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官斗国斗(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历开元:流浪皇子创业史》最新章节。
北地,吴范王卢崔的主家倒了;南部,吴范王卢崔分支继续存在。甚至,其他五国的主家还在!
不管造反真假,这个仇是结下了。所谓‘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是也!
北6郡的小世家嘛,开始受到朝中官员和士林的攻击,有时是言语的,有时是武力的。为此,杨继也是无可奈何:‘哪家都有龌龊。人家裤裆里有屎,也不会脱了裤子给大家看呀。’
嘉兴15年在平静中来临。只是总体平静而已。
以杨继为首的一批人,受到的攻击频率不高,危险程度却很高。索性,这些人一半住到济源,以感知朝堂;一半留在老家,以稳定后方。
尽管如此,还是遇到了多次暗杀。殷正庆差点被刺杀于郡衙门前,李为敢差点被毒死在家里,秦东岚差点被落水而亡,秦方志、刘旺达差点被射杀于军营门口。就连杨继,也差点被勒死在家中。
宝玉从学生那里收到这些消息,就讲了大课《治乱循环》,非核心不能听之。
宝玉说:
“这天下是谁人之天下呢?
有人说这天下是皇帝家的,有人说这天下是世家的。可先生我说,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的根基是人,人是一切的决定因素。没有属下,任何老板都是光杆。被火烧了就只能是长炭(长叹)。
<宝玉真就在现场拿出一根烧黑的竹竿---长炭。台下一阵哄笑!>
有人说皇帝富有四海,享尽人间繁华。其实不然。要只是论物质享受,咱敢说,曲村的就是天下最好的,皇宫里的比曲村甚至比许多世家还差上一些。
有人说皇帝一句话,何人敢不听?可各大世家把持朝堂官员任免,要是一上朝全是反对之声,皇帝说话还能管用?
可能有人会说,皇帝可以出动军队。
可皇帝是要治理好天下,才能获得最大的好处。就冲这一条,就得皇帝让步。皇帝,其实也是可怜人!
其实,皇帝和底层国民才应该是同谋,高门大族一直都是皇权的敌人。为何,因为国史大册是世家大族修的,他们掌握并限制了文教的发展传播。而皇帝想破开这个樊篱,底层国民也想实现阶层跃升。就像大夫们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一个经常有阶层流动的社会,才是正常的社会。就如同人的生老病死,就如同人每天的吃喝拉撒。
要是只吃饭不拉屎,也没有人憋的住。<台下又有哄笑声。>
咱很愿相信,大部分成年皇帝都是有雄心壮志的,更想要青史留美名。奈何,他们无法改变朝堂格局。他们更没想过去造自己的反。
哪次改朝换代,不是世家上位呢?至少在咱看到的《国榷》上,全是如此。看似是改朝换代,其实不过是换了个家族做皇帝而已。世家还是那些世家,有的是两千多年不倒。换个家族当皇室,他们照样荣华富贵。
世家就想啊,你这个皇帝是我们推上去的,总得给点好处吧。于是一大堆公侯分封了出来。而且这些土地是免税的。更有甚者,一家人能出十几个有爵位的人。
每次开国时,天下已经死了八九成的人,空下的土地是很多的。所以那时,人人都可以得到土地。或多或少而已。
新朝的世家,有了官方承认,有了大量土地财富,该知足了吧?道理上,完全应该。可就像咱曲村做生意一样,谁不想明年赚更多的钱?你们想,咱也想。
于是,世家就开始或购买、或侵占,就有了更多土地。世家的土地多了,平民的土地自然就少了,沦为佃户的人、卖身为奴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国家的税收从哪里来,主要是从田地里来,还有人头税。
有人就想啊,我就十亩地,为什么要让我交三十亩的税。这小吏就说啦,上面让咱咋收咱就咋收。你不交,就将你关进大牢。小民就只能交税。所以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越到王朝末期,就越难收税。为什么呢?因为民众已经没有土地了,去当了佃户。一亩地收一担,五斗归了东家,四斗归了官府。要是赶上战乱天灾,最后的一斗也要被抢走。
饥饿的流民满地走的时候,白骨露于野的时候,新的治乱循环又开始了,又要天下大乱、改朝换代了。
所以咱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天下,是何人之天下?这天下本应是我等这样人的天下。这天下,本就不应该有土地买卖。这天下,本就应该通过考试录取人才,而不是谁家地多、谁家名士多,谁家就当官。所有国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
当然,咱不想你们去造反。这是不明智的。咱希望,终有一天,咱们能让这个天下对普通人更好一些,让这天下多些公平正义与小民尊严。
而不是每隔数百年,就来一次天下大乱,来一次十室九空!”
杨致达问:“先生,就不能改变这个乱象吗?”
宝玉:“能改变。可这会死千千万万的人!而且,大部人完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死去了。这就是一个新王朝建立,两三代人就有一个盛世的原因。”
姚方志:“先生,就没有其他办法?”
宝玉:“也有。可这也就意味着你不容于现在的天下,不容于任何一个朝堂。有钱有势力的人,都想将你除之而后快!”
雪梨:“那草原呢?”
宝玉:“草原是很落后的地方,不事生产,相互攻杀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自己人的粮食不够吃了,就只能抢别人的。比如南下齐国、晋国来抢。除非中原王朝到了末世,不然草原人也进不来。就算进来了,几代人之后他们也会被中原人同化,变成新的世家。”
安馨:“那要是我们曲村人进入草原呢?”
宝玉:“这个。只能梦里想想!下一个问题。”
众人:“哈哈哈哈!”
宝玉:“或许,北方某地,有个秘密通道。我们可以悄悄过去,再开发出一个比曲村更大的地盘。就可以实验一番。这个,就不敢空想了。听说晋国那边有。可咱去不了啊。咱说过什么,你们还记得吗?”
