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公元前177年之南亚(一)(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公元前177年,巽伽王朝普希亚密特拉·巽伽在位。

公元前187年,印度历史上的孔雀王朝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政权更迭。

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大车王(Brihadratha),

被他的将军布舍耶密多罗(Pushyamitra Shunga)所暗杀,这标志着孔雀王朝的终结。

布舍耶密多罗,也被称为普希亚密特拉·巽伽(Pushyamitra Shunga),

在篡夺了王位之后,建立了巽伽王朝,因其出身于巽伽族而得名。

王朝的首都继续定在华氏城(Patliputra),这座城市在孔雀王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巽伽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印度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在王朝初期,布舍耶密多罗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抵御侵入印度西北部的希腊人。

这些希腊人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遗留势力,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布舍耶密多罗成功地与希腊人进行了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这使得他能够恢复马祭(Ashvamedha),这是一种古老的印度教仪式,象征着对领土和权力的确认。

在宗教政策方面,布舍耶密多罗与前任阿育王的做法截然不同。

他大力支持婆罗门教,反对佛教。

在他的统治时期,佛教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许多佛教寺院被毁,佛教徒被迫流离失所。

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当时社会宗教力量的重新分配,也导致了佛教在印度的衰落。

巽伽王朝时期的总体形势是逐渐衰落。

摩揭陀帝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局限于恒河流域的中部地区,

尽管在旁遮普的部分地区还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巽伽王朝共有10位国王,统治了112年。

到了公元前75年,末代君主提婆扑底(Devabhuti)被其大臣婆薮提婆(Vasudeva)所杀,这标志着巽伽王朝的灭亡。

巽伽王朝的灭亡,不仅是因为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政治不稳定,还因为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力。

这个时期的印度历史,是一系列王朝更迭和宗教冲突的缩影,

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复杂性。

巽伽王朝的兴衰,为后来的印度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为后来的印度教复兴和佛教的传播提供了历史背景。

巽伽氏族,作为婆罗门种姓的一部分,对婆罗门教有着深厚的信仰。

尽管普希亚密特拉·巽伽(Pushyamitra Shunga)通过篡位建立了巽伽王朝,

继承了孔雀王朝的政治遗产,但他所统治的领土规模远不及阿育王时期的广阔。

巽伽王朝在普希亚密特拉及其子统治的44年间,

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国力,但面临着来自多个方向的挑战。

在南方,巽伽王朝需要应对德干高原北部的邻国,这些地区在当时是政治和军事竞争的热点。

在西北方向,他们必须抵抗希腊人的侵袭,这些希腊人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留在了印度西北部,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在东南方,羯陵伽(Kalinga)的进攻也是巽伽王朝需要面对的威胁。

在大约100年的时间里,巽伽王朝逐渐失去了大部分领土,

势力范围不断向东退缩,最终只剩下摩揭陀地区,而羯陵伽则重新获得了独立。

在北方,希腊人吞并了阿富汗和旁遮普的一部分地区,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小公国。

布舍密陀罗(Pushyamitra Shunga)的统治范围向南可达纳巴达河(Narmada Rive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