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他。
给太子翻案?朱武运想想都可怕,侄儿还是太幼稚了。
朱长卿的到来让大牢再次骚动起来。
大家一眼认出这就是上次来的那个小哥。
跟上回一样,他还是带着蒋瓛和杨靖。
堂堂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和刑部侍郎杨靖还是跟小弟一样跟在他后面。
朱长卿径直走到朱武运的牢房前。
朱武运怔怔的望着他,情不自禁交代起了后事:“长卿,咱家那个老院子你想卖就卖了吧,以后带着你妹妹住在客栈,日子也能宽裕些。我去年跟魏国公说过,再过两年找个机会让你剥离商籍,进衙门当个小吏。”
以朱长卿的身份当官是难了,但是脱籍以后做个小吏还是没问题的,毕竟有徐辉祖撑着。
朱长卿瞄了牢头一眼:“开门。”
牢头一愣,看向杨靖。
杨靖点头。
牢头赶紧开门。
朱武运吓一跳:“这是怎么了?”
朱长卿道:“二叔,跟我进宫状告朱允炆。”
朱武运五官立刻皱在一起,苦巴巴的说:“叔求你了,活着不好吗?”
朱长卿拉着他往外走:“告赢了咱们全家都能活。”
朱武运猛地往后一撤,坚决不走:“告输了咱们全家都得死!你不可能告赢!”
面对这似曾相识的一幕,蒋瓛和杨靖都默不作声,甚至往后退了两步。
这是亲情跟皇权的拉锯战,两人年纪跟朱武运差不多,自然感同身受,换做他们也不敢状告皇长孙,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大牢里,给儿女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