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奖励(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历开元:流浪皇子创业史》最新章节。

杀了一些人,就要奖励一些人。

曲村80条好汉,就收了宝玉的奖励。

宝玉说:“原本,我们灭土匪的时候,就获得了不少银子。可兄长怕你们藏不住钱,更怕你们乱花钱,还怕你的钱被偷被骗了。现在好了,全都住进了坚固的水泥房,就算是地龙翻身也不怕。兄长我决定,每人至少分5百两银子,头目另加1百两。这样算下来,就是近4万多两了。”

在场面的80人,基本都是没什么见识的,一个个的眼睛都瞪圆了,口水都差点流了出来。

宝玉接着说:“东家我有言在先,凡是拿了钱的,想离开的,咱绝不拦着。这里有几十份房契,到了外面咱会送一套小院子给你。

留下的兄弟,今后就是咱的心腹之人了,咱就会一直好好操练你们,更会严格要求你们。什么欺负弱小、什么赌钱劫道、上青楼逛窑子的事,绝对不能干。只要是咱发现了,马上滚蛋。

可只要是离开了,就再没有回曲村就没机会了。今后大道朝天,咱们各走半边。有想离开的吗?”

还真有30个人站出来了,想要离开。

宝玉很大方很柔和的说:“好!东家我尊重兄弟们的选择。吉隆,给他们分钱吧。离开的兄弟,给每人再送3百两,算是个情分。”于是,开始分钱,并装上马车。众人惊奇的发现,曲村本地人没有一个离开的,倒是原西坡寨的人几乎要走光了。

“留下的兄弟,也不要埋怨他们,大家都是人,路是自己选的。无关对错!”宝玉最后确认:“还有人想离开吗?”

看到离开还能多拿3百两,又有7人犹犹豫豫的站了出来。宝玉明明看到了他们之中那些不和谐的目光交流。

宝玉说:“那咱就祝兄弟们好运啦!增田,准备好马车,明天送兄弟们带着一家人离开。想跟着走的,可以一起走。咱一样不拦着!”

贾增田:“咱稍候就安排下去!”

赵吉隆小声提醒道:“留下的除了田家兄弟,还有一个叫罗青云,是田文德的内弟!”

宝玉小声:“虽然失去了一些钱财,何尝不是祛除了一大隐患。这些人,可能原本就是奸细。就算是他们想过安生日子,那些世家也不会放过他们。通知郭天启,到了那边,一定要盯紧了这些人!”

赵吉隆小声:“晚点儿咱就去办!”

-----------------

翌日。

一起离开的,居然有一千多人。

人群中,田文德一家在挥泪送别,可没有一个人回头。赵吉隆则是按户奉送10贯钱,做足人前人后的戏码。

宝玉看着离开的人群说:“田兄啊,这些人当初就没把你当兄弟,你只是他们推出来的替死鬼。如果不是咱来了,指不定你会和李家村的人是一样的下场。”

田文德惊出了一身冷汗,自言自语道:“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咱一直觉得咱没能力压服他们,可他们就是一起推举咱做寨主。原来是这样啊。”

宝玉安排道:“吉隆、文德,要是三天内再有人要离开,就让他们走!就算是连蒙带吓唬的,也要再赶走一些人!过了后天,还想走的。就要认真查一查了!”

赵吉隆:“遵命!”

田文德:“遵命!”

宝玉再召集剩下的43人开会。

宝玉说:“

今天开会就两件事。

第一,接着分钱。今天离开曲村的全TNND的是傻B,脑子不够用。咱们拿下的又不止一个山寨,是百十个山寨。当然,大部分的钱粮被官军拿走了。可咱留下的银子也不少。我们这四十兄弟,每人再分1500两。”

田文德一屁股坐下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东家,分多少?”

宝玉:“每人分1500两啊!东家不是说梦话。吉隆,抬上来吧!”43个好汉就看到十几箱银子抬了上来,白花花的银子,直接晃瞎了人的双眼。

宝玉:“还有,第一批招募的1200护卫,每人发15两奖励。第二批招募的800护卫,每人发5两奖励。”

其中有个兄弟跳了出来:“东家英明!”宝玉一直盯着他。想不起来他叫什么名字。

43人再一起欢呼:“东家英明!”

