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笑谈痹论(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岳孙曰岐黄养生相声合集》最新章节。

逗:小岳 捧:老孙

小岳:老孙,今天我得跟您聊聊中医里的痹症,可有意思了。

老孙:痹症?这是啥病啊?

小岳:这痹症啊,简单说就是关节、肌肉这些地方出问题,又疼又酸又麻,活动还不利索。

老孙:哟,那这病因是啥呢?

小岳:要说这病因啊,主要是风、寒、湿这三种邪气搞的鬼。您想想,这风邪,到处乱窜,没个消停。(双手比划着四处乱挥)

老孙:是,这风邪不老实。

小岳:寒邪呢,就像个冷酷杀手,让咱们身体里的气血都冻住,运行不畅。(做出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

老孙:好家伙,这寒邪够狠的。

小岳:还有那湿邪,黏糊糊的,缠人得很,就像胶水一样,把咱们的关节、肌肉都黏住了。(双手做出被黏住的动作)

老孙:那这三种邪气是怎么让人得痹症的呢?

小岳:它们经常一起“作案”,风、寒、湿杂合在一起,趁咱们身体抵抗力弱的时候,就钻进身体里捣乱。比如您大冷天穿得少,又被风吹,还淋了雨,这邪气就可能找上门了。

老孙:这么容易就得病啊?

小岳:可不嘛,而且身体弱的人更容易中招。像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还有那些经常熬夜、劳累过度的年轻人,正气不足,就给了邪气可乘之机。

老孙:看来以后真得注意,不能给这些邪气机会。

小岳:对咯,所以平常得好好保养身体,别让风、寒、湿这些“坏家伙”有机会侵犯咱们,不然得了痹症,可就遭罪啦!老孙:确实得注意。不过这风、寒、湿三种邪气,引起的痹症还不一样吗?

小岳:那当然啦!先说这风气占上风的时候,就叫行痹。(边说边模仿走来走去的样子)

老孙:行痹有啥特点啊?

小岳:疼的地方不固定,今天这儿疼,明天那儿疼,跟和你捉迷藏似的。就好比你昨天还觉得手腕疼,想着贴个膏药吧,结果第二天膝盖又开始疼了,膏药都不知道贴哪儿好。(皱着眉头,无奈地摊手)

老孙:嘿,还真是够折腾人的。那寒邪为主呢?

小岳:寒邪占主导的是痛痹,那疼起来可真是钻心刺骨的。(双手紧紧捂住膝盖,表情痛苦)

老孙:这么严重啊!

小岳:可不是嘛,而且疼的地方还固定,不像行痹到处跑。另外,它怕冷不怕热,一遇到冷的,疼得更厉害;要是拿个热水袋敷一敷,或者烤烤火,还能稍微缓解点。

老孙:那这湿邪为主的痹症呢?

小岳:湿邪引起的叫着痹。得了这病,感觉身上特别沉重,就好像背着大石头走路。(弯下腰,做出负重的样子)关节还又肿又麻,活动起来别提多费劲了,就像被什么东西紧紧束缚住了一样。

老孙:这痹症还真是各有各的难受,以后可得多留意。

小岳:没错,了解清楚这些,咱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不然一不小心被痹症缠上,后悔都来不及!

老孙:确实得小心。听你讲完按邪气分,那按发病部位,痹症又有啥说法?

小岳:这可就多了,先说皮痹。(伸手摸摸自己胳膊上的皮肤)皮痹就在皮肤表层,得了这病,皮肤感觉特别敏感,轻轻一碰就不舒服,有时候还麻麻的,好像有小蚂蚁在爬。

老孙:哟,光听着就浑身不自在。那比皮痹再深一层呢?

小岳:再深点就是肌痹,发病在肌肉。得了肌痹,肌肉老是酸痛,使不上劲。您想想,平常咱们运动完,肌肉酸痛还能缓过来,可肌痹患者这酸痛一直都在,连抬个胳膊、走个路都费劲,干点体力活就更别提了。(皱着眉,模仿肌肉酸痛抬不起胳膊的样子)

老孙:这太影响生活了。那还有更严重的?

小岳:有啊,脉痹,出问题的是血脉。血脉不通畅,整个人的脸色都看着不对劲,青一块紫一块的。而且手脚经常发凉,严重的时候还会头晕眼花,感觉天旋地转的。(晃晃脑袋,装作头晕)

老孙:好家伙,都影响到头了。那还有呢?

小岳:筋痹也很麻烦,发病在筋。人身上的筋就像橡皮筋,得有弹性才能活动自如。得了筋痹,筋变得僵硬,弯个腰、伸个腿都困难,关节活动的时候还嘎吱嘎吱响,别提多难受了。(一边说一边生硬地扭动身体,模仿关节作响)

老孙: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最严重的呢?

小岳:最严重的是骨痹,病在骨头。得了骨痹,骨头又疼又重,感觉整个人都被压得矮了半截。晚上睡觉怎么躺都不舒服,有时候疼得人直冒冷汗,严重的连站都站不起来。(弓着腰,痛苦地直摇头)

老孙:这痹症真是太可怕了,看来平时真得好好爱护身体。

小岳:可不是嘛,咱多了解这些知识,早发现早预防,别等病痛找上门才后悔。

老孙:太对了,不过这痹症要是得了,之后会咋样呢?总不能一直这么难受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