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过冬(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历开元:流浪皇子创业史》最新章节。

革命工作不是请客吃饭,总有一些人会让革命工作变得不是请客就是吃饭。

可莲花山这三万多人,要全收下来,还要让人家归心,可不就是要请客吃饭嘛。

每个人活着,都是被一种叫作希望(欲望)的东西在吊着。古代如此,现在如此,换个星球也是如此。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如今,宝玉家的草台班子要开张了。别管这家业是谁留下的,既然走上了大东家的位置,就必然想要守住家业,如果有机会就要壮大江山。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为身在最高层”。即便宝玉不想往前走,也会有推着自己往前走。曲村人如此,西坡寨的人如此,流民更会如此。人啊,只要上位了,就没几个愿意下来。

酱豆白菜被大量的拿了出来,大清河里的鱼被捞了上来,豆腐被大量制作了出来,各个‘洞府’成了欢乐的海洋。本来只是一锅锅酸菜鱼豆腐,后来全成了大乱炖,只要是吃的,都往锅里放,都往嘴里磅。

衣衫破烂的流民们,一个个的都吃的美了。

有人问:“原来咱们都是要冻死饿死的,是谁收下了咱们?”

就人在回应:“当然贾东家!当然是贾东家!”

“有吃有喝,有火炉,冬天不会冻饿而死,我们应该感恩谁?”

“当然是感恩贾东家!”

“我们吃了人家的饭,要不要留下来报恩?”

有人表态:“我想留下!”

就有响应:“我也想留下!”

一个山洞里开始议论了,6个山洞就全部开始议论。

议论的主题就是:“我们这些人,今后的出路在哪儿?”

六群人,议论来、议论去,也没有一个结果。

最后,曲村人出了个主意:

“第一,没有手艺,愿意离开的,可以自便。贾东家每人赠送30斤米,一百文铜钱。

第二,想留下的,就要入籍曲村,成为贾东家的佃户,要向主家效忠。无主家有允许,不得私自离开。主家定例,只要是开垦了土地,每年只收两成租子。开春之后,主家会为所有人安排营生,开春之后,一日保证会有三餐,饭食定会管饱,只要干活就有工钱可拿;明年,主家会帮助所有人盖房子。

第三,主家的规矩,所有人今后不许下跪。所有人见所有人,不许下跪。除非是成亲、报恩和拜祭祖宗。

第四,16岁以上男子,全部都要参加训练、学习技艺。一个也不能少”

选择开始了。

一下子,走了三千多人。绝大部分都选择留下了。

分业分组也开始了,有特殊技能的,也被记录了下来。

赵吉隆、田青菜、贾增田等人,就开始到各个山洞里问话了:“想留下也可以,可你们都会些什么呀?有手艺的,东家马上会发赏钱!”

“老夫赵顺丰,是个大夫。这是咱的两个徒弟,齐安泰、顾双。咱身边还有几个是大夫。”

“大夫好,咱代东家收下了!曲屯那边分你们一套房子,你们一起住,每人赏赐五贯钱。”

“老夫黎青河,是个水工。开沟引渠比较在行。东家肯定有许多土地,咱引水过来,浇了地,收成能翻番的。”

“水工也不错,来年曲村要有大动静,有您老忙的。留下吧,曲屯那边分你们一套房子,赏五贯钱。”

“老夫傅永年,是农家。种地比较在行。比如说如何培养植物种子,如何施肥,如何耕种,咱都有办法。”

“东家说了,想有好庄稼,不仅要地好,种子也要好,灭虫也要做好。您老跟咱走吧,曲屯那边分你们一套房子,赏五贯钱。”

“咱叫苗开疆,曾经是个大头兵。有人顶替了咱家的世袭百户,咱也被人从军营里赶出来了。”

“俺是郭小虎,当过兵!”“俺是高大河,也当过兵!”

“不错不错,收下了。你们三个将会点功夫的全收拢起来,组成巡夜队伍。每人先赏两贯钱。”

“吾是姚方志”“吾是杨文清”“吾是沈从文”“吾是朱致胜”“吾是米仓煌”“吾是贝无双”“吾是......”

“太好了,诸位先生是有才之人,我曲村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每人赏赐十贯钱,随咱入住东家的大宅!姚先生、杨先生,你们两位位就临时做个管事,将各位先生的生活管起来。过去之后,每位先生再送一套衣服。”

-----------------

到处是坑坑洼洼,到处是漏风的房子,到处是皮包骨头的人群。

宝玉是相当受不了的,可眼下却也无能为力。那么只能做些能做的事情了。

先就地取材吧,为春种做些准备。

一个又一个消息在莲花山12洞府传播着:

“听说了嘛,木匠营那边开始伐木做大车(平板车)了。”

“铁匠营那边也开始做铁锨了,听说还有一种铁铧耕犁。”

“咱还看见了木头的床呢。说是,每个山洞里都要运来一批,大伙不用睡地上了。”

“木头椅子、木头桌子,也有。说不是,从今往后不用跪着吃饭了!”

