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包子专供?(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母女闯零零:俺妈挣钱,我躺平》最新章节。

二十二包子专供?

众人对视一眼,显然认可这个说法,但又都有点犹豫,谁都不肯说话。

其实倒未必是众人不愿意用这些下三流的手段,都是做生意的,能抢到生意谁不高兴?只不过没人愿意当枪打出头鸟里的那只“出头鸟”罢了。

这附近卖早餐的基本都是邻里邻居,就算不是什么好朋友,好歹也都混了个眼熟,且先不说到底能不能举报成功,这要是被人查出来了,自己的名声也得受损。毕竟他们这些老人多少都经历过,那个说句话都有可能被人挑出错的年代,是个人都知道,举报这事儿本身就不怎么光彩。

但同样是卖早餐,看着人家风生水起的,谁能不眼红?别以为什么商业竞争,就非得在那些大公司的人之间,冬天两个老头儿推个自行车卖糖葫芦,凑一起的都得拌两句嘴呢。

“你们不爱干我去干,本来大家都在这附近卖,谁都不打扰谁的,卖得好好的,结果她一出来,大家谁都没生意了,真让她靠这些下三流的手段彻底把生意抢走了,你们就高兴了?难道你们就不做早餐生意了?”

她的声音稍微有点大,有几个人回头看过来了,小孙赶紧闭上了嘴,压低声音说:“反正我是咽不下这口气,你们爱跟不跟。”小孙颇为不耐烦,看见小店门口几乎可以算人山人海,更是心烦了扭头就离开了这儿。

“哎呀,这叫什么话呀?”另一个年轻的女人追了出去,“李婶我去劝劝小孙啊。”

李婶点点头,叹了口气,只是盯着那个招牌上的“晓鸣同学”是内心油然而出地生出了一股不甘心。

她并不赞成那两个人的想法,她年纪大了,只觉得做生意就应该干干净净,按照良心做,让顾客吃个心安。

这辈子她也没什么别的能耐了,就包个包子,做点面点熬个粥,她40多岁的人了,手脚已经不如年轻时候利索,精力也不如年轻时候好了,年轻的时候三四点起来还得天天两三点起来。

她不是没试过加一些新的东西,但实在没有什么精力,要让她一天一个新花样,也实在是吃不消。

看着这家小店门口围着的人,估计大部分都已经充了会员卡,充了卡自然就不会去别家买早餐了,恐怕用不了多久,她的早餐摊应该是第一个到的吧。

李婶叹了口气,想要离开,却忽然看见一个年轻姑娘走过来:“李婶?”

正是杨晓。

她在那边喊得累了,让李青青去接个班,自己坐在旁边休息一会儿,刚坐下就看见旁边早餐摊的李婶叹气:“李婶收摊了啊?”

“啊。”李婶有点心虚,毕竟她算是知道小孙和小柳想害她的,她没那个演技能装下去。

“正好呢,要是李婶儿不来,我还想去找您呢,想跟您谈个事儿。”杨晓说道。

李婶定了定心神:“什么事?”

“李婶您平时包子卖多少钱一个。”

“都是五块一笼,咱们都是一个价。”

“那咱们都知道成本大概多少了,我想着我的生意越做越多,听说李婶的包子是附近包的最好的,愿不愿意以后和我们合作做专供?”

“专供?”李婶有点懵了。

“就是以后您每天早上,包了包子来我这儿卖,我买您的包子卖出去,您就不用自己张罗了。”杨晓说道,“您包多少,我收多少,成本价大概一半一半,每一笼包子我按四块钱收您的,你早上把包子送店里来,直接走就行了,给您也省事了,包子成本多少咱们心里都有数,这个价格您绝对有得赚。”

说实话,李婶是有点心动的,她卖不动了,两点多起来忙活七个小时九点左右才收摊,对于她来说确实压力大了点,这个价格也确实有得赚。

而且她自己小店卖不出去多少,所以包多了也没用,但杨晓的店里流水高,每天说不定她反而能赚得更多。

“但我是有要求的。”

李婶的心猛地提起来。

“您这包子必须是真材实料的,当天做当天买,肉菜油都得是好的,现在日子好了,大家也都关心这个,不能让那些不好的肉毁了我的招牌。”杨晓一字一句地说。

李婶松了口气:“这个你放心,我在这附近摆摊卖早餐。没有10年,也有8年了,绝对都是真材实料的。”

这个杨晓倒是相信的,这附近这两年发展得很快,品质不好的早餐摊儿不知道倒了多少,能现在还在开着的那必然都是有点真材实料的。

“您那边能包多少我收多少,熟的四块钱一笼,生的三块五,您赶着每天六点前送过来就行了。”杨晓说道,“然后您就能回家去休息了。”

“生的?你们还要生的?”

“怕您来不及所有的都做成熟的嘛。”杨晓笑了笑,“要是方便的话,您去办个健康证,免费的,咱们就可以签个合同了。”

“还要签合同的呀。”

“这不是有保障嘛,要是您包出来了我们不买了,你就可以拿着合同去让我们赔钱啦。”杨晓开玩笑似的说,“当然了,要是您的包子有的质量问题,比如用的肉不好什么的,那我们可也能让您赔钱哦。”

李婶当即拍了拍胸脯:“这你放心,我的包子这么多年,就没有人说一个不好的。”

“那正好,您有的赚,我也能轻松点,咱们双赢呀。”

杨晓现在确实需要别人来帮忙吗?其实也不算,目前的生意她自己一个人还忙得过来。

但杨晓知道自己开了店之后,不像早餐摊了,这里不好就换一个地方,如果有人真的眼红,想要弄她的店很容易。

就比如周围几个早餐店的店主,大家都是来摆摊卖早餐的,凭什么就你开上了店赚到了钱?

小店要发展,势必挤压周围同类型的小早餐摊的生存空间。只有但人嘛,说到底是个惰性动物,只要有利益,只要没被逼到鱼死网破的地步,一般人就都想着和气生财。

让她们也有得赚,知道杨晓的店发展得好,她们才能发展得更好,把这些原本的“竞争对手”和杨晓的店绑定起来,她们才不会在背后使坏。

杨晓的人生理念一向是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至于第一个为什么从李婶做起,毕竟剩下的说到底还是年轻人,容易在气头上,不愿意和她合作,有了李婶这个先例,且不说她们所谓那个松散的“反杨晓联盟立刻就散了”,剩下两个人看到也会更容易接受。

连杨晓自己都不知道,一场还没发展起来的危机,竟然就这么被她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