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血色邀约(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444号殡仪馆》最新章节。
颜烬盯着手中的信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边缘。信封是那种老式的牛皮纸质地,摸起来粗糙得像是砂纸,却意外地带着一丝凉意,仿佛刚从冰窖里拿出来。信封上用暗红色的墨水写着他的名字——“颜烬先生亲启”,那字迹像是用羽毛笔蘸着某种浓稠液体写成的,每一笔都仿佛要渗入纸张深处。
“奇怪,”他喃喃自语,“谁会给我寄信?”
在这个手机通知和电子邮件泛滥的时代,手写信件几乎已经绝迹。更何况,颜烬在这个城市认识的人屈指可数——几个大学同学早已各奔东西,远在老家的父母只会打电话。他翻过信封,背面是一个火漆印,上面压着一个古怪的符号: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里面套着一个睁开的眼睛。
颜烬皱了皱眉。他今年二十五岁,在一家小型殡仪馆做入殓师已经三年,见惯了死亡和各种丧葬仪式,却从未见过这样的符号。它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那只眼睛仿佛在盯着他看。
他用拇指指甲撬开火漆印,信封里滑出一张同样质地的信纸和一张名片。名片上烫金的字体写着:
444号殡仪馆
莫临沧 馆长
地址:灰烬街444号
“444号?”颜烬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在这行干了三年,对城里的殡仪馆了如指掌,却从未听说过这个地址。灰烬街倒是有,在城西的工业区边缘,但他记得那里最多只到400号。
信纸上的内容更加令人费解:
“尊敬的颜烬先生:
我们注意到您在尸体防腐与修复方面的卓越才能。444号殡仪馆诚邀您加入我们的团队,担任首席入殓师一职。月薪五万元,食宿全包。如您有意,请于本周五晚8点前来面试。
期待您的光临。
莫临沧”
颜烬差点笑出声来。五万月薪?这要么是个恶作剧,要么就是某种新型诈骗。在普通殡仪馆,像他这样的入殓师月薪能过万就已经很不错了。五万?简直天方夜谭。
但信封里还有一张支票,金额是五千元,备注写着“预支薪资”。颜烬拿起支票对着光看了看,防伪标记一应俱全,不像是假的。他犹豫了一下,拿出手机查了查这家“444号殡仪馆”。
搜索结果只有几条零星的信息,都是些都市传说论坛上的帖子,内容大同小异——“千万别去444号殡仪馆工作”、“灰烬街尽头的死亡之家”、“那个殡仪馆只收特殊尸体”。颜烬摇摇头关掉了网页。网络上的谣言总是这样,越离奇越有人信。
他把信和支票放在桌上,起身去给自己倒了杯水。窗外,暮色已经降临,城市的灯光一盏盏亮起。颜烬站在窗前,看着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倒影——瘦高的个子,因为常年不见阳光而苍白的皮肤,深陷的眼窝下是长期熬夜留下的青黑色。自从三年前那场事故后,他就把自己埋进了工作中,与尸体为伴反而让他感到安心。
至少尸体不会背叛你,不会突然消失。
桌上的支票在台灯下泛着微光。颜烬叹了口气。他确实需要钱——上个月房东刚涨了房租,医院那边又催着要父亲的透析费。五千元足够解燃眉之急,如果这真的是个骗局,大不了把钱退回去。
“周五晚上8点,”他自言自语,“去看看也无妨。”
周五晚上7:30,颜烬站在灰烬街的尽头,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这条街比他想象的要偏僻得多,两旁的厂房大多已经废弃,窗户黑洞洞的像是一个个缺失的眼睛。街灯稀疏,有几盏已经坏了,闪烁不定地投下惨白的光。
他按照手机地图的指引一路走来,街边的门牌号停在400号就没了下文。前方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远处隐约可见一片树林的轮廓。风穿过废弃厂房间的缝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见鬼了,”颜烬看了看手表,7:45,“难道真的是恶作剧?”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荒地边缘有一条几乎被杂草掩盖的小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颜烬拨开杂草走了进去。小路蜿蜒向前,大约走了五分钟,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栋建筑。
