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张飞吃亏在没文化,始终不懂刘备内心的纠结(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最新章节。
刘备特意与阿柔夫人有过一次交谈:“近日,有书商来到公安县大肆售卖镇江老辕的书籍,我瞧着这些书颇受追捧。”
此时,吴阿柔正看着三四岁的小阿斗追着圆球嬉戏。刘备又问:“夫人可识字?阿斗年纪也不算小了,是不是可以教他识字?”
吴阿柔微笑着,她不仅识字,还十分喜爱阅读镇江老辕的书。
刘备闻言,便询问阿柔是否知晓镇江老辕究竟是何许人。“此人隐居江东,足不出户,却能洞悉天下大事,熟知天下英雄,当真是个神人。”
阿柔神色平静,淡淡说道:“不过也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一日三餐,饿了进食,困了就寝。”
阿柔这般淡然的态度,令刘备心中纳罕:“此人绝非寻常之辈!夫人在江东时,是否听闻过他的事迹,亦或是见过此人?”
阿柔并未透露镇江老辕的秘密,而是将阿斗唤至身边:“乖孩子,跟母亲到屋里去,咱们认几个字,好不好?”
吴阿柔和刘备成亲以来表现得那么温柔贤良,即便身边有江东车骑将军孙权派来的百余侍从护佑,她也从不骄傲。这些侍从虽个个武艺高强,却在阿柔夫人的约束下,乖乖听从赵云的管理。
闲暇之时,阿柔全心照料刘备,精心为他准备一日三餐,仔细打理刘备的穿戴行头。其余时间,便悉心陪伴阿斗。
虽说阿柔对刘备提及的镇江老辕兴趣寥寥,未能给刘备提供多少情绪价值,但刘备也挑不出她任何错处。
刘备只有再想别的办法。
一日,刘备与关羽、张飞相聚,诸葛亮也在席中。诸葛亮内心并不愿参加这兄弟三人饮酒聚会的场合。诸葛亮很知道刘关张三人义气深重、感情笃厚,他身处其中,难免格格不入。
然而,刘备为了显示不排挤诸葛亮这个年轻人,总是执意带诸葛亮参与兄弟间的聚会。
刘备喜好享受,他组织的聚会自然少不了歌舞表演与丝竹之乐。张飞好酒,刘备还特意准备美酒佳人。诸葛亮一向躬行节俭,却拗不过上司刘备的喜好。被刘备拉着喝酒应酬,诸葛亮的滋味着实不好受。
好在席间,三兄弟聊起了镇江老辕写的书,在诸葛亮看来,这勉强算得上是有文化内涵的娱乐活动。
刘备问:“二弟、三弟,你二人最近可读过镇江老辕新出的三册书?” 关羽读过,张飞则未曾翻阅。
关羽捋着长须,笑问:“可是那位在江东声名远扬的写书先生所着?此前,他曾写《死对头们》一书,讥讽曹操?” 刘备点头称是。
但关羽的笑容收敛,神色忽然变得庄重,又道:“这位先生还写过《大哥》一书。”
关羽内心其实十分欢喜,他对书中管云长的故事喜爱有加。若不是镇江老辕此前在书中对大哥的形象刻画略有瑕疵,在关羽心中,镇江老辕便是一位完美的写书先生了。
刘备闻言,赶紧向关羽坦言:“这正是我疑惑之处,此人究竟是敌是友?此人才华横溢,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对各路英雄的性格也洞察入微。但他对我们的态度,实在复杂。”
关羽连连点头赞同:“大哥所言极是。”
张飞正端着酒碗畅饮,听大哥和二哥的对话,一头雾水。他转头看向诸葛亮,只见诸葛军师神情自若,显然对这些话题了然于心。
张飞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充满好奇而又直截了当:“两位哥哥在说什么?什么先生!他能比我们诸葛先生还厉害?大哥若欣赏他,何必这般纠结。不管他在江东还是江西,我们直接去请他出山便是!”
张飞想得倒是长远。刘备已经摆手表示不可或是无法,关羽未作表态。
张飞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诸葛军师。尽管张飞内心对诸葛亮的文人做派略有不屑,觉得他们酸腐,但在这种时候,还是不得不向诸葛亮求助:“先生,大哥和二哥究竟在说什么?”
见张飞这般难得虚心态度,诸葛亮耐心解释一:“镇江老辕最近写了好几本书,每本讲述一位英雄的故事。这三位英雄正是以在座关将军、翼德将军和子龙将军三位为原型。”
什么是原型张飞不懂,但张飞一听自己出现在书中,眼睛瞪得更大了:“先生,快跟我讲讲,书中的张三爷是何模样?是否威武威风?”
诸葛亮面带微笑,让张飞稍安勿躁,随后以沉稳而富有中气的声音,精彩地讲述了书中张飞的故事。
诸葛亮精准地把握了镇江老辕的写作风格与精髓,将长坂坡的名场面生动再现:书中的张飞仅率二十余军士,面对曹操五千人马,毫无惧色。书中张飞临危不乱,巧用虚实之策,让二十人在林子里制造出数百人、数千人的声势,成功吓退曹操。
张飞听后,抚掌大笑:“哈哈哈!哈哈哈!” 笑罢,却一时不知如何点评,只能咧着嘴,望着大哥和二哥。
关羽对张飞说:“若此人只是写故事夸赞我们,倒也罢了。但他之前写书,虽称赞大哥屡经挫折却志向不改,可也写了一些有损大哥形象的事。”
“什么事?” 张飞的大铜铃眼睛瞬间变作小铜铃,神情专注得很。这大概是他生平面对故事、文字和书籍时,最为虔诚的态度。
刘备亲自告诉张飞:“这位镇江老辕曾在书中写道,我打了败仗,丢下夫人和孩子就跑了……” 刘备的神情中流露出被文字刺痛的伤痛。
张飞立刻为大哥打抱不平,冷哼一声:“这有何大不了!大哥不必放在心上。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谁能保证常胜不败?高祖皇帝当年被项羽的士兵追杀,为了逃命,不也亲自将儿子女儿踹下马车?”
的确,连汉高祖刘邦都有过这样的举动,可这并未妨碍他成为开国皇帝。那么,镇江老辕书中的这个故事,又算得了什么呢?张飞的这番话,给了刘备极大的安慰,提供了情绪价值。
张飞招呼众人:“来来来,喝酒!不过是一本书,权当解闷。大哥、二哥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一把火烧了便是。”
张飞吃亏就吃亏在没文化、不爱读书,他终究没能理解刘备内心的纠结,也没领会这场谈话的关键。
刘备纠结的是,镇江老辕究竟是何许人?镇江老辕对刘备一行人,究竟持友好态度,还是嫌弃、憎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