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合群的和不合群的(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生若大梦》最新章节。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人们似乎总会下意识地想要融入某个群体之中。无论是在学校里、工作场所还是社交圈子里,我们常常习惯于先观察周围人的反应,然后再决定自己该如何行动。这种看眼色行事的做法,不知不觉间已然成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潜规则”。
倘若有人选择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往往会被其他人视为异类或者性格孤僻之人。不仅如此,连当事人自己有时也会因此而产生自卑感和羞耻感,仿佛与大众背道而驰便是一种罪过。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当一个人过度追求合群时,他很可能会逐渐失去自我,轻易受到他人意见和行为的影响。久而久之,便会变得越来越平庸,失去原本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这正如同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经典着作《乌合之众》中所阐述的那样:“人只要身处群体当中,智商就会大幅下降。为了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个体宁愿舍弃是非观念以及自身的智慧,只为换取那一份令人倍感安心的归属感。”
正因如此,那些真正聪明睿智的人,大多数并不会过分热衷于迎合群体。他们不会强行挤进熙攘的人群之中,而是勇敢地坚守自我,坚持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因为只有敢于展现真实的自我,才能开启个人成长与强大之路的大门。
演员李雪琴曾经在一档名为《荒野会谈》的综艺节目中,敞开心扉地与观众们分享了自己早年的一段难忘经历。那时候,初入社会的她还是一名青涩的实习生,每日辛勤工作于一家公司之中。
在那个充满忙碌与竞争氛围的办公室环境里,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李雪琴的注意——几乎每一天,办公室中的同事们都会兴致勃勃地点购星巴克的咖啡饮品。不仅如此,他们有时还热情地向李雪琴发出一同拼单的邀约。面对这样的情况,李雪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当中。
要知道,那时的她每天辛苦劳作所换来的工资仅仅只有 50 元而已。如果她选择接受同事们的邀请并参与拼单购买一杯价格不菲的星巴克咖啡,那么这一整天的努力付出都将化为乌有,相当于白白忙活了一场。然而,如果她果断地拒绝这份好意,内心深处却又不禁担忧起来:害怕旁人会因此认为她性格孤僻、难以合群,从而导致自己在职场这个复杂的社交圈中无法顺利地融入其中。
就这样,在这种左右为难的困境下,李雪琴每一次都不得不咬咬牙、硬着头皮答应同事们的拼单请求。尽管心有不甘,但为了能够在职场上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她也只好默默承受着经济上的压力。这段经历无疑给年轻的李雪琴带来了许多烦恼与困扰。
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与她类似的状况。就好比说吧,大家纷纷前去参加聚会了,此时的我疲惫不堪,然而如果选择不去的话,是否会给人一种不合群、不够友好的印象呢?再比如,面对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可周围所有人都在捧腹大笑,如果只有我面无表情甚至露出不悦之色,会不会显得过于格格不入呢?还有的时候,众人皆将选票投给了方案 1,尽管我内心深处认为方案 2 才更为出色,但倘若坚持己见,是不是又会让人觉得我特立独行、难以相处呀……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也许仅仅只是我们偶尔向集体做出的些许微小妥协罢了。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旦这种一次接一次的小妥协逐渐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之后,其带来的后果绝对不容小觑。它不但会导致自身能力的逐步退化,更会令我们的整个人生都深陷于极其被动的困境之中。
其实,在心理学领域里存在着一种被称为“羊群效应”的现象。在一群羊里面,通常总会有那么一只充当领头羊角色的个体,其余的羊群成员基本上都是盲目地追随其后行动。无论前方等待它们的究竟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亦或是危机四伏的狼窝,只要那只领头羊毫无顾忌地纵身一跃而起,其他的羊群便会毫不犹豫地一窝蜂似地紧跟着一起跳跃过去,全然不会经过任何思考和判断。
从本质上来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状态在作祟。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常常误以为只要身处人群之中,并与其他人保持高度一致,那便是最为稳妥可靠的行为方式。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盲目跟从大众潮流、毫无主见地随波逐流的做法,恰恰是毁掉一个人的最为隐秘且难以察觉的途径之一。
