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嘉靖帝的建筑情怀(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签到大明:肩扛两京十三省》最新章节。
嘉靖登基以来一直特别重视礼仪,尤其关于皇室宗庙的改制问题,也就是这个时期,朱棣才从文皇帝被改成为明成祖,可以说在当时皇室宗庙问题也曾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
在这个时期的祖庙,德祖的神位(朱百六)被恭敬地安置在了祧庙之中,这是太祖皇帝首次在死后获得了生前那般至高无上的尊崇。
他被尊称为始祖,位于太庙的正中,面朝南方,享受着后人的祭拜。
而到了嘉靖皇帝在位时,嘉靖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废除当时实行的“同堂异室”制度。
在嘉靖看来,从太宗皇帝开始,每一位登基的帝王都应当拥有自己独立的庙宇,各自朝南而坐,享受专属的祭祀。
嘉靖认为,如今这种“父子兄弟同处一室”的做法,从礼制上来说,并不妥当。
世宗皇帝召集了朝廷中的阁僚和负责礼仪的大臣们,向他们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简单的意思就是,老朱家这些当过皇帝的,应该一人一个庙。
这个时候,张璁已经因为被罢官回家,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上坐着的是翟銮和李时,而夏言则刚刚升任为礼部尚书。
对于世宗皇帝的想法,这三位虽然在理论上没有提出直接的反驳,但他们心中都明白,真要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李时首先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太庙的规制宏大,如果真要改建,那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夏言则从祭祀的角度出发,担心如果将来按照世宗的想法,一日之内要祭祀九座庙宇,那皇帝陛下恐怕会过于劳累,不利于龙体安康。
世宗皇帝显然对于这些问题早已有了深思熟虑,大殿和寝殿都可以保持不变,至于祭祀,可以一天祭一座庙,或者派遣官员代为祭祀,这样既不会过于劳民伤财,也不会让皇帝太过疲惫。
然而,翟銮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太庙两侧的庑廊南北长度较短,如果要增设庙宇和寝宫,空间上恐怕难以容纳。
这时,嘉靖皇帝终于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他说,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父亲(皇考)能够朝南而坐,独自享受世庙的祭祀,而太宗以下的历代皇帝却只能面朝东西,无法享受到这样的专祀。
他引用了《尚书》中的一句话:“礼无丰昵”,意思是礼仪不能过于繁琐或亲近,但这样的现状让他内心感到不安。
嘉靖皇帝的这番话,说得恳切而真挚,大臣们虽然无法直接反对,但也只能表达出自己的“深深感动”。
面对这样的局面,夏言只好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提出太庙两侧的土地并不宽裕,这是关乎宗庙的大事,应该详细测量后再做决定。
世宗皇帝听后,便命夏言负责此事,务必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他说,郊庙祭祀是国家的大事,他已经对天地百神的祭祀典礼进行了整顿,唯独宗庙的礼仪还沿袭着“同堂异室”的制度。
张璁走了,这种活落到了夏言头上,夏言也是从此刻开始明白张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