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举荐朱屠的生物学(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最新章节。

国子监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应天府权贵们的子嗣。

国子监本来是在应天府,也被叫做是应天府学,后来不仅改了名字。

叫国子监。

地址也迁移到凤阳去了。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孩子家都在应天府。

被老师教育后,就直接跑回家告状。

可这些淮西勋贵都是五大三粗的粗人。

遇到讲道理的还好。

要是遇见护犊子,还不讲道理的。

直接就是找上门,把国子监的先生一顿揍。

可,能去国子监当博士先生教书的,哪个不是六十岁左右的大儒。

因此,这些先生纷纷请辞,教不了。

不容打,不容骂,甚至说都说不得,还教个屁的书。

回家养老算了。

因为这事,他还出言训斥过这些人,甚至去安抚这些老先生受伤的心灵。

可没过几天。

又传出国子监里的老先生被人扣屎盆子了。

最终无奈,他只能下令,让国子监搬迁去祖地凤阳府。

皇子也去,无一例外。

正如朱标说的那样,朱屠五大三粗,能教什么?

李文忠却是回应道。

“朱屠虽不懂儒学,但他可以教生物学。”

朱元璋和朱标相视一眼。

这三字他们两个都认识。

可怎么加在一起,感觉就有些懵圈。

朱元璋困惑道。

“生物学?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小众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在这时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学派学说。

虽不能具体为多少,但汉书,隋书都记载了,大约有上千种学派。

只不过最终能被广泛流传,且影响力大的,只有十二家。

如:儒家,法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等。

这些没有被流传下来的,要么被吸纳,要么销声匿迹。

生物学……应该就是被吸纳或者销声匿迹的小学派。

“保儿,你该不会是被骗了吧?”

在朱元璋眼中,但凡是有用的学说,基本上都被主流学说给吸纳了。

那些销声匿迹的学说,要么是忽悠人的,要么是根本没用,逻辑混乱的。

有用的,基本都流传下来了。

例如儒家道德,兵家战争,法家制度,道家规律等等。

李文忠微微摇了摇头。

“臣可以肯定,生物学绝不是什么招摇撞骗之学!”

“皇上可知,我们第二次北伐失利,其根本原因何在?”

虽然不明白李文忠要干嘛。

不过他还是回应道。

“马匹稀少,辎重运输太远,水土不服,骄兵。”

这也是他对徐达陈奏书的总结。

四个主要原因,马匹,辎重,环境,心态。

“那皇上可知,南方将士为何在前往北方作战,会水土不服?”

朱元璋沉默。

这倒是给自己问住了。

毕竟史书上对于这种事情,也就记载四个字:不习水土,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

谁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

只知道,从南方人去北方,会生病。

北方人去南方,也会生疾病。

其中最好的案例其实也就是曹操的赤壁之战。

一场瘟疫,彻底破灭曹操灭吴的战略。

瘟疫所造成军队死亡人数,并不亚于火攻带来的死亡人数。

甚至其危害要更大。

相较于烈火焚烧。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让人害怕,也对军队士气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