见宝玉还是一直看着抢先发声的人。赵吉隆提醒道:“东家,他就是何四维!”

宝玉:“四维兄啊,这次可以还清全部债务了吧?”

何四维:“回东家的话,可以,还有不少富余呢。”

宝玉:“哈哈哈哈。你早就应该跳出来,不然谁想起你!我们曲村现在有5万多人,今后说不定会来50万人。你不努力表现,就没人记的住你。知道吗?”

何四维:“回东家的话,知道啦!哈哈哈哈,谢谢东家!”

宝玉:“你之前都做过什么生意?”

何四维:“回东家的话,咱贩卖过草原的皮货。”

宝玉:“那你知道天郎国是怎么没的吗?”

何四维:“这个还真不知道。咱没出过关,只是在雁门一带进货!去年在雁门关,被另一个同行勾结土匪给抢了!所以,欠的钱就还不上了!不过东家,那个土匪窝已经被扫平了。咱还在山下给官军引过路呢。嘿嘿!”

宝玉:“兄弟们,都看到了吧,单枪匹马的做生意,很容易被人算计、被人打劫。我们曲村今后可是要带着大刀经商的,我们要有自己的护卫队伍。今后啊,我们这43人,一半可能是店铺掌柜的,一半可能就是护卫队长。我们要对自己狠一点儿。男人在家里不狠,后宅肯定不稳。男人在外面不狠,打下多少家业也是白混!都是杀过恶人见过血的爷们儿了,咱不怕!”

43个好汉:“兄长英明!”

宝玉:“兄弟们,要是新收的兄弟说,钱怎么分的这么少?你们应该怎么说?”

张来顺就走到人前表演:“要我说,就是这样---你们这一个个的,怎么不早点投奔曲村呢?怎么就不跟着东家一起灭土匪呢?早TND干啥去了?当然,现在也不晚。看到咱了没?咱给东家立过功。你们要是立功了,当管事了,给东家赚大钱了,东家也不会亏待你们!”

贾增发也开始表演:“要我说,就是这样---兄弟们,谁有本事谁拿大钱呀。要不,你就是赶早了。早一年投奔曲村。晚了也没关系,好好种地做工,好好做伙计呀。只要好好干,只要能赚钱。东家就会给你分钱。像黎管家、傅管家一样有本事也行。你要是没本事,那咱也帮不了你!什么,你想要学本事啊?咱们曲村有学堂,有工坊,今后还有商队、有店铺,能学的可多了。能学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各自的表演。

宝玉:“对对对!就这么说。但有一条啊,拿1500两这事儿,先别说出去。你们说多了,东家会忍不住在夜里光顾你家的。你们要学会关上门在自己家里偷着乐。”

四十个好汉:“哈哈哈哈!”众人笑得很爽朗,很放肆,很开怀,宝玉很安心。

-----------------

6月上旬,曲村人一起收获了夏粮小麦,又开始种植秋粮。更北边的地方,又有数百万亩盐碱地被改造了出来。牙山北段的地方,山岭被炸开,盘龙河水过山而入,形成了龙牙湖。再往北去,又有了银杏湖、银龙湖、柿子湖。许多山地被改造成了梯田,更有溪水沿着水泥修筑的沟渠流淌着。

地多了怎么办?再招募些流民过来呀。不同的是,这次一开始就发动各种诉苦,紧接着就是流民自己的公审大会,最后才是宣誓效忠曲村。又5万人分批次的进入曲村地界,建设新家园。

曲村人继续发财,商业和护卫队伍继续扩张,又许多人才被挖掘、选举了出来。落魄士子也达到了三百多人。

7月,新的调整也开始了。

姚方志、杨文德、田文德、苗开疆、何四维成为实习村管组长,沈从文、朱致胜、米仓煌、贝无双、田文静为实习教导(与组长同级),以12-15个村为一组朝廷管理。在他们之上,是村政管家黎青河,大督导傅永年。

周正业为商业总管,陶勇为督导,成立盐务、铁器、陶瓷、煤炭食品、房屋营造、酒楼、书本文具七个商业组,贾增田、贾增水、贾增良、贾增四、贾增发、赵吉隆、张来顺为管事,以梅庆林、高知来、余正方、陈惟达、江成渔、顾良用、钱大业为实习教导(与管理同级)。