那是一栋哥特式风格的三层楼房,外墙是深灰色的石砖,尖顶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锋利。楼房前有一个小广场,中央立着一座雕像——一个披着斗篷的人形,面部被兜帽遮住,只露出一个尖削的下巴。雕像手中捧着一个沙漏,沙子却静止不动。
楼房正门上方的石匾上刻着“444号殡仪馆”几个大字,字体与信封上的一模一样。门两侧各有一盏煤气灯样式的壁灯,火焰却是诡异的青绿色。
颜烬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爬上脊背。这地方看起来至少有上百年历史,却维护得异常完好,与周围荒废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更奇怪的是,他在这行干了三年,却从未听说过这家殡仪馆的存在。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台阶按响了门铃。出乎意料的是,门几乎立刻就开了。
站在门内的是一个高瘦的男人,约莫四十岁上下,穿着一件剪裁考究的黑色西装,领口别着一枚银色的别针——正是信封上那个倒三角加眼睛的图案。他的面容苍白得几乎透明,颧骨高耸,眼睛是罕见的淡金色,在昏暗的灯光下像是两簇微弱的火焰。
“颜烬先生,”男人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很久没说话了一样,“我是莫临沧。很高兴您能来。”
颜烬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莫临沧身上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他的动作太过流畅,几乎不像人类。更让颜烬不安的是,他确信自己从未见过这个人,但对方却一眼就认出了他。
“请进,”莫临沧侧身让出一条路,“我们有很多事情要谈。”
殡仪馆内部的装潢出乎意料的豪华。门厅铺着深红色的地毯,两侧的墙上挂着一些古老的油画,内容大多是各种死亡场景——瘟疫、战争、处决。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发出柔和的光,却无法驱散空间中弥漫的阴冷气息。
莫临沧领着颜烬穿过门厅,来到一间书房。房间中央是一张巨大的红木办公桌,桌上摆着一个青铜人骨标本、几本古旧的书籍和一个银质烟盒。墙壁上的书架塞满了皮面装帧的书籍,有些看起来已经非常古老。
“请坐,”莫临沧指了指桌前的一把高背椅,“要喝点什么吗?茶?咖啡?或者......其他东西?”
“不用了,谢谢。”颜烬谨慎地回答。他注意到莫临沧说“其他东西”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近乎狡黠的笑容。
莫临沧在办公桌后坐下,十指交叉放在桌面上。他的手指异常修长,指甲修剪得十分整齐,却呈现出不健康的灰白色。
“我想您一定有很多疑问,”莫临沧直视着颜烬的眼睛,“关于我们殡仪馆,关于这份工作,关于......”他轻轻敲了敲桌上的信封,“那笔预支薪资。”
颜烬点点头:“首先,我从未听说过444号殡仪馆。其次,五万月薪高得离谱。最后,”他直视莫临沧淡金色的眼睛,“为什么是我?”
莫临沧笑了,那笑容让颜烬想起捕食者看到猎物时的表情:“444号殡仪馆存在的时间比这座城市还要久远。我们服务的......客户群体比较特殊,因此不为大众所知。至于薪资,”他耸耸肩,“我们提供的服务收费昂贵,自然能给员工优厚待遇。”
“而选择您,颜先生,是因为您有我们需要的特殊才能。”莫临沧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夹,推到颜烬面前,“您在大学时的论文《尸体防腐技术的历史演变与创新应用》很有见地,特别是关于古代秘术防腐的部分。您在实际工作中修复严重损伤尸体的能力也令人印象深刻。”
颜烬翻开文件夹,里面竟然是他大学时期的成绩单、论文复印件,甚至还有几张他处理过的尸体前后对比照片。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这些资料大多是非公开的,莫临沧是怎么得到的?