倘若一个人始终倾向于贴近他人,一味地追随集体的脚步来采取行动,那么他自身的思考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将会无可避免地逐渐衰退。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久而久之,那些曾经自以为是的所谓“合群”之举,到最后不过是让自己被平凡无奇所同化,最终无奈地沦落成为集体的附庸罢了。
我深知,在许多人的心底深处,实际上还潜藏着另一层深深的顾虑。这顾虑犹如一片阴云,始终笼罩在他们的心间,挥之不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便是对他人评价与看法的过度在意。正是由于这种过分的关注,使得人们的心神常常会被外界哪怕极其细微的一举一动所扰乱、所左右。于是乎,他们不得不违背自己真实的意愿,强装出一副合群的模样。
然而,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漫长,而群体却是无穷无尽的。这边刚离开一个群体,那边又会有新的群体出现。无论你怎样谨小慎微地去迎合,怎样心有不甘地去迁就,外界嘈杂的声音都绝不会因此而停歇;相反,内心深处的那份孤独感也丝毫不会得到消解。最终,这样做只会给自己徒增大量毫无意义的社交活动,让自己深陷于精神内耗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曾国藩在其年轻时,可谓是不折不扣的社交达人。那时的他刚刚踏入官场这一复杂且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工作之余有大把的闲暇时光。正因如此,他的身边常常聚拢着众多好友,这些朋友们或热情相邀一同游山玩水、吟诗作对;或设宴款待,共享美酒佳肴。
每日里,曾国藩都忙碌于各种应酬交际活动之中,频繁地穿梭于各个宴席之间,沉醉在欢声笑语和推杯换盏的氛围之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无休无止的社交生活逐渐占据了他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使得他再也无暇静下心来钻研学问,曾经那颗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心渐渐被纸醉金迷所蒙蔽。
就这般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数年光阴之后,某一天,当曾国藩偶然回首审视自己过往的经历时,突然惊觉自己已然在不知不觉间退步良多。面对这样的现实,他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现状。
经过深思熟虑,曾国藩为自己精心制订了一份极为严苛的修身计划。这份计划当中包含了诸多条目,例如“夜不出门”以及“静坐”等。在他的观念里,过度的社交虽然能够带来短暂的欢愉,但却会让人身心俱疲、徒增消耗,对于个人的成长进步并无裨益。因此,他认为应当果断戒除这种不良习惯。
唯有让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下来,摒弃外界的喧嚣与纷扰,独自一人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人们方能清晰地洞察到内心深处真正的诉求,从而认清自己未来所要踏上的道路,并不断磨砺自身以变得更加强大。
正是凭借着这份超乎常人的自我约束力,曾国藩得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之中。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仕途之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仅官运亨通,更是因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备受赞誉,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晚清名臣。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曾国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真正的强者往往能够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在孤独中砥砺前行,直至抵达成功的彼岸。
越是那些缺乏真才实学、能力不足的人,就越是热衷于借助喧闹与繁华来填充内心的空洞。仿佛只有置身于那熙攘纷扰之中,方能暂时忘却自身的无能和平庸。
可是,若仅仅为了迎合他人而勉强自己融入某个群体,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内在精力的损耗吗?如此刻意地去迎合众人,最终只会使得自己在人群的喧嚣吵闹里备受压抑,不断地消磨着自身的意志,眼睁睁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能量一点一滴地消逝殆尽。
故而,那些真正称得上强者的人物,从来都不会寄希望于在茫茫人海当中寻觅到所谓的归属感,亦不会奢求通过获得他人的认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对他们而言,宁可默默承受那份难耐的寂寞,也决不肯轻易受到他人的羁绊和约束。
相较于费尽心机地去谋求融入集体,这些强者们更为关注的反而是如何巧妙地避开汹涌的人流,尽情沉浸在独属于自己的静谧世界里。因为唯有在那无人打扰的孤独时光中,他们方可静下心来沉淀浮躁的心性,源源不断地积聚起磅礴的力量,进而铸就出一个愈发强大无敌的自我形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