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公元前177年之大汉王朝(五)(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公元前166年冬季,匈奴老上单于亲自率领14万大军南下,侵入北地郡,
其军队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等战略要地,
并烧毁了回中宫(秦汉时期的离宫,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匈奴的前锋部队甚至抵达了雍城(今宝鸡凤翔)、甘泉宫(今陕西淳化西北),
距离西汉王朝的统治中心长安仅200里,直接威胁到了西汉王朝的安全。
面对匈奴的大规模入侵,汉文帝刘恒迅速做出反应,命中尉周谷、郎中令张武为将军,
动员了千乘战车和十万骑兵,驻扎在长安附近,以加强京师的防卫。
同时,刘恒还任命了一系列将领,包括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
宁侯魏遫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
成侯董赤为前将军,他们被命令调动上郡、北地、陇西等地的兵马车骑,迎击匈奴的入侵。
老上单于在汉朝境内逗留了一个多月,期间汉军虽然成功将其驱逐出塞,但未能对匈奴军队造成重大的打击。
这次冲突之后,匈奴变得更加骄横,每年都侵入汉朝边境,杀害和掠夺人民和牲畜,
给云中、辽东等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代郡甚至遭受了万余人的伤亡。
西汉王朝对此深感忧虑,意识到单靠军事手段难以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因此不得不重新考虑与匈奴的外交关系。
为了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西汉王朝决定再次派遣使者与匈奴修好,恢复和亲政策。
这一政策的调整,反映了西汉王朝在军事和外交之间的权衡,
也显示了刘恒在处理边疆问题时的灵活性和现实主义态度。
和亲政策的恢复,虽然在短期内可能被视为一种妥协,但从长远来看,
它为西汉王朝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其能够在国内进行经济建设和军事准备,
为将来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162年,汉文帝刘恒为了维护边疆的和平,派遣使者向匈奴大单于传达敬意,询问其安康。
在这次外交往来中,刘恒表示愿意每年向匈奴提供秫(高粱)、蘖(大米)、金帛(黄金和丝绸)、绵絮等物资,
以此作为和亲政策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匈奴对汉朝边境的侵扰。
老上单于对此表示接受,同意恢复与西汉的和亲关系。
然而,这一政策在当时并未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贾谊,作为汉朝的一位有远见的官员,对此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他在上疏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匈奴侵甚侮甚,遇天子至不敬也,
为天下患至无已也。以汉而岁致金絮缯彩,是入贡职于蛮夷也”。
贾谊认为,匈奴对汉朝的侵略和侮辱已经到了极点,而汉朝每年向匈奴提供财物,
实际上是在向蛮夷屈服,这不仅损害了汉朝的尊严,也助长了匈奴的气焰。
到了公元前160年,老上稽粥单于去世,其子军臣继位,成为新的单于。
军臣单于继续重用中行说,一个曾在汉朝宫廷中服务的宦官,后来投降匈奴并成为其亲信。
中行说对汉朝的内部情况了如指掌,他的加入使得匈奴在对汉政策上更加狡猾和激进。
在中行说的影响下,军臣单于积极准备对汉朝发动攻击,这使得两国之间的关系再次紧张。
公元前158年,匈奴军臣单于断然拒绝继续和亲之约,决定对汉朝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他集结了6万精锐骑兵,兵分两路,每路3万骑,分别侵入汉朝的上郡和云中郡。
匈奴的这次入侵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许多无辜的百姓遭到杀害,财物被掠夺。
面对匈奴的突然入侵,汉文帝刘恒迅速做出反应,急忙调整军事部署以应对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