郭天启为护村队长,高凌峰为教导。护卫队并入护村队。

穆钢为铁器营管事、陶敢为陶瓷营管事、李班为木工营管事,从新旧工匠中选出的金胜、祝捷、龚器分任代理教导。

经过人口统计,在曲村治下的10万多人口中,四十以上者,不足一成,16-40之间者近八成,16岁以下者占一成多;整体比例中,女53%,男47%。

一万多的孩子,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于是每个村管组再修建一所学校,原来的教学计划被推迟,在一个月的急训之后,先生们被分配到各个学校,并由组长和指导兼管学校,所有8-16岁的孩子都要入学,第一年只教授拼音识字。就这样,也有6千多人进入了学校。

宝玉又让张来兴、赵吉庆则组织了少年营,宝玉和一些先生们单独带他们学习。

有人不服,不想让孩子入学。

宝玉就放话说:“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不服好啊,就降工钱、加田租。再不服,房子别住了,地别种了,给老子滚蛋。”宝玉也不忘记让步,“农忙再放孩子们回家干活。”

-----------------

世家高门的子弟终究是没有来。刘叁吾、殷正庆、李为敢、秦东岚、韩钦元、杨勇家的小儿子全来了,还真就送上了千两银子,也没带仆人家丁。

宝玉也是投桃报李,马上安排人给五家人送上了曲村的书册、家具、瓷器、雪盐、蜂窝煤、双层耐火炉等优质商品。让他们孩子回信,感谢他们信任贾家、信任曲村。自然的,也没忘记给杨继家送一套。

于是,七个商业管事带着商队出发了,大张旗鼓的上门,给几家人送礼,讲解用法。管事们也是热情,竟然带了厨子、酱油、酸醋、大豆油、蔬菜,到各家教授如何做菜,最后各家的厨房全换成了贾家的商品。

有个下人都说:“这哪里是少爷的先生,这明明是全家人的先生。你看看,这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盘碗杯碟壶勺筷瓶全套都是贾家的,书是贾家印的,菜也是从贾家买的,客厅的字画也是贾先生亲自手书的。唉,这贾家也太厉害了。”

还有小人说:“你家才到哪儿。我主家的房子都是贾家帮忙建起来的,全用上了透明玻璃。不仅比老宅子省了3成银子,还更加坚固耐用呢。那柱子、那墙像石头一样硬。贾家人说,全部一体成型的房子,就算是地龙翻身,也不怕!”

来往几年的客人也好上了这一口。贾家的酒楼也借势红火起来。酒楼的名字叫天然居,店门口的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来人无不说:“老板好文采呀!”

各家的女眷,还收到了曲村的香水。一时间,人人争抢。

奈何曲村人说了,“这是东家的独家秘方,原料极其难得,只做出了几十瓶而已。再想要,就得明年了。”妇人们很是失望,就向自家夫君抱怨。

宝玉也收到了来信。宝玉还是各家的小子回信说:“非不赠也,实无货也!非不念情也,实无原料也!”

大清河下游的汉漳、汉阳、济宁三郡有了曲村贾家的商铺、酒楼。临清各县自然也安排上了。新种下,大豆、花生、辣椒等经济作物长成,还要几个月。要是不限量供应,就要再等几年了。

尽管如此,曲村商业团队还是拿出地窖里的库存,安排自家的商贩走街串巷,培养消费习惯:

1、卖早餐,如豆浆、油条、八宝粥、胡辣汤、酱油之类。

2、卖火炉、卖蜂窝煤,顺便上门教授炒菜技艺。

3、卖广告,让各家各户、高门小民的人给曲村商号介绍生意,并付提成。

曲村已经在规划分区域商业种植了,每一块地的产出都会带来着贾家未来商业版图的扩张。宝玉相信:“有土豆甘薯这样的神奇物种在,所有人都不会挨饿。”

-----------------

8月,曲村人开始挖土豆、挖甘薯。

经过几十个村的村民见证,土豆的平均产量达到了50担以上,甘薯的平均产量达到了30担以上。即便是新开垦的土地,土豆也能达到30担以上,甘薯也超过了15担.

贾增田:“这就是兄长说的‘咱就能保证明年秋天之后,乡亲们永不挨饿’。咱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