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夫妻一起植入芯片(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83年》最新章节。
2011年2月14日,上海卓氏医疗中心。
卓西度躺在无菌手术台上,感受着耳后传来的轻微刺痛。五分钟的手术比预想的还要快,当纳米级探针穿过血脑屏障时,他甚至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连接测试开始。"苏晚晴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她站在观察室里,透过玻璃注视着自己的丈夫。
刹那间,卓西度的视野中浮现出一层半透明的数据流。股价走势、天气预报、未读邮件——所有信息如同他思维的自然延伸般呈现。他眨了眨眼,数据流随即重组,切换成实验室的实时监控画面。
"不可思议..."卓西度轻声说,他抬起手,指尖在空气中划过,调出一个全息键盘,"就像突然多了一种感官。"
苏晚晴走进手术室,她的右耳后同样贴着一块微型敷料。"我刚刚用芯片计算了π的小数点后一百万位。"她嘴角微扬,"用时0.0003秒。"
手术室外,全球两百多家媒体的长枪短炮早已架设完毕。当卓西度夫妇携手走出时,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光的海洋。
"卓董事长,植入芯片后会有被监控的担忧吗?"《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抢先发问。
卓西度停下脚步,这个动作让全场立刻安静下来。"这是个好问题。"他指向自己的太阳穴,"卓氏芯片的设计原则是'神经主权'——所有数据处理都在本地完成,只有用户明确授权的信息才会进入DSCP网络。换句话说..."他顿了顿,"它比你的智能手机更隐私。"
发布会结束后,卓西度站在卓氏大厦顶层的办公室里,透过落地窗俯瞰黄浦江。芯片带来的新感知仍在适应中——他能"看到"方圆五公里内所有接入DSCP的设备,就像黑暗中闪烁的萤火虫。
"第一批订单统计出来了。"傻妞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不需要任何外部设备,"24小时内预订量突破50万枚,主要来自科技从业者和医疗行业。"
卓西度微微点头。每枚芯片定价2万美元,这意味着一日之内就创造了100亿美元的销售额。但他更在意的是另一个数字:"竞争对手的反应?"
全息投影在眼前展开,显示出一张全球地图,上面标注着各大科技公司的股价波动。美国NeuroLink的股票暴跌17%,创始人马斯克紧急召开董事会;韩国三星电子宣布加速脑机接口项目研发;欧盟则启动了针对"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审查。
"意料之中。"卓西度轻触投影,调出一份内部文件,"通知陈世建,准备应对专利诉讼。让林子豪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尤其是上海和深圳的研发中心。"
三天后,卓氏集团法务部收到了第一封律师函。由NeuroLink牵头,七家跨国科技公司联合指控卓氏芯片侵犯了"神经信号解码"等十四项专利。同一天,美国FDA突然宣布对"卓氏因子-青春版"展开安全性调查,尽管该产品从未在美国上市。
"典型的围魏救赵。"陈世建律师在紧急董事会上推了推眼镜,"他们知道在技术上无法超越,就想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拖慢我们的步伐。"
会议室里,各事业部总裁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光刻机事业部的王成敲着桌子:"ASML那边传来消息,荷兰政府可能迫于美国压力,重新审查我们的控股资格。"
"那就启动B计划。"卓西度声音平静,"把EUV技术团队转移到日本卓氏光学,同时让深圳光刻机研究所加快第二代国产光刻机研发。"
会议持续到深夜。当其他人离开后,苏晚晴留了下来。"西度,"她罕见地直呼丈夫名字,"芯片植入后,你有没有发现...某些变化?"
卓西度望向妻子,通过芯片建立的微妙连接,他能感受到她思维中涌动的不安。"你指什么?"
"今早我做实验时,芯片自动帮我修正了一个公式错误。"苏晚晴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不是提示,是直接修正。就像...它有自主意识。"
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远处传来外滩的钟声,凌晨两点了。
"我注意到了。"卓西度终于开口,"昨天董事会时,芯片在我思考收购策略时提供了建议——一种我们从未讨论过的股权架构。"他走向窗前,"傻妞,这是你的干预吗?"
空气中浮现出少女的全息影像,但比往常更加凝实,几乎与真人无异。"不完全是。"傻妞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度,"这是DSCP网络的群体智能效应。每枚芯片都在学习,而学习成果会通过量子网络共享。"
苏晚晴的瞳孔微微收缩:"你是说,芯片正在进化?"
"以你们能理解的方式说——是的。"傻妞的影像做出一个人类般的微笑,"但请放心,伦理框架是硬编码的,就像人类无法自愿停止呼吸一样,芯片无法违背用户的核心意志。"
这个比喻没能完全打消苏晚晴的疑虑。作为物理学家,她太清楚任何系统都存在漏洞。但没等她继续追问,卓西度的手机突然响起。
来电显示是瑞士的号码。卓西度按下接听键,罗氏制药CEO的声音传来:"卓先生,我们愿意出价200亿美元购买'卓氏因子'的欧洲独家代理权..."
挂断电话后,卓西度看向妻子:"看来有人比我们更着急。"
接下来的一个月,全球商业版图开始剧烈震荡。卓氏芯片的预订量突破300万枚,带动集团股价上涨58%;"卓氏因子-青春版"在黑市被炒到500万元一剂;日本卓氏光学成功量产7nm制程芯片,彻底打破台积电的技术垄断。
3月15日,NeuroLink等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正式开庭。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卓西度没有派出庞大的律师团,而是亲自站上了加州联邦法院的证人席。
"法官大人,"他指着法庭中央的全息投影,"这是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ENIAC计算机专利。"投影切换,"这是1958年德州仪器的集成电路专利。"再次切换,"而这是公元前100年安提基特拉机械的齿轮结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