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宦海沉浮(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和宰相刘罗锅》最新章节。
第155章 宦海沉浮
经过乾隆连续几日的考虑,乾隆决定对和珅、刘墉各打五十大板。于是在乾隆五十四年,四月的一天,春寒尚未完全褪去,空气中还夹杂着丝丝凉意。
这日,天色微明,紫禁城的上书房内,刘墉身着朝服,神色凝重地踏入其中。屋内空无一人,往日里朗朗的读书声已然消失,只剩下桌椅整齐摆放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异常。刘墉眉头紧皱,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明亮的天空,心中暗自思忖。
就在这时,一阵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刘墉回头,只见一位小太监快步走进来,朝着刘墉躬身深施一礼,说道:“刘大人,不好了,听闻皇上因上书房皇子和师傅们的学业荒废及乱象,龙颜不悦,正在养心殿生气呢!”
刘墉心中一阵慌乱,他深知此事因和珅作梗而仍未过去。作为上书房总师傅,自己难辞其咎。他扶起小太监,问道:“可知皇上具体说了什么?”
小太监战战兢兢地回答:“皇上斥责上书房如今这般散漫模样,说您身为总师傅却不予纠正,恐怕是有失职责。”
刘墉微微点头,心中明白,此事背后定有和珅的原因。他安慰小太监几句,便匆匆往养心殿走去,准备向乾隆请罪。
养心殿内,乾隆端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刘墉进入殿内,跪地叩首:“微臣刘墉,叩见皇上,微臣罪该万死,上书房如今之态,实是微臣监管不力。”
乾隆看着刘墉,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深赞刘墉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 ,然后说道:“刘墉,你身为上书房总师傅,本应督促皇子和师傅们勤勉向学,如今这般成何体统?朕将皇子们的学业交予你,是对你刘墉的信任,你就是这般回报朕的?如今这朝堂之上烽烟又起,让朕如何是好?”
刘墉低头,诚恳地说道:“皇上息怒,是微臣近来确有疏忽,未曾及时察觉上书房的异常,此乃皆是微臣之罪过,请皇上治臣之失察之罪,臣甘愿领罪。但微臣以为,朝堂烽烟或许并非表面这般简单,背后恐有其它隐情。”
乾隆冷哼一声:“哦?有何隐情?你且说来。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朕定不轻饶。”
刘墉抬起头,目光坚定:“皇上,近日京城中官员们为筹备您来年大寿,心思多放在搜罗奇珍异宝之上,奢靡之风渐起。微臣猜测,这上书房之事,或许与此有关。一些官员为讨好皇上,让自家子弟在准备寿礼上花费过多精力,从而影响了上书房的课业。”
乾隆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巧言令色!为自己开脱是吧?不过你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这也不是你疏于监管的理由!这样吧!朕念你平日还算勤勉,暂将你降为吏部侍郎,你要好自为之!”
刘墉心中一阵失落,但仍叩首谢恩:“谢皇上隆恩,微臣定当尽心尽力,不负皇上所托。”
从养心殿出来后,刘墉并未因降职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要查明真相的决心。他深知,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若不及时揪出背后的黑手,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这日傍晚,刘墉身着便服,悄悄来到京城的一家茶楼。他约了一位在宫中当差的老友,此人消息灵通,或许能为他提供一些线索。
刘墉刚在雅间坐下不久,老友便匆匆赶来。两人寒暄几句后,刘墉便直奔主题:“老哥哥,今日请你来,是想向你打听些事。你在宫中当差多年,可知近日上书房之事背后是否有人暗中操纵?”
老友眉头紧锁,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要说这事儿,还真有些蹊跷。我听闻,和大人最近与一些官员来往密切,那些官员家中不少人都在上书房供职。”
刘墉心中一动:“和大人?你是说和珅?”
老友点头:“正是。听说为了给皇上筹备大寿,和大人牵头,与一众官员商议着准备各种奇珍异宝,这些官员为了在和大人面前表现,自然是倾尽心思。他们家中子弟在上书房,也难免受到影响。”
刘墉心中暗自思忖,和珅此人向来善于逢迎,此次借筹备大寿之机大肆敛财,不单是因为我和朱珪的原因,而这些人也影响了上书房的正常秩序,实在可恶。但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不能轻易打草惊蛇。
他看着老友,说道:“老哥哥,此事还需你多留意。若有其他消息,还望及时告知小弟。”
老友拍了拍刘墉的肩膀:“放心吧,咱们相交多年,这点忙还是能帮的。你自己也要小心,和大人如今权势滔天,行事可要谨慎。”
刘墉谢过老友,离开茶楼。走在京城的街道上,看着街边店铺中摆放的各种奢华物件,他深知奢靡之风若不加以遏制,朝堂将陷入更大的危机。
回到府中,刘墉仍在思索着和珅与上书房之事。这时,甄平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大人,刚刚收到消息,西藏那边似乎出了大事。”
刘墉心中咯噔一下,忙问:“什么事?快说。”
甄平压低声音:“听说西藏与廓尔喀私自议和了,而且这个消息一直被隐瞒着,不知为何。”
刘墉脸色大变,西藏与廓尔喀私自议和,这可是关乎国家边疆稳定的大事。倘若消息属实,为何要隐瞒?其中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对甄平说:“此事关系重大,你即刻去请几位相熟的朝中大臣来府中,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阿桂、王杰等几位大臣来到刘墉府中。众人落座后,刘墉将西藏与廓尔喀私自议和的消息告知众人,众人皆是一脸震惊。
阿桂皱眉道:“刘大人,这等大事为何要隐瞒?难道有人故意为之?”
刘墉点头:“我也正有此疑惑。如今朝堂之上奢靡之风渐起,上书房又出了那等事,再加上这西藏议和之事,背后恐怕是有人在蓄意破坏朝纲。”
王杰担忧地说:“若此事泄露出去,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边疆也可能因此不稳啊。”
刘墉神色凝重:“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看看是谁在背后搞鬼。二位大人,此事还需大家齐心协力,暗中调查,切不可打草惊蛇。”
阿桂和王杰纷纷点头,表示愿意配合。刘墉深知,前方的路困难重重,但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他必须勇往直前。
就在刘墉等人暗中调查之时,和珅在自己的府邸中正与几位官员商议着大寿筹备之事。
和珅端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各位大人,皇上大寿乃是重中之重,咱们可得好好筹备,让皇上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