“您在调查我?”颜烬的声音冷了下来。
“只是必要的背景调查,”莫临沧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我们处理的是非常特殊的尸体,必须确保员工有足够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什么特殊尸体?”
莫临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不如我带您参观一下工作环境?眼见为实。”
颜烬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好奇心战胜了警惕心,更何况那五千元支票确实已经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莫临沧领着颜烬穿过几条走廊,来到了殡仪馆的核心区域——遗体处理区。与普通殡仪馆不同的是,这里的设备看起来古老而先进并存。一些明显是古董的器械旁边摆放着最现代化的尸体处理设备。
“这是我们的准备室,”莫临沧推开一扇厚重的橡木门,“您将在这里工作。”
房间中央是一个大理石操作台,周围环绕着各种工具和药剂。墙上挂着几幅解剖图,但内容与颜烬熟悉的现代医学解剖图截然不同——这些图上标注着各种能量点和";灵魂通道";之类的神秘术语。
“你们用这些......”颜烬指了指墙上的图,“来处理尸体?”
“传统与现代结合,”莫临沧神秘地笑了笑,“有些知识被现代科学遗忘了,但它们依然有效。”
参观继续进行。莫临沧展示了冷藏室、告别厅和火化室,每个地方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火化室里的焚化炉看起来像是某种古老的祭坛改造的,炉门上刻满了与信封上相似的符号。
最让颜烬不安的是,整个参观过程中,他们没有遇到任何一个其他员工。这么大的殡仪馆,不可能只有莫临沧一个人运作。
“其他人呢?”颜烬忍不住问道。
“夜班,”莫临沧简短地回答,“我们主要在夜间工作。”
当他们回到书房时,颜烬已经决定拒绝这份工作了。无论薪水多高,这个地方都让他感到极度不安。但就在他准备开口时,莫临沧说了一句话:
“我知道您父亲需要肾脏移植,”莫临沧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柔和,“而您母亲的抑郁症治疗费用也不菲。”
颜烬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说过,我们做过详细调查。”莫临沧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这里面是十万现金,作为签约奖金。如果您接受这份工作,明天就可以开始。当然,”他意味深长地补充,“如果您拒绝,那五千元预支款也不必归还。”
颜烬盯着那个鼓鼓的信封,内心挣扎。这笔钱足够支付父亲半年的透析费和母亲的住院费。但直觉告诉他,接受这份工作可能会付出比金钱更昂贵的代价。
“我需要考虑一下,”他最终说道,“可以给我一晚上时间吗?”
莫临沧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微笑着点点头:“当然。明天中午前给我答复即可。”他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皮面笔记本递给颜烬,“这是我们的一些工作记录,也许能帮助您做决定。”
颜烬接过笔记本,触手的瞬间感到一阵刺痛,仿佛被静电击中。笔记本的封面上烫着那个熟悉的倒三角眼睛符号。
“我派人送您回去,”莫临沧按下了桌上的一个按钮,“明天见,颜先生。”
当颜烬走出444号殡仪馆的大门时,一辆黑色轿车已经等在门口。司机是一个面无表情的年轻人,全程一言不发地将颜烬送回了家。
回到家后,颜烬立刻打开了那本笔记本。里面的内容让他既困惑又着迷——记录的都是各种特殊尸体的处理方法,有些尸体的状况描述简直匪夷所思:“第七号样本,死亡时间超过两周,但血液仍未凝固”、“第十三号样本,接触银器后出现剧烈反应”、“第二十一号样本,在月圆之夜恢复微弱心跳”……
这些记录旁边还配有详细的处理步骤和手绘插图,其中多次提到一种名为“魂守”的古老仪式。颜烬翻到最后一页,发现那里夹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具年轻女性的尸体,面容安详,但胸口有一个奇怪的符号烙印,与信封上的倒三角眼睛略有不同,但明显属于同一体系。
照片背面写着一个名字:苏晚晴,2023年3月15日。
颜烬突然意识到,这个日期是三天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