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渊(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隋唐风云:护唐英豪》最新章节。
自从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心生不满,晋王杨广便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机会。他立即改变往日作风,与萧妃刻意表现恩爱,收敛了平素好色的本性;又因知道父皇崇尚节俭,便故意穿戴朴素,将往日的奢华做派尽数隐藏。
晋王府中的种种劣迹都被精心掩盖,但凡有些许善行便大肆宣扬,就连皇后宫中的太监宫女也都收到丰厚赏赐,自然人人都在皇后面前称赞晋王贤德。
在平陈之役时,杨广结识了足智多谋的安州总管宇文述。此人,因善于谋略被称为“小陈平“,杨广特意举荐他担任寿州刺史。
一日,杨广秘密召见宇文述商议夺嫡大计,宇文述献计道:“大王欲成大事,需办妥三件事:其一,皇后虽不喜太子,但尚未到必废之地步,大王需用苦肉计激发皇后怜惜;其二,需在朝中培植亲信大臣,使其能在圣上面前进言;其三,需收买太子身边亲信,小事化大,无中生有。后两件事可由下官操办,只是需要大量金银打点。“
杨广当即应允:“金银之事包在我身上,他日功成,必与足下共享富贵。“
自此,上至朝中重臣,下至宫中仆役,都收到晋王府的厚礼。
宇文述首先拜访了大理寺少卿杨约。
这杨约,是当朝权臣杨素之弟,因杨素位高权重,平日不轻易见客,故求见者多走杨约的门路。宇文述备下重礼,尽是些商周古玩、奇珍异宝。
杨约见到这些稀世珍品爱不释手,宇文述趁机道:“这些都是晋王的心意。“席间二人对弈,宇文述故意连输数局,将大半珍宝“输“给杨约。
酒过三巡,宇文述又取出三件扬州进贡的金玉酒器相赠。
杨约假意推辞:“无功不受禄,岂敢收此厚礼?“
宇文述这才道出真实来意:“晋王欲与令兄共谋大事。太子若得志,必不容杨氏专权。而今太子失德,晋王深得中宫宠爱,圣上已有易储之意。若令兄能助晋王上位,便是拥立之功,富贵永保。“
杨约沉吟道:“此事重大,容我与家兄商议。“
与此同时,宇文述又通过友人段达重金收买了东宫幸臣姬威,令其监视太子一举一动。
这边杨约将晋王之意转达杨素,并危言耸听道:“日前东宫卫率苏孝慈来报,太子曾言'必杀老贼',这老贼不是兄长又是谁?“
见杨素不以为意,杨约继续煽动:“太子若即位,杨家举族危矣!与其日后避祸,不如趁现在废立更替,既可免祸又能立功。“
杨素终于被说动:“不想你竟有如此谋略。只是废立大事,还需皇后首肯。“
晋王离京赴任扬州前,特意向皇后辞行,他伏地痛哭:“儿臣愚钝,常遣人问安,却遭太子猜忌,说儿觊觎大位。儿日夜忧惧,恐遭毒手,不知能否再侍奉母后。“这番表演令独孤皇后心疼不已,嘱咐他安心赴任,非诏不得进京,更不可接近东宫,承诺数月内必有决断。
杨素深知文帝惧内,便在内宴时不断称颂晋王贤孝,暗中挑拨。
独孤皇后本就偏爱晋王,再加上杨素推波助澜,终于下定决心废立太子,她暗中赠予杨素金银财宝,托他促成此事。
杨素见皇后态度明确,更加肆无忌惮,不仅在文帝面前搬弄是非,还指使宦官宫女见缝插针地诋毁太子。
在多方构陷下,文帝对太子疑心日重,常派人监视东宫。
这时,被收买的姬威突然告发:“太子请巫婆占卜,称皇上大限在开皇十八年;又在马厩私养千匹战马,图谋不轨。“文帝勃然大怒,即刻召见太子,当庭宣读诏书废为庶人,改立晋王为太子。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唯有大夫袁旻与文林郎杨孝政冒死进谏:“父子天性至亲,今陛下听信谗言,有违人伦。且太子之事查无实据,请治杨素、姬威诬告之罪。“文帝怒将二人下狱。
李渊也上疏劝谏:“太子既已废黜,不应再加罪责,望陛下宽宥。“虽然文帝未完全采纳,但还是保留了废太子五品俸禄,养在宫中。
杨广得知李渊上奏,勃然大怒,急召宇文述、张衡商议:“这李渊分明是因张丽华之事,恐我记恨,故意阻挠。此人不除,我等难安!“
张衡阴冷道:“杀一个李渊,有何难哉!“
杨广闻言急问:“杀李渊这等朝廷重臣,怎会不难?“
张衡阴测测一笑:“当今圣上生性多疑,常梦洪水淹城。李渊名中带'渊',正应了'洪水'之兆。只需散布'桃李子,有天下'、'杨氏灭,李氏兴'之类的童谣,再编些'季无头,海无边'的谶语,让街头小儿传唱。待御史报与圣上,必生猜忌。“杨广拍案叫绝,当即命人重金收买孩童四处传唱。
果然不久后,这些谶语就传到了杨坚耳中。
杨坚起初怀疑应验在李浑身上,认为“季无头“是“李“字,“海无边“则暗含“浑“意,竟将李浑全家五十二口尽数处斩。
杨广心腹安伽佗趁机进言:“李氏当为天子,不如尽诛朝中李姓。“
高颎连忙劝阻:“滥杀恐失民心,不若将李姓官员尽数外放。“杨坚采纳其言,将京城李姓悉数迁出百里,朝中李姓官员尽数贬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