众人:“空谈误,实干兴。”
宝玉:“实际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可为什么朝廷里尽是些爱空谈的家伙呢?就是因为他们是世家子弟,从小没吃过苦,没受过穷,更没有流浪过,没被人欺负过。书上的许多道理,不是世家编写出来的正确的废话。不识字的人,容易上读书人的当;读书太多的人,容易上书本的当!
许多人,一辈子过得太顺利,基本就会傻掉废掉。山林中没有了老虎,这些野猴子就敢跳出来称王称霸。直到被现实毒打后才会醒来。比如吴范王卢崔五家的灭亡。就在几个月前,咱家的商队还被他们打劫呢。”
杨文清:“世家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宝玉:“有的,倒是有一家可取。希望你们是同宗。那就是太史杨家。这个杨家,只要是子女成年结婚,就要分家分地,送出去另过,让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家族最多办个学堂,给点教化。主要还是靠自己。比如那个杨勇将军吧,年少时也是穷困潦倒,不一样从一个大头兵开始,一路当上了边军统帅。所以,几千年来,哪个帝王都没想过灭掉太史杨家。杨家人也从来不过于看重名利。也只有这样的异类,才能活的长久。”
沈从文:“那只能等天下有变啦。”
宝玉:“这个天下大势,可是不好等。咱送大家一首《神童诗》吧,稍候写出来。其中有四句,你们肯定喜欢。”就见宝玉开始书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众人:“谢过先生!”
----------------
嘉兴15年4月3日,宝主收到了济源方面的消息,晋国水陆两军正沿汉江东进,进攻齐国。
宝玉一行人快速出发济源,先去悄悄去了杨继家:“杨大人,朝中何人反战,何人要投降?”
杨继:“你小子当真要闹腾一下子?”
宝玉:“咱只是找您确认一下。您就算反对,咱也是要混水摸鱼的。”
杨继:“你经常如此行险,吾怎敢将女儿嫁予你?”
宝玉:“咱一个人就能制造雁门雪崩,算不算行险?那可是灭了三十多万人!”
杨继:“就知道拦不住你。咱给你一份名单吧。红为用,黑为弃。你自己看着办。吾什么也不知道!”
宝玉:“要的就是这个!谢过岳父大人了,改日再来给您送稿费!”
离开后,宝玉又悄悄到了秦方志家里。
宝玉拱手作揖,小声的说:“贾宝玉,见过秦大将军。”
秦方志也小声的说:“先生客气了。我儿承蒙先生教导,已大有长进。是咱要谢过先生才是。先生请坐!”
宝玉直接开门见山:“请将军屏退左右。咱要说件大事儿。”秦方志就挥挥手,下人们就离开了。“咱就直接说了,雁门雪崩和北边五个世家被灭,其实都是咱的手笔。这次来......”
秦方志震惊的直接从椅子上滑落下来:“什么?都是你干的?”
宝玉会意一笑:“确实是。你的军粮也是咱提供的。不然你以为是谁灭了百来个土匪窝儿。这天下哪有什么神仙。咱送您门神稿费的时候,就让人劝过您的呀。”
秦方志回座:“这倒是。可事情从先生这里得到确认,还说得如此淡然,就让人更加惊奇了。先生虽不在朝堂,却深刻影响着朝堂。”
宝玉:“这次来,是想知道,抗击晋军的将领之中,哪些人不太可信。”
秦方志:“这第一回见面,先生就如此直接吗?”
宝玉:“不直接不行啊。”于是,宝玉讲了他在《国榷》中的发现,尤其是天下每120-130年就有一次气候突变,天下会旱涝不断。“秦将军,上一次气候突变,大晋朝就亡了呀。距离下一次,没几年了。搞不好就会再来一次天下大乱、十室九空。”
秦方志:“真有如此严重?”
宝玉:“咱这也是以史为鉴!不管它是否发生,做好准备总是好的。毕竟,咱们现在都是齐国人!即便不爱国,也会爱自己的家。”
秦方志:“好吧。咱告诉先生。”
宝玉也从秦方志这里拿到了名单。后宝玉提醒道:“秦将军可要坚守底线,不要把咱的事情告知任何人,包括皇帝,不然我们就是仇人了。秦将军保重。”
秦方志从宝玉的眼中看到了不容置疑的决绝,甚至有一瞬间秦方志都被宝玉的气势吓到了,丝丝冷汗从背后滴落。
-----------------
国都所在之地,是济源郡,济水在这里汇入汉水。济源郡西边是泰安郡,保住此地,则国泰民安;济源郡之北是济水郡,从高唐郡的犄角旮旯里,可以翻山越岭的过去。可曲村人是谁?是一群基建狂魔。在太岳山、齐山交汇处的天碑峰下,曲村人再次炸开了山岭,修了水泥道路。没错,这里又被曲村人大片买下。宝玉派出田文德、沈从文率领5千人守在这里。
晋背山、太岳山被汉水一切两半,而这一段却是水流平缓,最适合行船。历来都是两国重点防御之地,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争夺。
这次国战,晋国水陆两军就是自汉水上游而来。齐国原以为晋军会首先拿下平坦的南部,毕竟晋背山是那么的低矮。可晋军却在北岸直奔济源郡而来。
齐国太祖有句话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话初一听来,很提气。可世家大族掌握着权利,皇帝大部分时候就像个吉祥物。事情要是顺利,就是官员的功劳;事情不顺利,就是皇帝无道。这又是典型的既当又立。想到这里,宝玉想起熊猫家的杨广,他真是青史中的一个可怜娃娃。
4月10日,由曲村人假扮的晋军,正在同当地豪强林家、汤家、还有实力大损的吴范王卢崔残余商量着投降事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