“听说,那些被请去的先生,都有全套的木头家具可以用。还有一种叫摇椅的东西呢。”

“听说,东家最讨厌有人在他面前下跪。”

......

-----------------

曲屯,宝玉在家里正忙着造纸、烧制字模。其它的可以由先生工匠们先行折腾,复制一套印刷技术可是头等大事。

嘉兴11年11月21日

第一批制作精良的皮料纸做了出来。

<皮料纸的原料主要是落叶乔木中的楮树皮、桑树皮、青檀皮等。皮料始于蓝星熊猫家的东汉,逐渐取代麻纸成为纸中之首。其品种较多,一般称纸质较细、制作精良者为绵纸或宣纸。而纸质稍粗,纤维束较多者为皮纸。>

嘉兴11年11月23日

第一批横格子的空白线装本制作出来,只要是个识字的曲村人,宝玉就人手先送上一本,并告诉他们:“这是写字的纸书,一定要省着点用!”。

嘉兴11年11月28日

宝玉修改了一些内容,选用正楷字体,第一本齐国的纸书《菜根谭》印刷了出来。

宝玉命人快马将印刷版《菜根谭》和大量空白线装本送到临清杨继府上,每本后还附带了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杨继大喜,临清士林文坛震动!

嘉兴11年12月3日

熊猫家的帛书版《道德经》、当代中华版《道德经》印刷了出来。顺手的,宝玉带做了《曲村文集(一)》,将《马说》《师说》《岳阳楼记》等改头换面一番,全印刷出来。

很快的,杨继又收到了。

-----------------

随着纸书到达的,还有3万两银子,一车蔬菜,两个厨子。

贾增田已经像个小管家,姚方志、杨方清则是恢复了纶巾士子的模样。

姚方志告诉杨继:“好叫梅林先生知道,东家送这些钱,是给先生修撰史书之用。东家看到几房子的木简就头疼犯困。蔬菜和厨子,就送给大小姐啦。贾家有的美味,大小姐今天就能品尝到。”

杨继感动着:‘这小子也太仗义了。一直欠他的情,没想到还要欠他的债。’杨继说:“想来,这是真的了。别说你们东家了,咱看到了也犯困。不知你们东家可提了什么要求?”

杨文清说:“东家说,来年要是修书完成。一定要给我贾家一套。我贾家可以印刷出来,帮先生传播天下。”

杨继:“何为印刷?”

姚方志:“就是在石头上刻反字,再刷上墨,将纸张贴上去。梅林先生看到的纸书,就是这么印出来的。”

杨继轻捋胡须:“宝玉小先生真是大才呀。老夫代天下读书人谢过宝玉小先生。”说完,就深深一揖。身后的杨家门徒,也是一起作揖。

杨芷兰蹦蹦跳跳的出来了:“宝玉哥哥有给我准备礼物吗?”

贾增田:“好让大小姐知道,东家给你准备了玉石棋子,还有酱香肉干、芝麻烧饼。等春天来了,还有更多好吃的呢。我家四小姐五小姐,还让咱带来了两套棉衣。要是穿上它,即便在雪地里玩耍,也不会觉得冷了。”贾增田看了下众人:“我们东家说啦,愿意为天下文脉昌盛出一份力。此来,我曲村还带来煤一船,让先生温暖过年!”

杨继:“那老夫就笑纳了。不瞒你们,吾一直羡慕曲屯的火炉和烤肉。这煤球送来了,老夫也能在家享受美味了!啊哈哈哈哈......”

杨芷兰打开书本问道:“前面这些字都看的懂,后面就看不懂了。这是为什么呢?”

姚方志:“回大小姐,前面是常用字体,东家叫它繁体字。后面的是新字体,东家叫他简体字。您对照一下就知道,前后的都是同一篇文章。”

杨文清:“此简体纸书,目前只在临清有。其它地方,就不送了。他们想要书,就得花钱买了。”

杨天晖读了起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此千古文章也!”

杨天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又是千古文章!”

杨继:“为父亲看看。果真是千古文章!宝玉小先生真乃大才!”

姚方志微笑作揖:“可东家说,这文章是他梦里抄来的。”

杨文清也笑着作揖:“几位先生,咱也是从小熟读经典,从未见过此等文章。可东家坚持说,这文章就是他从梦里抄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