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收拾“孙子”(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大明开始失控》最新章节。
就在朱棣努力稳住局势之时,从帝国西南山区的一个角落,有人谋反了。
做起皇帝梦的不是外人,还就是朱家子孙。
广西桂林的靖江王自称监国设百官穿龙袍。
听闻消息的朱棣险些气笑了,靖江王为郡王可老爹恩准其各种用度规格皆以亲王为例,能得如此恩典不是因为靖江王是他哪个受宠兄弟的子嗣,谁不知道老爹最宠他大哥。
靖江一脉能得到重视那是因为初代靖江王的老爹也就是他的表兄弟,那位在洪都挡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进攻的朱文正。
“身为宗室不思报国反倒居心叵测,传令将靖江一脉从宗室除名,大明从此再无靖江王。”
当年他那位表兄弟乃当世猛将最后也翻不起浪来,经过二百年余年的养尊处优的后代难道自以为比先祖更厉害,简直令人发笑。
朱棣以弘光帝的名义下旨让两广总督与广西巡抚组织兵力平叛,广西山多地少,人口不多可乱子向来不少,朝廷历来皆布兵防备。
大臣接令刚准备下去执行却被叫住了。
“等下,靖江王一事恐非孤案,应严查各藩以防不测。”
大臣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是成祖皇帝要借题发挥对那些只知道挥霍的后代子孙动手了。
大臣思索一番应了下来,换了其他皇帝他还真不敢应,可这位身份摆着在,老祖宗要教训“孙子”,打了也活该。
经靖江王一闹,朱棣彻底把目光放在了经过二百余年的繁衍,数量众多的后代子孙身上。
北地的沦陷解决了一部分宗室,但逃出来的宗室和南方本地的宗室仍然数量庞大,丢了封地的他们全都得朝廷来养。
对于这些无能的后辈子孙,朱棣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正好借着靖江王反叛一事做做文章。
钱粮就应该用在北伐这等要紧处,白白挥霍了算什么道理。
刚亡命逃到南京的一众宗室还没来得及庆幸,朝廷彻查宗室的旨意就下来了,以一众亲王、郡王被以丢失封地为由论罪,在担惊受怕好些日子后,皇帝下旨以“皆为太祖血脉,不忍过多责罚”于是亲王降为郡王,郡王降为镇国将军,余下降三等袭爵,明明皇帝也丢了封地可到头来只有他们受了罚不说,还得组织起来在皇宫外跪拜谢恩。
大明宗室很多但亲王不多,这一次被针对的亲王主要是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各郡王数量就多了余下镇国将军则更多,一下子大量宗亲被夺爵。
伺候朝廷就将他们丢在南京冷处理,不给封地皇帝也不见他们。
不过面子上功夫朝廷还是做足了,令宗人府安置逃到南京的宗亲,借着解决大批除爵宗室用度一事,朱棣顺势解除部分宗室从业限制,朝廷一次性发放一些钱粮后就不养了你们自求生路吧。
同时趁热打铁派驻特使以巡视的名义到南方各藩入驻,一入驻就开始受理各种针对藩王的案件。
一时之间,大明宗室都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皇帝有兵权,那就是流氓……”
朱棣收拾一众“孙子”的时候,恩科如期举行。
南榜先出,不出意料在皇榜中郑森榜上有名。
同时皇帝下令本届新科进士不从旧例,也就是不进入翰林院而是直接进入六部学习,待明年开春按考察情况分配官职。
南榜开榜已至中秋,北榜则晚得多秋末才开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